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文 記者 鄧萬里/圖
鄭州的街邊小店正呈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方面,受“住改商”專項整治和疫情影響,部分小店開始轉讓或退出經營;另一方面,同樣是受上述兩個原因刺激,部分小店開始轉換位置,擴大店面、推出新品,加速轉型。
這種情況下,什麼樣的鋪子最受商家青睞,商家在選擇鋪子時首先考慮的是什麼,河南商報記者在走訪了鄭州市4條街、採訪了20多家剛剛開業或即將開業的商鋪得來的調查,或許對於還在猶豫、躑躅的其他商家來說,可以提供一些借鑑。
走訪:半個月內,多家小店剛開業或準備開業
這次調查,河南商報記者共走訪了鄭州市潁河路(桐柏路以西、前進路以東地段)、前進路(隴海路以北、潁河路以南路段)、汝河路(伏牛路以東、桐柏路以西路段)和伏牛路(汝河路南北、秦嶺路以東路段)。
選擇潁河路和汝河路,是因為春節前後,這兩條街上因為“住改商”專項整治,有很多小店已經或面臨搬遷,而汝河路以北、前進路、伏牛路上,又有很多正規的底商已出租或面臨出租。
這兩天的走訪中,潁河路以北的“李氏撈麵館”的門頭嶄嶄新,店內正在進行簡單裝修。該店的工作人員稱,原來的老店在汝河路、桐柏路,現在原址因為“住改商”要求搬遷,一個月前就租下了現在的門面,預計4月15日開業。
陳保強位於潁河路南的新診所是今年3月底開業的。
前進路東,一家黃燜雞飯店剛開業3天,門前的花籃還很簇新。
汝河路北的夕陽紅冰淇淋店,預計4月14日開業;隔壁的湘滿園,正在裝修中,預計4月18日開業。
順著汝河路往東走,還有七八店正在裝修中,預計近期都將陸續開業。
4月10日早上,位於汝河路、伏牛路交叉口的喜德隆蛋糕店剛開業。
“住改商”專項整治和疫情影響,打亂了街邊小店的正常經營,他們不得不輾轉騰挪,另妥出路,眼下,這4條街上20多家新店的陸續開業,即是他們的本能求生。而這,或許只是正在悄然發生改變的鄭州商業的街頭一瞥。
選鋪一:一定要離老店近,這樣才能留住老客戶
老店面臨搬遷,新店如何選擇?走訪了20多家小店,98%的店老闆都選擇了:就近。
比如陳保強的診所,新店和老店都在潁河路上,二者相距只有幾百米;李雯雯開的湘滿園,是從汝河路的南邊搬到了北邊;高榮華的夕陽紅冰淇淋店、魏霞的私人訂製服裝店,也都是從汝河路的南邊搬到了北邊,僅一路之隔;郭志強的喜德隆蛋糕店,新店老店都在汝河路上,只不過,老店在伏牛路東,新店在路西;即便是李強的李氏撈麵館,從桐柏路汝河路搬到桐柏路和潁河路口,距離也僅兩個路口、三站路。
只有賣黃燜雞的老闆程萬麗稱,她原來的店在二七區的幸福路上,現在搬到了中原區的前進路。
新店為何距離老店這麼近?
