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體驗?

<code>              點擊上方賬號關注,喝心靈雞湯,也看人生百態。/<code> 


18歲到23歲。學校到社會。


是睡了一天一夜的不真實感,是未上弦的鬧鐘響起,告訴你說,該醒了,自己去看這個世界吧。


2019年6月30日,我正式畢業了。


畢業後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體驗?

圖丨畢業牆上的簽名


01 學校


上了這麼多年的學卻從來沒有一堂課告訴我們,以後的路該怎麼走。


在學校的學生想盡快畢業,逃離學業功課;在工作的上班族卻想再回一次學校。畢竟,學校外圍的便利店那些怎麼吃也吃不膩的美食、給了一片無憂無慮自在快活的天地。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準確的概括了我的大學生活。沒有什麼需要操心的事,下課約著舍友去操場一角說會話,垂涎我味蕾的永遠是校門口的那條小吃街。沒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頓。

有的吃的時候,比較沒有孤獨的感覺。

要說我大學做過的最酷的事,可能就是唯一一次參加學生會的活動吧。2017年的8月15日,為了湊齊學分,厚著臉皮參加了校園英文歌曲比賽。那時候老師拍攝的個人不到10s的視頻,現在還在我的微信收藏頁面裡。大一,正是稚嫩當頭,初生牛犢不怕虎,頂著至今看不懂撞色的一身搭配,在那首Taylor Swift《love story》的伴奏中,從舞臺正中央打下來的光,直射我的眼睛。我甚至看不清坐在舞臺下的任何一個人。那是給我的光嗎?只是一個在班級裡不起眼的人兒偷偷拉開窗簾映射了點日光給你的浪漫而已。

希望你逆光而來,配得上這世間所有的好。


02 第一份工作


總有種還在學校的錯覺感。


但不是老師佈置的作業了,而是社會要求你必須做出彩。


畢業後做的第一份工作是什麼體驗?

圖丨工作前的絮絮叨叨


“既要溫柔明理,又要征戰職場。”

在自媒體時代的大勢前沿下,新媒體運營以及短視頻 vlog帶來狂潮。在大數據引領下,越來越多的優質視頻創作者及文案策劃者抓住了這一機遇。這個時代沒有懷才不遇,但是應該朝著對的方向努力。


拿著一個城市平均畢業生的工資,從早晨8點到下午5點。看不同類型的優質視頻,我的手機備忘錄裡是存下來的別人輸出的文案。先要一碗水,把它端平不容易,年輕就是敢於試錯,才知道真正適合你的路怎麼走。沒有誰在剛畢業20出頭的年紀就確定了自己走的路。從0到1最難,要堅持。


也會迷茫,也會手足無措,也會有剛進入一個新環境的緊張與期待,也會想職場會不會和看到的文章內容一樣,處處有陷阱。這都是成長為一個“職場人”的必經之路。從畏手畏腳到舉重若輕,還需要走更多個365天。


“先就業 再擇業”。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人生的每一個第一次都很重要,你可以試錯,發現錯就要去修正。我們在選擇一條路的時候,認識不足的可能就是預期成長值和預期成長上要花的週期。它直接決定了你的思維視野/眼界和未來的發展格局。眼界不是隻享受高品質生活,而是發現社會優質資源和人脈,它不是靠錢買的,而是個人價值置換的。這也是一種維持社會平衡的支撐點。同時一個企業的格局大小,會限制你發揮在這份工作上的潛能和突破力。


我追求餘額,是為了有一天能追求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