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933年前的今天,久病纏身的司馬光,過完了他六十八年的一生。

回首往事,司馬光一生不可謂是不風光,歷任四朝,精治史學,編撰《資治通鑑》等等,當然,除去這些豐功偉績,還有那膾炙人口的砸缸救人。但我們今天不談政治,也不說司馬光的小機靈,我們來聊一聊司馬光的詩詞。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司馬光

如果現在讓你隨口說一句司馬光的詩句,你能說上來嗎?博學的詩友或許可以說上幾句,但我想大多數人會一時語塞,努力回憶後與我一樣,發出“司馬光還寫過詩啊!”這樣的感嘆。

是的,司馬光會寫詩,還寫的一手好詩,或許是因為編撰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等史書的功績太大,又或許是北宋頂尖朝臣的名聲太響,他的詩詞有點淪為了細枝末節,與前面的閃光點相比,暗淡了許多。

正所謂月明則星稀,某一方面的成就過高,就會遮擋一些其他方面的成就。就好比李白的詩名盛於他高絕的劍術,辛棄疾的詞名蓋過了他出色的軍事才能。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白話了這麼多,司馬光都寫了哪些詩?都是些什麼內容?有什麼特點呢?別急,我們慢慢來看。

司馬光的個人文學作品基本上都詳盡的記錄在了《司馬溫公文集》裡面,這部文集共有82卷,其中一大半是奏章、呈表等公務文件,這與司馬光本人自詡的“日力不足,繼之以夜”的勤政風格是相符合的。

與詩歌相關的有17卷,大概1200餘首詩歌,體裁也很多樣,漢賦、古體詩、五律、五絕、七絕、詞曲等,都有包羅,可見司馬光對各類型詩歌體裁都是有所涉獵,且比較擅長的。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司馬溫公文集(部分)

少年欽慕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北宋詩歌革新運動的推動者,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為詩主張寫實,所作力求平淡、含蓄。

“狀難寫之景如在眼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六一詩話》歐陽修

他是司馬光年輕時的偶像,在寶元元年(1038),時年20歲的司馬光高中進士,被分配到了華州做判官,當時,梅堯臣在離他不算太遠的襄城縣任職,司馬光知道後,立馬啟程拜訪,這也是他首次與偶像見面,在接受梅堯臣指導後,欣喜異常,作了一首《投聖俞》:

《投聖俞》(節選)

聖俞精為詩,堅重比白玉。

於寶識之希,未必庇眾目。

............

累累數十字,疏淡不滿幅。

自謂獲至珍,呼兒謹藏蓄。

長安十五驛,重複間川陸。

軒詩懷袖間,倦懣輒披讀。

高吟桑野闊,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羈愁,行瞻灞陵曲。

雖然梅堯臣的指導只有數十字,司馬光卻是如獲至寶,又是囑咐僕從小心儲藏好,又是隨身放在衣袖裡,動不動就拿出來堪讀,宛如一個“小迷弟”,詩歌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司馬光的喜悅和珍視程度。下面這首《園中書事二絕》也能有所旁證:

《園中書事二絕》

坐嗅白蓮藥,臥看青竹枝。

閒齋不成寐,起讀聖俞詩。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梅堯臣

梅堯臣對司馬光的影響很大,司馬光基本承襲了梅堯臣的詩體風格,講求平淡,自然閒雅,避免去“嘲風弄月”,這種平淡又講求意境深遠的詩風,陪伴了司馬光的一生。

歐陽修的指導

歐陽修非常欣賞司馬光,誇他“德性醇正,學術通明”,在官場上也多次引薦、扶持他,所以司馬光對歐陽修是很尊敬的。

在與歐陽修多次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歐陽修的現實主義精神給司馬光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所作詩歌也開始注重反應社會現實,出現了很多慨嘆徭役、稅賦、民間疾苦的內容。比如下面的兩首:

