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万物说你好,流浪在时光里的小江 | 书评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好像都和她有关。

和万物说你好,流浪在时光里的小江 | 书评

“当我走出大山,就不停地会去想,这些留守在大山里的孩子,没有亲人在身边,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能给这些孩子们带来持续的快乐和满足感吗?我们离开后,他们怎么办?这样就开始慢慢地,每年回去。”

2007年,江一燕因拍片来到广西巴马,走进大山,她看到了真实的山村,物质贫穷,百姓淳朴,孩子可爱,学校破烂。一个残疾爷爷送她两只蜗牛,一个孩子奔跑两个小时来看她,她泪流满面,她敞开心扉,她融在其中,她决定在这儿支教。

江一燕是圈内不可多得的公益榜样。她的身份,除了演员,还有歌手、词曲作者(音乐人)、摄影师、作家、山区支教老师、野生动物保护者。除了演员是自己的专业,其他的身份都来自她的爱好。

“我的富有,是因为我一直只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江一燕说。每年她都会拿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去支教,将勇气的种子撒到更多孩子的心田。至今,她坚持支教已达12年。

公益之路

2012年,江一燕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随笔《我是爬行者小江》,并将所获稿酬捐献给贫困山区儿童;

2012年,江一燕获得“年度明星公民大奖”;

2013年,江一燕发起成立“爬行者爱心基金”;

2015年9月起,江一燕开始在各地举办“江一燕LOVE公益摄影展”,将所有收入捐献给支教事业 ;

2015年11月,江一燕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

2015年12月,江一燕成为中央电视台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央视网称其为“以公益支教为生活方式的明星” ;

2016年,江一燕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崇义友善好青年”;

2016年9月,江一燕组织成立爬行者公益团。

2019年5月,出版第二本散文随笔《在时光里流浪》,并将稿酬全部捐献给山区儿童助学和野生动物保护事业;

2019年7月,江一燕在“TEDXSuzhou年度大会”上发表主题为《共同的家园》的演讲。


没有公平的命运,只有快乐的选择。爱你所爱,行你所行。以公益支教为生活方式的江一燕就是这样真实温暖的代表。她热爱公益是事实、热爱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是事实、她是一个将公益和慈善落到实处的艺人,这也是事实。

和公益事业一同进行的,是江一燕的摄影生活。她去过五大洲的40多个国家,她的摄影作品多幅选入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还低调地捧走了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成为唯一获奖的女摄影师。


今天,小叨想聊聊江一燕的第二本书《在时光里流浪》,3篇序分别出自她的良师益友,字字句句无不充满着对她的喜欢和赞赏。这些褒奖都来自于她的表演、唱歌、摄影、写作、公益,因为她对生活的态度是那么积极向善,让人丝毫不吝于对她的称赞。

江一燕称自己为爬行者——江小爬。一个充满责任与力量的江小爬,美好,是她对待生活的定义。


和万物说你好,流浪在时光里的小江 | 书评

《在时光里流浪》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高原篇,是江一燕在各式各样的藏族地区的“流浪史”,也因此她拥有了藏族名字——益西卓玛。藏族人家的高原时光流露着江一燕的兴奋和眷恋,所见所闻都是信仰的力量。这里有信徒、阿尼、信众、佛陀、侍者、佛母、僧人,还有永远都在为众生服务的佛陀。

因为电影《七十七天》的拍摄,她终于来到向往多年的西藏,遇到了与她自己最相似的人物——女摄影师蓝天。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对命运不公的埋怨,获得狭义自由时的孤独,对生的眷恋,到最后的释然,都通过电影真诚的表达出来。“远方是常人所不可触碰的理想目标,诗,是我们追求远方过程中自己所演绎的不平凡的故事。”她说电影《七十七天》是对诗和远方的最好诠释。

