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出生多久就需要补钙?

瑾言ah


你好,从业7年的儿科医生为你解答。

婴儿是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的。

婴儿生后唯一适合的食物是奶,不管是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只要一天奶量足够,宝宝能从奶中摄入足够的钙,不需要额外补充,多余补充的钙还会造成宝宝肾脏的负担,得不偿失。

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含量,易消化吸收,是补钙的最佳选择。

为什么有的宝宝会缺钙,甚至发展为佝偻病呢?

因为宝宝体内缺乏维生素d。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但它有个缺点,就是维生素d含量很低,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即使宝宝每天吃了足够的奶,身体也没办法吸收足够的钙,最终导致佝偻病、抽搐。

维生素d在自然界食物中含量很少,不能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量,主要通过皮肤在太阳照射下合成,所以冬日出生或者户外活动少的宝宝更容易因维生素d缺乏而缺钙。

足月的宝宝生后2周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一天400单位,直到2岁;早产儿、双胎、低体重儿生后一周就开始补充,一天800单位,三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单位,直到2岁。

好啦,现在你们该知道为什么婴儿不需要补钙了吧,喜欢我的回答关注我点个赞哦👍


遇见阿臭宝


您好,我是小晴子辣妈,您的问题以及涉及宝宝补钙的相关话题可以说非常具有典型性,我想借此篇问答文章给予您和万千父母一个科学又系统的回答!

温馨提示:文章较长,但都是核心问题以及建议,希望为了宝宝耐心读完!

一、关于宝宝要不要补钙以及出生多久需要补钙?

从科学育儿以及人体所需钙元素的角度来讲,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需要补钙!而且是必须补钙!但需要明确一下问题:

1,补钙不是补药,纠正错误概念!

说补钙,首先涌入脑海的就是钙片、药物、营养剂等等!这是非常错误的思维定势和观念!从科学角度讲的补钙是补充的意思!不是药物治疗干预的概念!切记!

2,每个年龄段的宝宝甚至人的一生都需要补钙!

很多人只关注宝宝补钙,只不过因为大家比较关心孩子成长和营养,但从人体钙质需要讲,只要是骨头➕肉体组成的生物、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都是需要钙元素的补充的!关于每个阶段需要多少?下面讲!

3,到底宝宝出生多久需要补钙?

这个问题其实一直都有争议,因为专家和大众对“补”的理解不同,就造成了争议和混乱!如果从大众理解角度,大约宝宝4个月以后就可以补钙了!这里的“补”包括食补、营养剂补以及间接补等等!

所以,总体来讲,我们日常摄入的钙仅满占所需要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远未达标!

二、到底应该怎样去补钙?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所有补钙的方法最终都归于以下三种方式:

1,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补钙:食物补钙

通过食物来补钙是一种即安全又有效的方式,这里的食物既包括固体食物也包括牛奶等流体!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的豆腐、鱼类、海产品等等都是很好的补钙原料,无论用什么方式来烹饪,都是非常好的钙元素来源!还有菠菜、菜花🥦、蛋黄或动物肉,都非常好!里面的维生素D含量相对较高!

温馨提示:但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多喝骨头汤,就能够帮助孩子补充充足的钙,却不知道骨头中含钙量虽高,但这些钙是不容易被分解出来的。因此,单纯通过多喝骨头汤的方式,也是不能够让孩子摄取足够钙质的。因此,家长不要单纯的选择给孩子喝骨头汤,也不要认为多喝骨头汤就能够补钙,在日常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含钙比较高的食物,如虾皮、牛奶、木耳等。

2,适度的使用钙剂等外来药物类补充

对于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孩子或者3岁以下的孩子,使用药剂属于增强因素,吃了有好处,不吃也不会天下大乱!因为从科学角度看仅靠食物补充是不充足的,适度的使用药剂来补充是可以的,大家也不用去刻意的规避,选择一些儿童钙,对肠胃细菌不会太大,在药物说明或者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放心食用,也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

3,加强维生素D补充以及多进行户外锻炼,促进钙吸收,间接加强钙补充

我们经常看到部分孩子尽管营养丰富,但补钙效果好像不明显,其中原因之一就是钙进入身体了,但没有被吸收,而足够的维生素D和户外锻炼就是能够帮助宝宝身体吸收更多的钙,我们经常说的多带宝宝进行日光浴也是这个道理!

注意禁忌:钙不是补充越多越好,过多摄入也会造成宝宝便秘、增加肠胃负担、骨质脆弱等!

三、总结

通过以上科学分析,我们知道了关于宝宝补钙的各种原理和方式、方法,同时也提到了注意事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但遵循自然!所以我们对于补钙,遵循一条原则:注意但不刻意,用心但不操心!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给您和大家带来思考!我是小晴子辣妈,一名专注科学育儿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欢迎关注我!您的关注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小晴子辣妈育儿


补“钙”,似乎是儿童永久不衰的话题。对于1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奶类是他们的主食,只要能保证孩子每天有500毫升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膳食中钙的供应也就大致足够了。既然钙的来源并不缺乏,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小小孩”缺“钙”呢?

缺“钙”更深层原因是缺“维生素D”。钙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过程中,受到维生素D的控制。维生素D缺乏会明显限制钙的吸收、利用。所以,保健医生常常要求家长给孩子补钙同时添加含维生素D的补充剂,如鱼肝油、维生素AD丸等。出生2周后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为一组具有抗佝偻病作用,最主要的是维生素D3(胆骨化醇、胆钙化醇)、维生素D2(骨化醇)。膳食中维生素D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鱼肝、蛋黄、奶油等、摄入后在胆汁存在情况下从小肠吸收,可刺激肠黏膜钙结合蛋白(CaBP)合成,促进钙的吸收,促进骨质钙化。

在生长发育期由于维生素D缺乏使骨骼钙化障碍而影响骨成长的病变,即佝偻病。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由于接受日光照射太少,皮内7-脱氢胆固醇不能合成维生素D,或食物中含量太少,又或因早产、先天不足,肝肾功能发育不全或有肝、肾、消化道疾病,也可能因摄入钙、磷太少,或磷多钙少而致成。初有食欲不振,易哭、多汗、枕秃,以后颅骨软化,前囟关闭延迟,牙齿萌出间隔长,齿列不整,有肋软沟(2岁以内小儿因肋骨软化、鸡胸、胸廓内陷呈现沿胸骨下缘水平的凹沟),串珠肋(肋骨骺端肥大,可触到圆形隆起),手镯(桡骨尺骨骺端肥大,呈圆形隆起),O型腿或X型腿,易生骨折,血钙低。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建议在孩子出生2周后就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天400IU(国际单位),直到2周岁。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胞胎等,则需要在出生后的前3个月将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增加到每天800IU(国际单位)。因此,补钙同时还要补足维生素D。

目前推荐幼儿补钙和维生素D到2周岁。因为,孩子2周岁后,其生长速度减慢,对钙的需要量相对减少,只要每天喝牛奶和有适量的户外活动,出现钙摄入量不足和维生素D缺乏的概率明显减少。当然这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孩子喝奶量少,户外运动缺乏,有明显的缺钙症状,则仍然要补钙和维生素D。临床上少数孩子还有夜间腿抽筋、腿痛等,被称作“生长痛”的,在补充维生素D会后有明显好转。

如果在奶量充足的情况下仍然按正常剂量补钙的话,虽然必要性不大,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危害,人体会将多余的钙代谢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