《田家》

未塞誼人奪,何言訟賦收。

皇心雖惻隱,蓬戶或焦愁。

為吏空多祿,無人能此憂,

知君坐公府,他日富民侯。

《苦雨》

積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蒼涼微露日,慘淡已生雲。

地半成泥滓,天應厭垢氛。

時聞度鶬鴰,空外自為群。

體恤百姓,憂民之苦,拒絕加重貧苦農民的負擔,這也是司馬光廣受百姓愛戴的一個重要原因。

獨具風格的詠史詩

反對新法失利後,司馬光退居洛陽,開始15年的“退休”生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了《資治通鑑》的編纂。司馬光在治史期間,多次深度瞭解歷史史實、名人典故,有所感慨就會賦詩抒意。

司馬光的詠史詩主要有兩大特色

  • 一是大力歌頌“德治”的明君,批判昏庸的帝王,主張皇帝個人素質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國家的興衰

比如寫陳後主貪圖享樂,致使國破人亡的詩:

《詠史三》

春風三閣上,珠翠日紛紛。

樂飲陶江月,清歌遏海雲。

醉中失陳國,夢裡入隋軍。

玉樹庭花曲,淒涼不可聞。

又比如寫楚王醉生夢死,驕奢淫逸,最終致使楚國被秦國打敗,武安君白起攻破都城的詩:

《楚宮行》

楚王宮中夜未央,清歌秘舞會華堂。

木蘭為柱桂為梁,隋珠和璧爛同光。

橫吹乍鳴秋竹裂,繁弦初度春雨歇。

九微火樹垂垂滅,羅衣紛紛玉纓絕。

滿朝冠劍東方明,宮門未啟君朝醒。

秦關日夜出奇兵,武安君火照夷陵。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 二是慨嘆歷史風雲變幻,世事無常,赫赫一時的風流人物、帝國,終究敵不過歲月的侵蝕。

比如以華清宮現在的衰敗景象,慨嘆盛唐榮衰的無奈:

《華清宮》

新豐雞犬稀,薊北馬秋肥。

金殿翠華去,玉階紅葉飛。

荒林上路廢,溫谷舊流微。

嗟此非人事,何須問是非。

又比如對古都洛陽由盛轉衰,朝代興亡的感慨:

過故洛陽城(其一)

四合連山繚繞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風不識興亡意,草色年年滿故城。

與前人詠史充滿主觀感情和個人色彩不同,司馬光在詠史方面頗為嚴謹,具有史學家的求實精神,他的詠史詩較為理性,對史實評判也較為客觀,極少把個人情感代入其中,可以說獨具風格。

帶著小情緒的田園詩

司馬光此番退居洛陽,特意買地建宅,給自己搞了一個“獨樂園”,表面上是歸耕田園,自求安樂,其實是在表達對王安石的新政不滿,是充滿小情緒的,這一點在詩中也有體現:

《居洛初夏作》

四朋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隨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詩中因風起的柳絮,暗指王安石的新黨們,輕浮不可靠,隨波逐流。“惟有葵花向日傾”,則是表示只有自己心向著國家,忠心一片,立場堅定不移。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閒居》

故人通貴絕相過,門外真堪置雀羅。

我已幽慵僮更懶,雨來春草一番多。

這篇詩歌也能看出來,說是閒居,其實挺淒涼的,新黨變法正風生水起,他這裡門可羅雀,整個人慵懶沒有了什麼興致,僕從也偷懶,院內雜草叢生,也不做清理,哪有什麼田家閒趣,此時的司馬光看什麼都不適宜,滿心的鬱悶。

司馬光作詩的三個態度

最後我們做個總結,司馬光作詩所依持的理論主張,總結起來主要是三個方面。

  • 一是強調詩歌內容要含蓄、有深度,意在言外,讓人思有所得。

“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也。”——《溫公續詩話》

  • 二是不要華而不實,要有益於世。乍看和第一條有些重複,其實不一樣,前者著重對個人或一個小群體的作用,後者講求對整個社會的作用,是更廣泛的。
  • 三是講求心境平和,文字平淡,語意淺顯,這個就是前面講的,承襲的梅堯臣的詩風。
司馬光不僅會砸缸,還寫得一手好詩

司馬光在《瞑目》裡寫道:“瞑目思千古,飄然一烘塵。山川宛如舊,多少未來人。”933年前的今天,司馬光化作了這飄然的烘塵,融入瞭如舊的山川,卻並未消弭於歷史的長河,而是長存於世間,供我們這些 “未來人” 仰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