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很難嗎?想聽聽你們的親身經歷?


朋友,不知道你多大了?

其實不難,你覺得難也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吧。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有一種難叫身邊人覺得重要所以難,所有人都把高考看得特別特別重要,的確那是所有人能擁有公平統一的一生中唯一一次的機會,所以重要。但是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個小小的節點,他不會決定一切,生活過得好不好是由無數個選擇決定的,那麼高考只是一次選擇的集合,畢竟你還沒有放眼看過世界,在你目前的眼中只有幫助你應試考試的家人、朋友、老師、同學他們都在幫你準備或者說幫你應付人生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選擇,只是一個選擇而已,只是abcd選哪個之間的猶豫,而生活不是abcd的選擇,而是情感的積累、經驗的積累、人性的考驗,生活往往比高考要難得多。高考也是一次考試,成績只有自己滿不滿意,哪裡有難不難的呢?

難與不難,總歸有成績的高低、名次的先後排名,你覺得難總有人覺得不難。說出不難的人永遠是實力強悍的人,加油(ง •̀_•́)ง少年!!!


么么三影視


高考難不難,請耐心看完“我的高考”就會得到圓滿的答案。

5月轉瞬即過,6月匆匆來臨,高考的日子不管萬千學子有無思想準備、能否金榜題名都會如期而至。不管恢復高考制度40年來,考生及家長對待高考的初衷是什麼,“知識改變命運”也好,“學會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也罷,由“讀書做官論”演變為“讀書無用論”也行,反正不管你持何種觀念高考總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對於高考,我終生難忘,對於高考,我受益非淺,對於高考,我又是不幸中的萬幸者。說不幸,是由於我上高中時正處於開門辦學的教育大革命時代,在學工學農、接受工人階級宣傳隊革命教育的環境下,以致學生沒有正規教材,學校以少學文化基礎課而辦專業班為榮,在沒有最起碼的師資設備條件下盲目開設專業課,結果是基礎知識沒學過,專業知識學不會,荒廢了學業,浪費了可貴的時光。說萬幸,是自己雖然生不逢時,但趕上了撥亂反正,雖然陰錯陽差使自己文化基礎薄弱,但還是有幸以應屆高中畢業生(每班2名)的名義參加了1977年恢復高考的第一次高考,能夠與十年動亂中回鄉鍛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知識青年一起競考。遺憾的是,自己與社會青年相比,當年考試內容人家至少曾經學過,臨陣磨槍也三分快,而自己雖為在校應屆畢業生卻反倒先天不足、技不如人,這種現實真不知道是悲是喜。且試後才得知,當年社會青年錄取線為均分60分,應屆生為均分80分,這也註定了我40年前的第一次高考只能是失敗,算是萬幸中的不幸吧。

其實,我對於自己的學習一直還是很自信的,性格也是不願認輸的。於是從1977年開始我連續參加了三年高考,直到1979年才考上師範學校,畢業後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

1977年12月第一次高考失敗後,我倉促複習了半年,走馬觀花地瀏覽了一下沒有學過的文化知識,參加了1978年7月全國統一命題的高考。

記的,好象是第二天7月8日下午,不記得考的是什麼科目了,午飯後我不敢午休,生怕誤了考試。但因頭天晚上沒睡好不由自主地打了個盹,然後匆匆忙忙地往考場趕,緊跑慢跑還是比入場時間遲了大約十幾分鍾。一進考場大門,“一顆紅心兩種準備”的大幅標語十分醒目,大門兩側全副武裝的警察一聲“站住”把我嚇得腿軟發抖,經反覆核對“准考證”後才放我進門去。上樓梯和進考場時,同樣仔細進行了查驗核對。特別是進考場時,監考人員不僅要核對准考證像片是否與本人一致,還要核對姓名座次等等,並要請考點主任審核,所有一切核實無誤後才看了看時間:離不準入場時間大約還有幾分鐘。這一查不要緊,整場考試我都是在害怕、恐懼、極度緊張中度過的,握筆的手怎麼也不聽使喚。至於考的是什麼題全都很模糊,本來會做的、能做對的題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答的。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高考確實很嚴,工作人員的確很負責,但一個沒有見過世面的農村學生遇到三次嚴格盤查,早就嚇破膽了,哪還能正常發揮呢。於是第二次高考又以總分11分之差而名落孫山。

