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記憶中的校園小店,你也一樣嗎?

一、在腳下的校園小店

記憶中校園的小店,在腳下。你要彎著腰,才可以看到它……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高中學校在一個大大的大坡上,而小店開在半坡中。學校以著北山而建,教學樓前是操場。小店的門朝著西,而東邊牆的窗戶打開,望出去正好是校園的跑道。也就是說,在跑道的某個角落裡,種著南方特有的小葉榕之下,有一扇窗,正好和跑道持平,而它就是小店的窗。

那些年,記憶中的校園小店,你也一樣嗎?

小店平淡無奇,以販賣零食、日用和文具為主。但是因為靠著跑道,就成為了夏天上體育課的特殊納涼的地方。高中的體育課大抵流於形式,尤其是越接近高考,也成為了藉口放鬆的課。體育老師也心照不宣,跑幾百米,就叫我們自由活動。

於是,就來到榕樹下,朝著那個小窗口喊,要什麼什麼雪糕。

囊中羞澀的我們,吃雪糕的日子少,吃冰袋的日子多。

一兩毛的冰袋,一口氣買五個不眨眼。男生最喜歡的遊戲,就是將冰袋往對方身上甩去,夏天的炎熱就這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二、香,還是香

高中的日子枯燥,高考的壓力下,彷彿靈魂被囚禁在了一方小天地裡,壓在習題,升學的壓力下,而所謂的自由,理想,變得遙不可及。

但,身體很誠實。

最渴望吃飯,跑去飯堂的速度媲美百米衝刺。不斷飆高的身高,和不斷增大的胃容量,在飯堂關門的時候,就只能在這個小店裡找到慰藉。

下了晚自習,小店門口的那個巨大的垃圾桶,裡面全都是泡麵盒子。不少男生站在垃圾桶旁大快朵頤,而更多的男生是焦急的等著水燒開。

那些年,記憶中的校園小店,你也一樣嗎?

小店的一切都彷彿是香的。我還記得冬天夜晚,當天空下雨的時候,我雖在教室,心卻恨不得飛到那小店裡的泡麵架子上。我能準確的找到,康師傅牛肉麵,統一老譚酸菜它們在哪裡。

高三的某一天,突然很驚喜的發現,這個小店多了一個貨架出來。上面擺放的,竟然是一些進口零食。我對其中的進口巧克力讒言欲滴,可價格也很“進口”。

記得好不容易買了巧克力,那是週五的下午,我拿著新買的巧克力,坐了一個半小時的公交車,去到另一個學校,和我們閨蜜分享。那巧克力裡,包裹著不是糖心,而是類似QQ糖一樣的東西,很好吃。我們兩個女孩子一邊吃還一邊打趣,說小店的老闆太懂得營銷。

那些年,記憶中的校園小店,你也一樣嗎?

從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週五買個進口零食和閨蜜分享,成了我的習慣。我們兩個幾乎吃遍了貨架上的進口零食,有好吃的,也有不好吃的。

即使,現在我們可以隨便買想要吃的零食,卻少了當時一起頭挨頭,腳碰腳吃零食的親密了。

三、那個秘密

小店恐怕不知道,它承載了我的害羞和窘迫。

每個晚自習下課去光顧它,不僅僅因為肚子餓,還因為有希望見到的某某某。

可見到的日子中,能打上招呼的時候微乎其微。沒想到,有一次當我在買姨媽巾,買單的時候,卻撞到了他。不自覺的將東西藏在身後,引起了小店老闆的不滿,老闆說說有什麼好害羞的。而我一抬頭,就撞見了似笑非笑的他。

那些年,記憶中的校園小店,你也一樣嗎?

那種小鹿亂撞的感覺,很久都讓我難以釋懷。我覺得自己真失敗,又覺得自己很可笑。可,這就是記憶,就是記憶中,青澀的暗戀。

我偷看他在小店烤香腸的那裡,和同學聊天吃香腸,我學著買了一根,覺得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香腸。

我知道他泡麵的喜好,知道他從不會在垃圾桶旁吃。

多年了,他還不曾知道,我想,連小店都不曾知道。

那些年,記憶中的校園小店,你也一樣嗎?

每個人的高中記憶裡,都會有這樣的小店。這樣的小店,填實了高考生的肚子,安撫了不安的心。希望有機會再去那小店看看,再買上一根香腸,再嘗一嘗,是否還有那麼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