陳保強的觀點是,來診所就醫的90%都是周邊居民,新店開在老店附近,就是怕老客戶丟了。
高榮華在汝河路南的冷飲店,是1996年開起來的,別看店面只有30多平方米,每到夏天,中原區的很多居民都騎著車前來批發。為了不丟下這些積攢了24年的老客戶,她選擇了把店挪到路對面。
選鋪二:一定要選擇居民區附近,客流量可以有保證
程萬麗10年前從信陽老家來鄭州謀生時,把飯店選擇開在幸福路,是因為那附近有個鄭州市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那個學校學生多,我們生意就特別好。”程萬麗說,當時的店只有30多平方米,但每天都能賣1000多元,到月底一盤點,差不多每月能淨賺七八千元,這些錢足夠供兩個孩子在鄭州上學。
三四年前,學校部分校區搬離,程萬麗的飯店生意直線下滑。每天的營業額從1000多元降到五六百元。今年春節前,經過踅摸,她和老公決定把店面從幸福路搬到前進路。
“這條路上東邊西邊都是中原新城的居民,客流量大。”程萬麗說,截至4月13日,新店才開業3天,受疫情影響,加上新店需要重新培育客戶,目前每天營業額只有四五百元。希望過一段時間能有好轉。
而汝河路上因為“住改商”面臨搬遷的商戶,之所以大部分選擇到路對面開店,除了不想丟掉之前辛苦培育的老客戶外,看中的也是周邊的居民區,如汝河小區、錦弘茗邸、升龍御璽等。
華麗轉身:可從3方面破解成本上漲
新店開業,接踵而來的就是支出的變化。
大部分新開的店面,支出都有所增加。
如果是之前就在經營的底商,還會有轉讓費。
程萬麗接手的店,以前是賣進口食品的,她接店時,對方要的轉讓費是15萬元。同樣是30多平方米的面積,原來在幸福路時,每月租金是4500元,新店要5000元,每月增加了500元。
此時,房東直租的店面更受店老闆青睞。
像汝河路南邊的商家,為什麼十幾家一窩蜂地往路北搬?就是因為半年前剛交付的升龍御璽的商鋪全是一手的,沒有轉讓費。
李雯雯是湖南人,10年來來到河南鄭州,在汝河路上租了一個30平方米的小店,專賣米粉。這次從路南搬到路北,店面擴大到了200多平方米,以前每月3000元的租金,現在漲至3萬元。這次光裝修就投入了40萬左右,員工預計將從3個人增至10個人。
高榮華的冰淇淋店,原來在汝河路路南時,店面30多平方米,每月租金2000多元,現在店面60平方米,每月租金1萬多。
店面擴張,房租和人員增加帶來成本上漲,在疫情未了的當下,如何應對?
李雯雯選擇了推出新品,比如增加了炒菜項目;原來大多是外賣,沒有堂食的場地,這次樓下樓上兩層樓,除了一般餐飲,還可承辦小型宴請等;而且,她把一樓勻出一部分店面,準備出租早餐攤位。
賣了24年的冷飲,新店裝修時,高榮華的店裡除了增加了新買的冷櫃、冰櫃,還推出了火鍋食材、燒烤食材、蔬菜銷售等。
“賣冷飲只有半年的生意,不增加品類擔心顧不住成本。”高榮華稱,為了準備新店開業,裝修加上購買各種冷櫃、貨架等,就投入了20多萬,她希望以前的老客戶買冷飲時不但能想到她,吃火鍋、燒烤時也能想到她。
“老炮”支招:15年換了5個店址,老客戶越來老多就靠倆秘訣
“住改商”整治和突然到來的疫情,加速了街邊小店的轉型和升級。
私人訂製服裝店的魏霞稱,她原來的老店在汝河路南邊開了16年,積累了上千個老客戶,但店面只有20平方米,每次遇到店裡搞活動時,排隊試衣服的客戶從店裡排到店外,有時因為人數太多,還要分幾批搞。
“我本來就想找個大點的店面搬遷,只不過,這次‘住改商’把這個步驟提前了半年。”魏霞稱。
郭志強說,這一次“住改商”整治,是他開蛋糕店15年來的第5次搬遷。
2005年時,他初開蛋糕店時,是在雙河市場;後來搬到崗劉蔬菜市場;又搬到崗劉服裝市場;3年前,崗劉服裝市場搬遷後,他就把店搬到了伏牛路以東的汝河路路南經營;這一次,是從伏牛路的東邊搬到了西邊。
15年來5次搬遷,郭志強就堅持一個原則:就近,絕不丟老客戶。
所以,新店雖然4月10日才開業,但營業額相比以前,每天都有1000多元的增加。這說明老客戶不但沒丟,新客戶還在持續增加。
另外,郭志強還強調,蛋糕店的門口一定要寬闊,便於周邊老客戶尋找和通行,這一點和服裝店不同,也是他經營15年以來的經驗總結。
(編輯 吉倩倩 首席編輯 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