僅僅半年時間,兩次高考接連失敗。對此,我迷茫、懊惱、怨恨,但我仍然沒有放棄頭腦中根深蒂固的通過高考可以“躍農門”的所謂理想,總是在安慰自己: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沒辦法即使家裡再窮、複習再苦,我也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學校的復讀大軍。雖然吃的是吃不飽的黃面紅面,住的是陰暗潮溼的窯洞大通鋪,但仍我如飢似渴、見縫插針地學習那些上高中時沒有學過的知識。

又是半年過去了,我一邊上課聽老師講,一邊多方借上一兩本資料自習,實在借不到就反覆學習學校油印的那點東西。寒假裡煤油燈陪我渡過了一個個寒冷的冬夜。正月開學後每天5點起床、晚上11點多睡覺,真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僅僅一週不到十天就白天上課經常打瞌睡,晚上胸悶氣短失眠,越來越撐不住了。到了縣醫院一檢查:居然是滲出性胸膜炎,必須住院治療。無奈只好一邊住院治療一邊自學。住院第三天病情有所好轉,聽說新華書店新進上海出版的《數理化自學叢書》共17本,我趕忙煩六爹為我買了一套。於是病房便成了我的書房。輸液時我一手扎針,另一手拿著書放在胸前看,困了把書扣在胸脯上歇一下再看,輸完液後在病床上做練習題。大概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硬是在病床上自學了高中階段數學的三角函數、物理的電學和原子物理學、化學的有機化學,做了好幾本習題,把沒學過的知識象放電影似的過了一遍,雖然自學粗糙,但也為今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使自己的身體儘快恢復以順利參加即將到來的高考,出院後繼續吃藥。為了我,我媽和外婆給我從農村翻山越嶺陸續買來了好多雞蛋,我姐既要忙著上班還要給我每天做可口的飯菜,正是在親人的百般照顧下,我的身體才慢慢復原。如果沒有他們,恐怕就沒有我的今天。就這樣,我憑著自信和毅力,一邊與疾病抗爭,一邊與書本為伴,終於在1979年高考以高出錄取分數錢13.5分而被錄取。

回顧四十年前的高考,我感觸頗深、受益很大。它不僅逼著我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幹,而且磨鍊了意志,完善了自我。特別是通過高考使我明白了理想是行動的航標、知識是智慧的鑰匙、毅力是成功的基石、身體是生活的本錢等這些深奧的哲理。三次高考的經歷和艱難求學的苦累,使我養成了活到老學到老、注重鍛鍊身體的好習慣,收穫了學無止境、堅持不懈、永不言敗、逆水行舟方可到達成功彼岸等等這些使我終生受用的人生秘竅。


文字的文清


難與易是相對的!首先與錄取率有關,其次與教學質量有關,第三與試卷難度係數有關。1977年恢復高考,第一年還是嘗試,現在看來,難度很少,其實不然。那時錄取率應該不足2%,那時,學生真沒讀書,不是搞勞動,就是遊行。由此可見,難度還真很大。隨後幾年,教學質量緩慢提高,錄取率也緩慢提高,但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幾,想讀大學,百裡挑一。現在篩去一半人不上高中。上高中的百分之八九十都可以讀大學!分數越低,野雞大學發的錄取通知書越多,彷彿不會讀書成了香餑餑!唯恐你不去讀!本人1982年高考進今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的,學校檔次不是很高。難度也就一般般吧。回答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