那段日子是让她兴奋的,随行的伙伴有助手阿远、助手田田、司机老贺,还有爬行团的成员。

这里是最好的世间,像一个浓缩版的世界,包含了所有的壮美山河。我想这是对

高原篇最好的解读。


非洲,最宁静和谐的地方,有与都市迥然不同的快乐。第二部分就是野生动物救援篇。江一燕会因为一只被安乐死的犀牛流泪不止,它叫苏丹,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这段救援时光里还提到了国际公益组织WildAid(“野生救援”)创始人彼得,布莱克妈妈、鑫总、大亮先生、尤尼斯。

记录自然之美。在非洲的日子,她们每天和动物们的偶遇都是以“啊!天哪”来感叹这方世界的奇妙。在江一燕眼里,非洲的好是说不尽的,可爱又温暖,简单又天然。她说非洲像一个大男孩,它的温暖体恤让你无法抗拒;她说非洲属于懂得美好的人;她说非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每一页都很精彩;她还说,只有真正慢下来,去懂得生活,才可以这样浪漫。非洲代表着人类家园的曾经。

看到桑给巴尔岛上的孩子们在一年四季都无比炎热无玻璃窗户的教室里坐在地上上课,江一燕和爬行者公益团给他们买了课桌椅和学习用具。

不常规的相遇,遇见并不雷同的你。非洲会吸引相同灵魂的人,在非洲所有的天性都是自由的。


在平凡的生活里,不凡的活着。第三部分则是心灵家园篇

江一燕,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姑娘,走进江南斯宅,感受自古以来的书香和富庶。在这里她看到了儿时的记忆。

在城市里,江一燕是一个连看到毛毛虫都会被吓傻的“独生女”。在大自然中,她是幻想可以保护爱人而打败野兽的勇士。她说,我无法形容一路上遇见的山里孩子有多么懂事,无论多么艰难,他们总是不卑不亢。让我只想看着他们,是崇敬,是感动,是眼神中无穷无尽的爱意。

该部分出现的人物有罗老师、花先、大杨老师。


花了6年时间跨界做建筑设计,江一燕在2018年一举拿下包括建筑、室内和景观在内的三项国际建筑大师奖。她欣慰的说,时间没有浪费,那几根因为完美而新生的白头发,也饱含了历练和体验。

会在青海高反到眩晕,会因为将挂在衣架上的便携水盆扣在抽屉上的小聪明而惊喜万分。江一燕说,她想活得更像她自己。

“我还是会保留一份和自己在一起的特立独行,其余的,都给天地和爱。”感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吞没,江一燕就是这样的人。她的愿望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旅居作家。

如果不是热爱,有洁癖的处女座女孩怎会愿意每年都去大山里生活;如果不是热爱,怎么会数十次远赴非洲拍摄火烈鸟;如果不是热爱,救助野生动物,和犀牛并肩走在非洲草原上。

如果江一燕的公益之路有所求,那一定是传递爱


这世界太美了,可是我们为它做的太少了。就在前几天,江一燕在公开活动上作了题为《共同的家园》的演讲。她说,我害怕我照片里那些鲜活的生命会因为盗猎者那些贪婪的子弹而泯灭。现场讲述了自己作为野生动物保护者,亲赴非洲的真实见闻。演讲结束后,江一燕用长时间的深深鞠躬,拜托大家共同保护家园。

关于自然家园,江一燕也透露自己正在筹备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电影《天国之渡》,她也是首次以编剧的身份参与到电影的创作中。电影即将前往非洲拍摄,希望能呼吁更多的人为保护地球家园出一份力。

江一燕用自己的行动,誓要让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影响到周边的人,她说“我们要影响的不止是身边人,要让全世界的人看到中国人也热爱自然,我们也将有保护野生动物和守护地球的态度和行动。” 用爱致意生命中的美好,用行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不只属于人类,尊重万物的生存,别让它们永远活在教科书里,也别让它们成了我们下一代的遗憾。

“当这个大自然有麻烦的时候,人类会没有麻烦吗?当这么多的生物面临灭绝,人类离灭绝还会遥远吗?如果我们现在再不行动起来,我们所有人都将没有未来!”江一燕轻柔的声音里散发着一股强有力的守护能量,我们该用善意激起我们共同家园美好的一面,用真正的行动去守护这份美好。

来源 | 陈琼小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