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美景長留!北京西安等地開啟“落葉不掃”模式

進入初冬時節,全國各地的樹木紛紛開啟落葉模式。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過去馬路上的落葉很快就會被人清掃。但最近幾年,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落葉不掃”的政策,給公眾提供觀賞落葉的時間和空間。

多地開啟“落葉不掃”模式

11月10日,上海市公佈了2020年城市落葉景觀道路一覽表,13個區、41條道路將陸續開啟“落葉不掃”模式。除了上海,在北京、西安、長春、青島,也都有“落葉不掃”的做法,讓美景長留。

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城市作出“落葉不掃”的決定呢?從上海市市容環境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陳波的話中,我們可窺得一二。

他指出,實施“落葉不掃”,不去破壞落葉形成的自然風景,道路鋪滿各色“地毯”,使其成為街拍的絢爛背景,彰顯了城市的活力與溫度;公眾能夠體驗到更高品質的落葉景緻,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這是人文之城建設的最好註釋;充分彰顯了人民至上和人民城市的理念,做到了人人都能有序參與城市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城市溫度。

“不掃”比“必掃”難得多

“其實,‘落葉不掃’不是不掃,而是緩掃。所謂‘落葉不掃’,就是葉落之後,在它還有觀賞價值的時候,不馬上將其當垃圾處理掉,而是讓落葉成為景觀的一部分。一段時間後,待它全部乾透、觀賞價值褪去,再進行清掃。”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姚士才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要以為不用馬上清理落葉,環衛工人就會獲得暫時的輕鬆,實際上恰恰相反,他們的勞動強度反而增加了。姚士才說,實施“落葉不掃”,需要環衛工人從落葉中撿拾隨同落下的枯枝和其他垃圾,把好的葉子保留下來。而且有一些區域,比如北京氣候會比較乾燥,落葉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幹掉,所以落葉基本保持一週或10天左右,就需要進行補掃。“如果需要落葉保持更長時間,就要噴水。但是噴水既不省工也不省力,所以用噴水的方式延緩落葉乾燥的做法較少。大部分地區都是在落葉乾透之後,風能刮起來的時候,將它們及時清掃掉。”姚士才說。

“因為長江流域降水較多,溼度較大,樹葉落下來後,變乾燥的時間相對較長。所以‘落葉不掃’模式在長江流域興起較早。北京則是從2017年開始嘗試‘落葉不掃’,時間上要稍晚一些。”姚士才指出,“落葉不掃”也有區域的選擇。“在北京,‘落葉不掃’的大部分區域集中在公園或較大綠地地塊。真正到了馬路上,是需要及時清掃的,因為馬路上車流、人流較大,落葉被車、人輾踩,很容易弄髒,觀賞性也不大。”他說。

是一種更精細化的管理模式

落葉從垃圾變成了城市的裝飾,這背後的變化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城市與規劃系教授鄶豔麗對媒體表示,中國的城市發展到現階段,實際上已經是管理水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全面提升階段。過去城市管理的首要考慮是安全,所以落葉全部清掃,最重要的目的是保障不發生火災。現在在安全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建設和管理,所以美麗又成了中國城市非常重要的主題。

姚士才指出,“落葉不掃”在城市綠地管理中,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管理模式。城市化程度越高,管理就會越精細。為了防止落葉引起火災,各地採用了很多的方式,比如,採取更嚴格的規定,不允許帶明火進入有落葉的地方;或者在重要的地段,進行噴水,保持落葉溼度。

此外,落葉不僅是一種裝飾。“它落在草地上或者樹根下,逐漸腐化之後,會變成一種肥料。”姚士才說,現在也有很多綠色垃圾處理站,可以把落葉進行粉碎處理,將其變成肥料,然後讓它迴歸到綠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