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导读:乌思道是《雍正王朝》前半部九龙夺嫡中的主要配角,在四王爷胤禛夺嫡过程中的许多关键阶段起到过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基本上是胤禛登上皇位的幕后推手。更难得的是他智商高,情商也高。在雍正顺利登基后,他急流勇退回归民间。为了避免兔死狗烹的结局,邬先生采用了半隐的方式让君臣彼此都放心。而选择李卫而不是年羹尧作为半隐的去处,邬先生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乌思道半隐的历史背景

乌思道半隐也是无奈之举:虽然他确实不想再掺和到新皇的事务中,但是还是希望无忧无虑的做个自由的富家翁。但是乌思道也知道,这只能是奢望。首先雍正是个刻薄寡恩的君主,在通过黑暗手段登上皇位后自然会和原来的过程做切割。虽然雍正做皇帝确实不错,但是如何登上皇帝这个过程和其他夺嫡阿哥一样腹黑。

其次,雍正登上皇位也很勉强。虽然有张廷玉和隆科多共同见证传位诏书,康熙也确实表明了传位给雍正。但是八爷党怎么能心甘情愿的放弃这把高高在上的椅子呢?如果不是十三阿哥胤祥带着丰台大营的军队杀入畅春园,雍正能顺利的继位?所以老八等人总想搬回来,所以乌思道就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目标。因为乌思道是雍正登基的总策划,这个老八等人不可能不知道?所以为保证安全,要么乌思道被杀,要么归隐。

雍正对这个门清,所以继位当夜就赶回雍亲王府处理这件事。乌思道早就做好了准备:一方面用三不可用表明自己无意为官,打算归隐。另一方面则是往日的君臣恩情和十三爷的交情来做砝码求得半隐的归宿。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既然君臣达成了半隐的协议,那么下来就是去哪儿半隐?

邬先生在获得雍正恩准后,第二天一早就赶紧起身。但雍正还不放心,让老十三趁送行的机会送来了丫鬟如月。至于去哪里半隐,其实乌思道早就想好了那就是李卫处。其实乌思道既然选择了雍正宠臣作为半隐的目的地,那他选择的空间并不大。四王爷做雍郡王时,夹带了里人并不多。除了家生奴才年羹尧以外,只有李卫、高福他们三个从江南收的小叫花子。即使是后来的心腹大将田文镜还是半路捡来的,就这几位你说乌思道有多大的选择空间。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那么我们来看乌思道选择李卫的道理。首先我们排除田文镜,因为田文镜把名声和官位看的很重。说白了所谓雍正的心腹,田文镜绝对算不上。他只是雍正推行新政推出来的样板,但是雍正的心里话或者私事田文镜一件也没有参与过。所以即便是乌思道帮了田文镜一段,那也是乌思道的脱身之计。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半隐的归宿?年羹尧VS李卫

咱们先说年羹尧,他是个私心很重的人。说白了在剧中他是以利益为先的人,即使在九龙夺嫡的时候他都还想着脚踏两只船。到获悉将要担任陕甘总督的时候,在没有告诉四王爷的情况下进京去拜见老十四和老八。左右下注的情况很明显,只不过被胤禛敲打加利益诱惑才最后站到了四王爷一方。因为他也知道,因为包衣的原因别人也不可能把他当心腹,只能利益交换。

除此之外血洗江夏镇数百万两银子私自运回四川,这事一点都没跟四王爷说。在担任抚远大将军后飞扬跋扈,不但杀了孙嘉诚还贪墨了数百万两银子的军饷。这些乌思道都是亲历者,他清楚的知道年羹尧和雍正只不过是互相利用。年羹尧的僭越,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虽然乌思道和年秋月有情,但是涉及到军国大事也无法徇私。况且年羹尧手握重兵,桀骜不驯。雍正不可能不做提防,如果多智近乎妖的乌思道去年羹尧处半隐?那就是不是半隐了,那就是逼雍正杀他。你们俩打算干啥?一个手握重兵;一个智谋高绝,雍正是不允许的。如果乌思道去年羹尧处半隐那是找死。


咱们再说李卫,李卫是雍正的铁杆心腹。雍正对李卫是非常放心的。首先李卫从叫花子步步升职到两江总督都是来自雍正的提拔。李卫自己都说“四爷是我的根本”。而且李卫是发自内心的尊重雍正:李卫的儿子叫李忠四爷;李卫进京惊喜地说“到家了”;李卫看到雍正吃不了一碗米饭,心疼的流泪;甚至连弘时参与夺嫡暗害弘历的情况,雍正都和李卫分享。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除此以外,李卫草根出身没有任何势力。他的所有权力都来自雍正,别人拉都拉不走也不敢拉。而且李卫来到四王爷府后,受到邬先生的屡次教导。他对邬先生是有很深的感情的,这就是很好的切入点。另外就在李卫在康熙寿诞回京因狗儿(高福)的死触发心事的时候,他和邬先生有过一次交心。虽然很简短,但是非常的深刻。两人交谈浅尝辄止,但是都是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眼神交流中明白了双方的表达的忠诚四王爷的意味。李卫也知道邬先生是个难得的智谋大家,所以非常欢迎邬先生到他那里半隐。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小结:

乌思道去李卫那里本来就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他早就清楚年羹尧在雍正心中的印象,所以不可能去年羹尧那里。去李卫那里,邬先生既舒服还让雍正放心。这样一举两得,所以邬先生选择了李卫作为半隐的地点。

至于后来去田文镜处,不过是乌思道打算真正归隐山林耍的小花招。以八千两银子的年薪逼得田文镜赶走了乌思道,从此逍遥江湖。以至于后来雍正巡幸河南要见邬先生的时候都见不到了。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没有投奔年羹尧,为何选择了李卫?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