末伏時節,警惕這幾種疾病,老中醫教你末伏天如何養生

末伏,末也就是結束的意思,代表三伏天接近尾聲。現在大家應該也能發現白天熱的不行,到了晚上氣溫就有些差距了。因此,一定要做好末伏養生準備,特別是一些身體虛弱的人群。

末伏時節,警惕這幾種疾病,老中醫教你末伏天如何養生

末伏天,警惕這幾種疾病襲來

1)肺炎

呼吸系統疾病大多發生在冬季,但有相關的數據顯示,末伏天悶熱的氣候裡,肺炎的發病率也很高,白天和晚上溫差大,會導致身體適應性差,特別是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群一定要引起注意。

2)中暑

中暑裡有一種情況叫做“熱射病”,死亡率很高,很多人對於中暑的類型不瞭解,這類很容易致死,危險性很高,因此一定要注意防暑。

3)腸炎

末伏人體的消化功能變弱,身體的抵抗力和對氣候的適應力也會開始下降,而且悶熱的天氣很容易導致細菌繁殖,導致腹瀉、腸炎等疾病。

4)扁桃腺炎

季節交替,人體免疫功能會變差,所以在末伏這段時間扁桃腺很容易遭受病毒、細菌的感染,導致扁桃腺炎。

5)面癱

白天和晚上溫差發生變大,風寒容易侵及面部,導致面部神經元炎,也就是面癱的症狀。如果這段時間過度吹風,很容易導致面神經麻痺,可能導致嘴歪眼斜。

6)感冒

夏季開始轉入秋季,悶熱的天氣開始變得乾燥,很容易導致風燥感冒。如果你有咽喉疼痛、乾咳、頭痛、鼻塞等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末伏時節,警惕這幾種疾病,老中醫教你末伏天如何養生

7)心腦血管病

末伏白天氣溫很高,會導致大量出汗,導致體內水分流失,血液粘稠度變高,可能引起血栓、腦卒、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末伏天應該如何養生?

多喝開水

末伏要少喝冰冷飲料,這些飲料中帶有大量的寒氣,飲用太多的話,寒氣容易侵入身體,刺激腸胃,容易誘發腸胃疾病。

日常補充水分建議喝開水,開水能夠更好地被身體吸收,而且還帶有熱氣,引入身體之後,熱氣能夠跟隨著循環系統達到全身,讓身體快速暖起來,逼走體內的寒氣。

白天曬曬後背

體弱的人一著涼就容易感冒生病,末伏到了以後晚上氣溫會開始下降,體弱的人就時常感冒。

建議在白天找個陽光不是很強烈的時候,曬一曬後背,幫助陽氣。

晚上睡覺注意保暖

末伏夜晚氣溫就會下降,如果依舊保持夏天的入睡習慣,很容易著涼。

末伏時節,警惕這幾種疾病,老中醫教你末伏天如何養生

建議改變晚上入睡習慣,比如不要開空調或調高空調溫度,按下定時功能;比如不要用冷水洗澡等等,要做好各方面的保暖工作。

#末伏##三伏天##末伏養生##中醫##中醫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