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总结,这一年都干了啥?

许久没写文章,这一年一直都是通过视频来记录平常的读书心得,以至于人生的反省与感悟却做得少,思考这件事其实还得通过写或冥想才能进行。

好在过去这些年的写作给自己积累了个好习惯,每到年底时都会找时间回顾一年所发生的事,想想得失做个记录并规划下来年的打算。以前都是在公众号『个人成长之路』与粉丝分享共同勉励,今年就写在头条号吧。现在回头翻翻以前的写的总结觉得那时好充实,而2018年忙着忙着就过去了。

2018年总结,这一年都干了啥?

关于家庭

2018年家确实发生了许多事,在新加坡我们终于搬进了自己的新家,再也不用过租房的日子,最难得是家里一桌一椅都由自己规划,不但省钱还有情趣。安了新家与家人陪伴就更容易些,家人来住几个月我也能天天尝到家乡的味道。有妈的日子真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新加坡安了新家,而中国也拆了旧家,老房子拆了10年都没拆动,终于在18年落地,好在并没有耗费我多少时间,父母自己就已解决。还好去年回家过年时在老家拍了些视频,以后孩时的回忆就只能去这些视频里寻找,顺带可以给孩子看看。以前总感觉老房子破,现在没了反倒有一丝不舍,家乡变化太快了。

另一件大事是太太怀孕,感觉生活正按部就班一步步前行,以前自由惯了但明年开始人生有了新责任。对于能不能教好他倒不太担心,这些年心理学不是白看的。而且他肯定会比我小时候条件好。但我突然觉得多一个人,那开销真是。。。

至于家庭旅行今年只去了趟斐济,也许这是近两年最后一次家庭旅行了。

对于2019其实只要人稳定家就会稳定,一切根源还是得看人的选择。能预见的影响也许是美国加息贷款负担会大些,太太突然想通去读研会累些,人生到十字路口会茫然些。

2018年总结,这一年都干了啥?

关于工作

工作本来是最多事情的地方,但今年确不知该写什么。年初被调派负责公司海外市场,可以说这两年我是火箭般升职,也很感恩CEO对我的信任。虽然遇到阻力,手下所有人年纪与资历都比我深。但还好能Hold得住,也能扭转去年业绩下滑的颓势重新实现增长,其实不能不说自己做得还行。

但今年却是我做得比较不开心的一年,自我反思的结果就是这块业务不是我的菜,我还是适合做复杂的、系统级别、项目类、大金额、大客户的销售。而我组建业务系统,打造团队也只适合在相关领域。当然我有足够的管理能力,但目前这个年纪我还不想一直在办公室做管理,我更希望在路上、在飞机上、在各个项目中、在新团队中、做一些让自己兴奋的事。

写着写着我突然发现原来关键是现在的工作不能让我『兴奋』

除了常去东南亚,今年只去了美国、以色列、俄罗斯,印度(本来要去后来陪家人就没去了,这个神奇的国度未来有巨大增长潜力)而且我去见这些客户也只留于表面,就像自己所说的,我不兴奋。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我总是有很多想法,总是想着去改善工作中的事情,总是积极推动着成长。今年自己到了一个更大的平台更高的职位,反而失去了这种兴奋。

这也是为什么我打算在19年停下来,也许这一停会给家庭带来另一层不稳定性。在外人看来我有份绝佳的工作,但我心里知道有问题。目前我和公司并不是最佳组合,公司想留我就涉及到待遇,待遇高我就必须得进入更高的职能岗位,而公司能提供的更好岗位却是我没兴趣的业务范围,这就是矛盾所在。

而我的矛盾在于目前一切都好,又打算重新开始吗?何况不久孩子也要来了(我得重新把《活着》再看一篇)所以我才觉得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就是我真实的写照,一切都感觉在朝好的方向前进,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都觉得这就是『正经人』该干的事,甚至羡慕我这『正经人』,而只有我在想着不正经。妥协自己还是不将就?其实自己都没想清楚,所以书读多了也不一定有用,但有时想想书读得不多也没这些人指望着、依靠着你。

展望2019,该下的决心还是得下,该放弃的还是得放弃,为了未来,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可以找份更好的工作走职业经理人这条路,也可以走自己创业这条路。

关键是要想清楚接下来五年该干什么?

2018年总结,这一年都干了啥?

关于成长

年初把MBA读完,MBA真是读完了就后悔,收获就是一纸文凭外加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更有信心了些,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好处。坏处就是产生了厌学情绪,这也是为什么在四月份决定通过做读书视频重新逼迫自己去看书,也选了很多文学去缓解对书的抗拒。我这辈子就适合自学,不适合学校那种填鸭式教育。

视频做了50多期,书读了有32本,具体都录在2018年读书视频总结里了。其实收获还是蛮大的,尤其是这两天把《人工智能》看完后居然萌发去学习下IT的想法,对深度学习突然有了些兴趣,说不定明年真停下来没事干就能去学下。不过我看还是得先自学看看有没有兴趣。

说到兴趣,有了新家后突然非常喜欢多肉植物,目前己经收集了70多个品种,这几个月花了不少时间去打理多肉,我甚至和家人打趣说去马来西亚建个大房子开个农场,把多肉做成个生意。平常养养狗、种种花、读读书。老妈听到这个想法连忙提醒,年纪不大心却越来越不思上进,整天想着安逸的日子,小时候的苦还没吃够,不要重蹈父亲的覆辙。其实我也在警惕自己心态的变化,也许这种行为就是心态的反应。

对于2019,读书视频还得继续做,也打算把读书的品类多集中在未来科技的发展上,我在网上查了下关于深度学习的课程,新加坡国立大学就有相关的课程,但要先把Python学下。可是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为了一份工作?如果是的话那其实是在走回头路,自己完全可以在保持现有工作的状态下自学。所以单纯的为学习而停下来这肯定是不通的。

所以想了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人生这个阶段,我的追求开始不光只是钱,所以才对成长都产生了迷茫感。以前穷的时候想法很单纯,什么知识能让我多赚500就去学,什么技能能让我升一级就去掌握,自己并没有太多的考虑这件事情是否长久想做。赚钱就是第一生产力!

这几年在视野开阔的同时思想开始成熟、在身被满足的同时心开始荡漾。这可能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里谈到的心理需求,但在这需求的同时有了各种负担与顾及,反而陷入人生的十字路口,突然觉得自己好婆妈不像个男人,不像以前那样永远生猛。

2019应该是从实践中去找寻成长方向的一年。

钱与理财

这一两年关于钱该怎么花,财该怎么理的决定都是正确的。我和太太的理念都是典型的华人思想,年轻时省点别太惯自己,把钱投在自身成长与好的资产配置上,量力而为量入为出。这种延缓享受注重回报结果的方式确实带来许多好处。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跨入30岁门槛时压力不会很大,我觉得除了赚钱的能力外,财富其实真是靠一个个理智的选择而叠加出来的。而19年我们会继续保持这种习惯,把大部份钱都存下来做适当的资产配置,其实这种观念都是从《

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学来的。

另外顺带提一下,个人觉得中国股市在19年可能又会有买入长期持有的机会,新加坡的股市也开始有机会了,我应该再次调研一些股票了。另外要做的一件事是关注下如果经济下行,其实会有很多生意做不下去,以我的市场与运营能力可以现成的公司重整业务,这也是创业的另一个方向。最近这两年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太少时间去社交,19年要多去参加一些商业活动。

好了就这样对18年做个总结吧!咋一看18年好像没做什么事,不行我得再次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