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短板 精準把脈——雨湖區獲省財政研發獎補企業數量、金額連年翻番的背後

湘潭在線10月8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王超)上月,湖南紳泰春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羅豔做了兩個重要決定:一是投入1000萬元,與國內頂尖研究機構合作研發新產品;二是積極籌備公司新型研究院建設工作。

如此“大手筆”開展科技創新,這在紳泰春歷史上尚屬首次。作為一家紮根地方的現代化製藥企業,過去紳泰春選擇的是一條“多數走的路”——循著既有軌跡深耕細作,以不變應萬變。如今,它主動跳出“舒適區”,拿出最好資源、最多投入聚焦平時很少涉及甚至不願涉及的科技創新領域。這是為何?

紳泰春的前身是湘潭市制藥三廠,1989年改制重組為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民營企業。得益於深厚的技術積累,紳泰春早在12年前就獲批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擁有31個國家藥品準字號批文,年銷售額達7000多萬元。

由於技術、工藝、產品和市場都相對成熟,多年來紳泰春經營理念相對固化,鮮少在開發新產品或新技術方面下功夫,對科技創新的認識還停留在紙面上。

企業的轉變,源於今年雨湖區科工信局開展的企業巡迴走訪活動。

年初,針對轄區內科技創新工作基礎薄弱等問題,雨湖區科工信局集合優勢力量,組建了3支服務小分隊,採取“分片包乾”的形式,對轄區規模以上企業、服務業和建築業、高新技術企業逐一上門走訪,宣講科技創新政策,聆聽企業發展需求。根據實地走訪掌握的第一手資料,雨湖區科工信局將走訪企業的特色亮點以及現實困難及時梳理彙總,建立統一臺賬。在此基礎上,聯合第三方專業服務機構為各家企業制定解決方案,“一對一”上門進行業務培訓指導。

雨湖區科工信局相關負責人陳豔陽介紹,在最初的上門走訪中,很多企業不是向他們吐槽科技項目錢難拿,就是訴苦說各種現實困難。儘管緣由各異,但都無一例外地指向了同一個問題:不願意科技創新。

事後,經服務小分隊多次上門宣講,不少企業提高了思想認識,有了加大研發投入的想法,可大家又懼於不熟悉政策,缺少相關操作經驗而產生畏難情緒。

“只要企業有想法,我們就一起想辦法。”根據每家企業的“痛點”“難點”,雨湖區科工信部門努力將政策宣傳落實到位的同時,專門安排固定人員深入企業對接,手把手輔導企業開展各項科技創新工作。在政策允許範圍內,幫企業跑腿代辦項目申報事項,讓企業輕裝上陣。前文提到的紳泰春,就是在雨湖區科工信局業務骨幹多次上門走訪後,從最初的牴觸科技創新,到慢慢接納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備案等概念,繼而在專業人員幫助下,完成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備案和研發獎補申報的一個典型例子。

前不久,省科技廳發佈《2020年湖南省擬兌現研發財政獎補資金企業名單》,紳泰春上榜,將獲得省財政200多萬元獎補資金支持。

“這是紳泰春第一次拿到科技創新方面的獎勵資金!”羅豔告訴我們, 初次試水成功,無疑給羅豔和企業注入了一劑興奮劑,也讓她徹底改變了過去“搞不搞科技創新都一樣”的想法。“如果繼續走老路發展,我們很快就會觸碰到行業的‘天花板’。只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走精細化發展道路,企業才能做大做強。”羅豔說。

研發投入是反映一個地區科技支撐能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雨湖區聚焦科技創新發展短板,突出企業創新主體,集中各類要素資源加大對企業精準服務,降低企業創新成本,助推轄區內科技企業千帆競發。最新數據顯示:得益於政策紅利引導和部門精準化服務,今年上半年,雨湖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家。企業獲得的省財政研發獎補資金數量和金額,從2018年的3家企業、63萬元增長到如今的21家企業、92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雨湖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4%,在全市同類縣(市)區中已由“跟跑者”變成了“領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