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京劇演出率最高的劇目可能就是《四郎探母》了,據說從清咸豐年間京劇開山祖師余三勝即演出此劇(一說清道光年間1824年即有)。此劇是京劇最有代表性的劇目,可能將來標誌京劇消亡,即是《四郎探母》消聲之日。上了點年紀的可能都不會忘記楊四郎在遼宮的自思自嘆:“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淺水龍被困沙灘;我好比南來雁失群飛散;我好比離山虎落在平川。”當身處困境難以排遣時,自然會浮起那自嘆,像滲透在血液中。百餘年來,幾乎沒有一個生旦名家,沒唱過這出戏,過去的戲班,今天的戲校,老師授傳必修此劇,沒有一個劇團不演,名角聯袂演出時,此劇也是體現競爭與合作,搶手與叫座的首選。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講的是北宋與北方遼國交戰中,楊家四子被遼擒,隱姓埋名,一表人材被招為駙馬。十五年後,楊母帶兵駐宋遼邊境,四郎思母,欲前往探望,無奈將實情告與公主,得公主相助,盜得令箭過關,赴宋營探母、妻、兄弟。黎明,四郎允諾返遼,遼太后得知後,欲斬四郎,公主求情,得以赦免。情節起伏跌宕,人物性格顯明,全劇深動刻劃在戰爭氛圍中人倫親情的矛盾。有大量精采唱段與表演,幾乎囊括全部西皮各種板式,唱得淋漓盡致,讓戲迷過足戲癮。其中最精采當屬四郎與公主的對手戲“坐宮”,公主與蕭太后的“盜令”,四郎與兄弟、母與妻的“見娘”和最後四郎、公主與蕭太后等的“斬輝”四折戲。各種行當齊全,唱唸做都十分吃重,特別是四郎。當年四大鬚生馬連良,楊寶森,譚富英,奚嘯伯,甚至麒麟童,言菊朋,高慶奎都演過四郎,梅蘭芳,張君秋的鐵鏡公主,尚小云的蕭太后和李多奎的佘太君成了後輩模仿的樣板。可惜沒有留下形像資料,有唱片與錄音帶,音響效果不好。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戲曲是藝術範疇,應與政治無緣,一出《四郎探母》竟折射出百餘年中國歷史的變遷。據說慈禧太后愛看此劇,可能對蕭太后作為異族有正面描寫,慈禧身為異族,樂於見到佘太君那樣悲悲切切,悽悽慘慘。清末民初的反滿人士認為此劇是奴才戲,宣傳滿漢一家親,竭力反對此劇。到1949年國共內戰後,臺海兩岸都同時禁演此劇,因為它美化了叛國投敵,宣揚了叛徒哲學,讚揚了不忠不孝。大陸政治起伏,從此劇也可視為風向標,政治環境稍寬鬆時,《四郎探母》就冒出頭來,政治運動一來,又首當其衝,猛批一通。1956年可以說中國政壇小陽春,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感召下,京劇界難得一見的大聯合,彙集當時絕對菊壇大腕,共同演出全部《四郎探母》,有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李和曾、尚小云、張君秋、吳素秋、李多奎等。1957年反右來個大清算大批判。1962年,大躍進後的大災難,政治上又寬鬆一點,此劇冒了個頭,1964年四清運動來了,馬上又縮了回去。到文化大革命就不用說了,1980年文革結束,才以首都新聞工作者的名義,內部試演一場,卻讓京劇界實實高興一番,總算聞到開禁味道。起起伏伏,可見《四郎探母》生命力之頑強。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此劇的藝術成就是貶損它的人也承認,它結構嚴謹,情節順暢,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取材於章回小說《楊家將演義》,但情節並不相同,與小說一樣,人物情節都是虛構,歷史上都不存在。戲曲藝人根據百姓喜愛,添油加醋,製造戲劇矛盾。大致成型文本據說應歸功於京劇全盛時期的開山鼻祖譚鑫培(四大鬚生之一譚富英的祖父)。楊家一門忠烈事蹟是戲曲挖不盡的寶藏,有意思的是《四郎探母》卻獨領風騷,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血腥鬥殺,而是在天理人情上做足文章,淋漓盡致地抒發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親情,把人物感情推到極至,在尖銳殘酷的民族矛盾前,把主角處於忠孝不能兩全的艱難決擇中。以前總認為京劇人物太臉譜化,忠奸良莠,一眼看穿。楊四郎這個人物就一言難盡,中國的歷史也常使很多人都有四郎的命運與困境,因此百姓同情他喜愛他,不以他在民族大義上有虧而唾棄他,這說明普通老百姓有自己的倫理道德底線,所謂國家民族利益前,首先不能做無情無義之人,不然猶同禽獸。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不少好心人打算把楊四郎改成如今日的007,打入敵後,內外策應,成為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盡忠又盡孝,但是這樣的四郎,百姓不接受,老百姓要的還是矛盾叢生,有血有肉,所謂大節有虧的四郎。京劇有關楊家將的戲,最受歡迎的除《四郎探母》,還有兩出,一是描寫四郎之父楊老令公在彈盡糧絕下自盡的《碰碑》,一是四郎之弟楊六郎身染重病,艱難苦撐時哀嘆的《洪羊洞》,兩個人物無英雄豪壯的氣概,卻是蒼涼悽楚,老態龍鍾,哀痛無奈的英雄末路相,這種現象令人思考。至於梅蘭芳最後的絕唱《穆桂英掛帥》是1959年大躍進中自豫劇移植過來,梅有絕佳的演唱,成為他後期的代表作。但此劇的編劇實在不敢恭維,在當時高昂的政治氣氛下,必然是要唱英雄人物輩出的主旋律,情節粗糙幼稚,與梅大師的以往劇目反差太大,戲就不好看。還有一出是1960年為當時中國京劇院四團一批剛從戲校畢業的青年演員量身定做的《楊門女將》,取材於揚劇《百歲掛帥》,改動較多。此劇有幾段好戲,青年演員得到施展才華的機遇,雖然還稚嫩,現在他們也被稱為表演藝術家了。這兩出戏應算做新編歷史劇,受政治干擾太大,與傳統骨子老戲不在一個檔次上。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中國在鴉片戰爭以前,所有的對外戰爭其實都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爭紛,把漢族皇權看為正統是沒有道理的,元清曾是外族統治,不是也為中國歷史認可。北宋時的遼國全盛期間,它的疆域包括今河北北部,東北三省,內蒙與部分新疆以及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遼國是以契丹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契丹是遊牧民族,一直向中原擴展,後女真族(金)興起,遼就逐漸衰落,契丹人分散中華大地,融合於各民族中,據說在西南的雲南還有契丹族的後裔,就是獨大的漢族,也許還有契丹族融入,中華民族本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此解釋,四郎不必煩惱,所謂敵我不過是大家庭中兄弟之爭而已。歷代忠臣不過忠的皇朝君主,談不上民族國家大義。也許是老百姓把所謂的忠看淡為愚忠,而更注重情與義的原因。《楊門女將》的產生,就是時代結的歪果,當時把反帝反修作為主旋律,於是宋廷出現和遼國的主戰派與主和派之爭,楊家是主戰的,當然是革命派,而主和的就是投降派,修正主義了,政治就是這樣強姦歷史。可笑的是,今天是否要反個身,主和派要成革命派了。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的演出文本也是不斷的改來改去,最明顯的是四郎的原配夫人在“見娘”一折中是否要出場,按傳統演法,四郎在見過孃親後,即見原配夫人,夫人哭得昏厥過去,而現在的演法,原配夫人未隨婆婆來邊境,從情理上也馬虎得過去,主要是怕再給四郎添罪,已經不忠不孝了,再來個無情之人拋棄原配,四郎就無地自容了。其實不讓原配夫人出場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讓她出場更增加悲劇成分,十五年的活守寡總有個交代吧。歷代為官將的何不是三妻四妾,當時婦女命運就是如此。“見娘”前有折“巡營”的戲,讓六郎之子楊宗保來大段的唱,主要為了有小生戲,顯示行當齊全,這段戲與前後劇情毫無關聯,純粹多餘。此劇沒有花臉行當的戲,不也可以湊一個?全劇重點在開頭的“坐宮”,幾乎佔了一半的時間,後面幾場像是走過場,頭重腳輕,特別是最後一場“斬輝”,重複“盜令”技倆,有點兒戲了,也許老百姓愛看,把悲劇演成喜劇鬧劇。其實雄材大略的政治家蕭太后知招得的駙馬是宋朝大將楊四郎,高興都來不及,那捨得宰了?這麼好的人質,與宋朝攤牌定羸不輸,怕女兒當寡婦,小外甥當孤兒,不過是順水推舟,落得賣個人情。不少有見地的老生演員坦認:“坐宮”一折雖受歡迎,但個人來講,更愛演“見娘”,大起大落的感情渲洩,給演員很大的表演空間。我也偏愛此折。據說在臺灣演到這裡時,一聲“娘啊,老孃親請上受兒拜,千拜萬拜也折不過兒的罪來……”,臺下老兵哭倒一片。像我們親歷人生變故,一曲娘啊,誰會不痛斷肝腸,多少往事擁上心頭,不堪回首。見娘又見原配,把悲劇推到高潮。劇本可以加工得更精煉更細緻。

