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家长的自豪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家长的自豪,很可能是家长的强势打压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与之对应的那些所谓的“叛逆”或“逆反”的孩子从心理角度和今后发展趋势上,或许更具优势。“叛逆”和“逆反”如果不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去甄别很难分出一二来。这些常见现象往往被老师和家长们混为一谈,把不听话、不愿意学习、甚至是持有个性己见的孩子,统统归类于此。打击面广针对性差,别说是解决问题了,就是问题是什么都没弄清楚,便急于出手,办法除了老师、家长们的轮番说教,然后再使出教育行业的杀手锏“补课”。一通下来孩子被折腾的疲惫不堪,个性全无,原有的问题不是严重了就是深度隐匿了,即便有些向好的,那也是歪榔头敲在铁钉帽上,歪打正着了。或者孩子原本就没有问题,不过是阶段性的波动而已。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家长的自豪


之所以用“叛逆”和“逆反”两个词来表示,那就说明他们之间是有差异的。这里的“叛逆”指的是一个时期或行为,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多发生在初中阶段,这既是生理发育时期的特质,又是心理成熟过程的标志。先说生理发育,到了初中阶段孩子的身体发育较为明显,身高、体重以及食量都呈明显上升状,因声带宽厚出现的声变,随着性器官的发育功能性也表现出来了。再说心理发育,初中阶段的孩子受身体发育拉动,心理发育必须与之匹配,这是“生物进化论”的理论依据,心理学上称之为“对应发展”。再加上学习内容、知识属性及教育、教学风格上的差异,心理压力及不适应度突然增大,脑际空白处出现短暂的后台乱码现象。

这些现象特征的出现与家长以往心理上对孩子的认知出现差异了,不再是从前那个听之任之的孩子了,家长们警觉的感到有些不适,认为孩子不听话了,凡是都听不进去了,并且经常出现与家长相悖的思想、行为。这种现象并非偶然一时,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并伴有心烦意乱,情绪不稳定等,诸如此类,均属青春期正常的生理现象。“叛逆”与“逆反”有着心理层面上的差异,前者因生理上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心理不适,在经过一段适应阶段可自行恢复正常状态;后者也可能是青春期出现的症状,但“逆反”的主要表现是一种“逆向的心理定式”,凡是都反着来,久而久之便形成对立的心态。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家长的自豪


在整理诸多案例时发现:青春期出现“逆反”情绪没能得到调整、改善,后期的人格中便沉积了“敌对”的情绪,为人处世缺失友善,人际关系紧张,凡事容易动怒,或极端、暴躁,或阴暗、分裂。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逆反”属于隐性的,从形式上很难辨别,因为这种隐性的逆反是人格分裂在先,所以他们把逆反放在分裂中,表现出来的就是:不管愿意不愿意做的事,先答应下来再说。但内心使然,在内心与外表、说的与做的分裂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不去做或反向去做”的行为。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恰好似“厨子难烹不识之物”,因为有些家长,包括老师在内自以为懂得不少,教育经验也有,殊不知在教育、教学这块又不知不觉的填充进了海量的未知内容来,这回不单米有了,而且是各种各样、种类繁多,有认识的,还有不认识,把这些未知的食材即便是放在老厨子面前,想必也是一头雾水吧。老司机开新车还需要一个了解、熟悉和习惯的过程呢,况且还是这些思想意识不断更新,超级智能化的顶级配置的最新产品了。之前强调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于拆解问题,拆解孩子的问题离开心理技术、技能等于“盲人摸象”。

不难看出,中国的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改革的大方向也已经明确了,只是在具体的步骤和内容上还不够通透,但有一点基本可以断定,那就是“教育、教学与心理技术、技能相结合”这一点是必须的,因为几乎所有的教育问题都出在心理层面上,而解决问题的薄弱环节也是心理结合不到位。从这点上再进行推断:不懂心理,不掌握心理技能的教师无论专业技能再强,都是只能是单腿行进,难以致远。

其实,“教育心理学”这一学科在师范专业一直都存在,只不过那些很早就从国外舶来的老掉牙内容早就没有实战意义了,即便是后续有了填充和改编,但深不及表里,细不到具体,到了教学层面连花架子和摆拍的作用都没了。物极必反这是客观规律,无论是学生问题,还是教育、教学的架构,配置问题,只要问题凸显出来了,解决的动力、动能、方式、方法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先知者为明,先行者为快,呐喊“孩子别输在起跑线上的人”稍一迟疑自己就有可能输在终点线上。


“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家长的自豪

得到释放的孩子才会发挥最大优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