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已出现新一代汉奸”

《解放军报》刊发《历史的拷问》评论:“现实生活中已出现新一代汉奸”!文章讲:

君不见,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继承了汉奸先辈的衣钵,成为出卖民族利益的新一代“经济汉奸”“政治汉奸”“网络汉奸”等。

君不见,西方国家搞“颜色革命”和“政治转基因”工程愈演愈烈,一些政治上的意志薄弱者和利欲熏心的贪婪之徒,已经或正在成为敌对势力捕猎对象。

君不见,今天的中国产生汉奸的土壤仍然肥沃,“汉奸理论”“汉奸思维”并未清除,甚至在新形势下有了某种“创新发展”。

文章讲:作为一种社会赘瘤,“汉奸现象”应时而生、应时而灭,而我们铲除滋生汉奸的土壤,同“汉奸现象”作斗争未有穷期!

《解放军报》展示了人民军队的血性胆气,直面问题、直击要害。笔者深以为然。窃以为,“新一代汉奸”有其显著特征:

一、端着先知先觉的架子。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就是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在大家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浩荡奔流中,这些人认为自己最冷静、最深刻、最勇敢,也最能洞穿历史、参透人世、抵达真理,因而要独树一帜、要与众不同、要语惊四座。一个奋进的伟大时代,满处都是时代的浪花,这类人说尘埃才是主题。他们鄙视老百姓是没有教化的“愚民”,讥讽国家进步是虚幻的“狂欢”。他们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颐指气使,对敌人则是不吝溢美之词。他们有着立着的身躯,却依附跪倒的灵魂。他们视自己是得道的高人,毛主席却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老百姓没有深奥的道理,但深谙一条:吃谁的饭不能砸谁的锅。黄河尽管崎岖但滋润华夏,长江尽管蜿蜒但泽波万里。老百姓最知道什么叫苦,但老百姓不天天叫苦。老百姓最知道什么叫艰难,但老百姓更执着于希望。老百姓最知道什么叫丑恶,但老百姓更喜欢拥抱美好!

二、打着秉笔直书的幌子。一个海纳百川、博大宽广的时代,充分保障了个人的言论自由,我们得以更加广阔、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认识世界。然而,一些人以开放的时代做掩护,以为“言者无罪”便可“大放厥词”。一时间,各色人群纷纷登上舞台,其中不乏很多时代的强音,这些有识之士的言语焕发人民精神、激励人民士气、鼓舞人民斗志。但也有一些人昧着良心、包藏祸心,行“秉笔直书”之名,收“欺世盗名”之利。他们罔顾事实,愚弄百姓,用片段记忆涵盖全部历史,用一己之见绑架全民共识,用靡靡之音充斥全面生活,混淆视听,迷惑百姓。“秉笔直书”的核心要义是真实,此类人把“秉笔直书”演绎成了“历史演义”,哪里还是刘知己的半点儿精神!

三、做着忧国忧民的样子。假借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名义,生搬硬套西方一套价值,断章取义公正公平公义,片面解读民主法治自由。事实已经明白无误的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些人还在揣着明白装糊涂,企图分化、瓦解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纵使西方为他们“不自由,毋宁死”的信条付出了惨重代价,已经开始反思和怀疑自己的时候,这些人还在为西方摇旗呐喊,可见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说谋取私利还轻点儿,说装模作样、愚蠢至极更为客观。这些人的典型形象是一边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一边蔑视自己民族弱小。一边享受丰硕建设成果,一边埋怨制度落后于人。一边沐浴中华悠久文明,一边嘲笑中国传统文化。好一个墙头草、两面人,把“两点论”用到了爱不爱国家、信不信人民这个毫无讨论余地的问题上面了。心中无主义,嘴上无禁忌,偷偷摸摸撬社会主义墙砖。

四、举着为民请愿的旗子。他们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紧盯前进中的波折和问题,在鸡蛋里面筛选骨头,然后拿捏火候、等待时机。他们深谙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道理,一旦嗅到于己有利的味道,便登高一呼、振臂一挥,煽阴风、点鬼火,曲解民心、强奸民意。他们没有解决问题的吉言良策,却高谈阔论针砭时弊,并且用力把水搅浑,大造舆论、广拉粉丝、豪赚流量,陷入“我死之后管他骇浪滔天”的亢奋。须知中国人民特别具有明辨忠奸的底蕴,连我们的“00后”也在历史洪流的涤荡中锻造出了很强的免疫力。谁在愚弄人民,谁就被人民踩在脚底下。

毛主席说:“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嘲笑和愚弄人民的人,岂不是穿着衣服的蓬间雀!期待虚假的言行百年以后流芳千古。很不幸,如《史记》《通鉴》这样的经典巨著,都有被订正的细枝末节。而在一个人人都能够记载历史的时代,更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造假者注定要遗臭万年!

这子那子,最终注定沦为敌对势力反华制华的棋子!正如《解放军报》所讲:“历史验证了一条真理,凡是出卖祖国,甘当汉奸走狗的民族败类,最终绝无好下场。汉奸们的叛国罪行,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汉奸们的名字,牢牢地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让我们睁大眼睛,保持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