唱不盡說不完的京劇《四郎探母》


楊四郎是最難演的,全劇矛盾集中於他一生,光有條好嗓子,沒有人生閱歷,感情起伏不知如何掌控。後生也晚,未曾見過當年馬譚楊奚等大師的演出。當今京津滬幾個名家都唱得不錯,當然首推中國京劇院的頭牌老生於魁智,他天生一條唱鬚生的好嗓子,高音不尖,低音不沉,嗓音圓潤,聽著教人舒服,唱得又規矩順暢,唯一不足是呆板,缺乏感情的層次變化。至今未見演活一個真實感人的四郎,難啊。現在唱四郎的都按餘(叔巖)楊(寶森)派路子走,餘楊腔蒼涼老到,韻味醇厚,不張揚,與四郎心境很貼近,不過也有人喜愛譚(富英)派四郎。當今演公主的好嗓一個賽一個,大都唱梅派或張(君秋)派,程(硯秋)派不多見。我最喜愛的是現在已退下來,只在演唱會上露露瞼的李維康演的公主。李不僅唱得好,會演戲,難得她的眼神能傳達角色的內心世界,把公主演活了。李是文革前最後一批戲校培養的尖子,當年劉長瑜的鐵梅紅得發紫,李成了劉的最佳接班人。文革後,專為她排演的《蝶戀花》中出演楊開慧,一曲“古道別”唱得迴腸蕩氣,該劇也就留下此一曲。李維康趕上京劇不景氣的年代,沒有那麼多的舞臺實踐可施展才華,不可能出現新的流派,她宗梅又不拘於梅,有點荀(慧生)派味,有點她自己的東西,不然是最有可能脫穎而出的難得人材,是於魁智等望塵莫及的。


來源:華夏快遞 作者:老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