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前言


“这世界有个奇怪的现象,总是等到作者离开世界,人们才去读她的作品。这社会还有个奇怪的规律,总是等到人以命相逼,才意识到事情不小。”——李尚龙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林奕含去世三周年之际,我们还是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房思琪。

2017年4月27日,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出版不到3个月的时间后,林奕含上吊自杀。一时间,各媒体纷纷打出“美女作家写出性侵经历后自杀”等精心编织的夺人眼球的字眼,贩卖着流量。

事实是,倘若这本书能带给家庭教育一些反思,乃至推动整个社会对性侵儿童事件的关注,乃至立法完善,我想这才是林奕含最想看到的。

初看封面,让我想到一句诗“林中鹿饮溪”,画面恬静美好,一如安静单纯的林奕含。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我看过林奕含生前的访谈节目,她梳着利落的马尾辫,气质清雅,看起来还像一个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但她讲话深邃哲理,掷地有声,当她说出“这是房思琪式的强暴”时,我被某些字眼击中了,觉得这不像是一个安静的小女孩说出的话。

事实上,她早该这么做了。

书中几个女生角色都是林奕含一个人的缩影。刘怡婷代表着她最初纯真无知的学生时代,房思琪正是她一生备受煎熬和痛楚的纠结阶段,郭晓奇是在遭受长期侵犯后的依赖状态。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为了保护朋友家人,善良的林奕含选择分开来写。写下这些,希望房思琪们能够站出来,去撕开那些恶魔的虚伪面具,也愿房思琪们能够勇敢地活下去。

01罪魁祸首——李国华们

毋庸置疑,房思琪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她的国文老师李国华。

书中的李国华,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卖弄着所谓的文学艺术知识,来吸引对方,满足自己的私欲,令人作呕。即便是“美”的东西,经他的手就变成了毁灭,成为彻头彻尾的灾难。

李国华一家走之后,伊纹感觉满屋子的艺术品散发的不是年代的色香味而是拍卖场的古龙水。


他扮演着一个期待女儿的爱的父亲角色,一个偶尔泄露出灵魂的教书匠,一个流浪到人生的中年还等不到理解的语文老师角色。他无时无刻不标榜着自己的学识和孤独。

这是兽性的可怕之处,它可以被职业掩盖,被年龄冲淡,让人卸下戒备。伟大的教师职业,年近50的年龄都成为李国华的保护色,让他轻轻松松跨过孩子们谨慎建立起来的对尚未涉深的世界的栅栏,却全然不知恐怖的面目比她们想象得还要汹涌得多。

思琪信任文学,可文学也存在谄媚虚伪的成分,为那一层层恶臭的皮囊利用,成为李国华的帮凶。于是,李国华卖弄着文学去诱骗玷污少女,又利用文学向自己和思琪洗脱这一切。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他洞悉房思琪细腻自尊的心理,理解郭晓奇依恋自己。他虚伪自私,巧言令色,一个又一个女生上手又被他甩开。

当李国华第一次听说有女生自杀时,他的内心是一种歌舞升平的感觉,心里头清平调的海啸。对一个男人最高的恭维就是为他自杀。


把自己的一己私欲看得至高无上,把小女生的自尊和生命狠狠踩在脚下践踏,人心,究竟可以坏到什么程度?谁都无法探测。

表面为人师表,实则内心充满着恶俗。诚然每个人都拥有别人不为人知的一面,可若是无法压制自己的欲望,纵使欲望将德行与善意吞噬,那么一个人还如何被称作人,这样的人与野兽又有何异?

这些李国华们披着教师的外衣,实则是一个没有人性,没有感情,谄媚卖弄,谎话连篇的恶魔。而在这个世界,有多少丧尽天良的李国华们,又有多少不谙世事却深受其害的房思琪们呢?

02家庭教育——缺席的性教育

房思琪曾两次隐晦地询问妈妈,可她等来的却是让人愈加绝望的回应。她多么希望在漂泊无依的大海上能够停靠片刻,但妈妈的回答却一次次将她推向深渊。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 第一次:

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己为是没开学。


父母总觉得孩子还小,还不是提起“性”的年纪,他们以为不提起,就不会接触,以为有些事不说,就不会发生。但他们未曾想到,早已有一群如狼似虎的禽兽正盯着这个对“性”毫不知情的单纯女孩。自欺欺人的结局只能是追悔莫及。

又或者,父母觉得“性”是难以启齿的,羞耻龌龊的,认为自己家庭离这种事情太遥远,殊不知一切都在身边发生。中国父母大都如此,他们深受传统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影响,从不跟孩子提及“性”。

父母觉得给了她生命,给了她优渥的生活,给了她高质量的教育,却在她人生的重要课程中缺席,让她在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被恶魔吞噬得体无完肤。

  • 第二次: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房妈妈听说有学生和老师在一起,有且只说了“学生骚”,而不是批判这位老师品德败坏。妈妈不问缘由,却已将所有罪责都推给一个年幼的孩子。

大部分人事不关己时选择高高挂起,把别人的痛楚当成唠家常,当成笑柄,甚至说出不假思索的蠢话自己也未曾发觉,那个她口中的“骚学生”正是自己的女儿,妈妈的一句话让房思琪即将吐露心事的那一瞬间由选择了永远闭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作为家长,一定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受,而不是永远理所当然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下去,孩子会渐渐从心理上疏离,因为在家庭这里得不到理解,只有一味的指责。

房妈妈的回答也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心声,但愿我们能做到不对任何一个人随意评论,指手画脚。

03传统思想与社会环境


我们的社会是一个谈“性”色变的社会,“性”是禁忌。

“李国华决心走这一步的是房思琪的自尊心。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这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传统禁锢的思想成了李国华掌控全局的船舵。从古至今,有关“性”的所有言语行为,让房思琪觉得自己肮脏不已。

如若是从古至今,我们能坦然地面对“性”这个话题,撕开忍让与自责的外衣,自尊心这枚针也将永远缝不住思琪的嘴。

可怜的旧时代,谈“性”色变,千百年来被冠以污秽、肮脏、恶心的头衔,就是这样一个传统的环境,原本被看做小孩的女学生也会被冠上“骚气”一词,而虚伪卖弄的老师却依旧在大家眼里扮演一个清贫的角色。

社会大环境难以改变,多少房思琪失去了乐园,能够帮助到房思琪的只能是全社会的力量。我们的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完善。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谁杀死了房思琪?谁又是青春的幸存者?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里都缺了一堂性教育课,可是我们的父母会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

我们很难再去改变父母的想法,那就从我们做父母开始,给我们的孩子最全面的教育。

中国家庭性教育的确实是中华五千年性压抑的果,又是成千上万个悲惨世界的因。如此往复,暗夜连绵不歇。

熔炉之下,到处都是素媛。

愿这个世上不要再有李国华,也愿房思琪们能够坚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