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寿“鸡汤式”裁员 中天金融并购久拖未决

华夏人寿“鸡汤式”裁员 中天金融并购久拖未决

净利大幅下滑

随着各地复产复工,学校陆续开学,疫情给2020年来的阴影似乎正在远去。但对于企业来说,疫情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曾在2019年初发文裁员的华夏人寿面对疫情的“骚操作”,让其等上保险业热搜榜。

4月20日,一纸华夏人寿的内部通知流出。通知显示,受疫情影响,因2020年经营利润压力增大,为优化干部结构,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鼓励B类以上管理干部(特别是45岁)以上的,可选择停薪留职进行创业,期限不超过三年。

停薪留职后,根据职务年限,华夏人寿将支持3-6个月的标准工资,作为自行创业基金和期间生活保障,社保由公司代缴,不再享受公司其他福利项目。基础标准为三个月标准工资,任B类及以上职务每满两年增加一个月工资,最多不超过六个月,原则上逐月发放,特殊情况经特批可一次性发放。

华夏人寿随后证实了该通知的真实性。根据华夏人寿的说法,鼓励干部停薪留职,一是尊重部分同仁自主创业的决定;二是直面市场竞争和人才挖角;三是支持各单位自主经营、化解压力、提升效率。

翻译一下,华夏人寿觉得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如直接放这些干部离开。另外,在工作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人员支出,也是标准的“降本增效”行为。

公开报道显示,华夏人寿B类干部主要是处室负责人,A类干部主要是部门负责人,很显然B类干部更偏向于内勤岗。

一般来说,创业者多处在年轻阶段进行新事业的拓展,45周岁以上的干部,特别是内勤岗干部距离退休年限已经很近(女55周岁,男60周岁)很少有魄力“破釜沉舟”放弃当前稳定的工作选择创业。因此,虽然华夏人寿大洒鸡汤,舆论仍普遍认为,华夏人寿所谓的停薪留职去创业,其实是变相裁员。

毕竟华夏人寿在裁员这件事上早有先例。

2019年1月,华夏人寿发布《关于减编减员控制薪酬的通知》:总公司编制核减21个。核减后,以部门为单位,在2月底之前减员5%,基数为部门现有人数。核算减员人数不足1人的部门,至少应减员1人,如不减员,则公司直接核减部门薪资成本总量的5%。确实无法完成减员任务的部门,每少减员1人,部门薪资成本总量核减5%。总公司上半年内,将撤销部分工作宽度和深度不足的职能部门和功能处,下半年将择机另行减员5%;分公司2019年度后线人力成本总量在下达标准内核减5%。

彼时,曾有人质疑一路狂飙的华夏人寿是在为过冬做准备。但是在华夏人寿总经理赵子良随后表示,这只是优胜劣汰而已。此前媒体报道称,近年来,华夏人寿一直坚持5%的末尾淘汰制,很显然无论是2019年的减编减员,还是本次鼓励“45周岁以上”高管停薪留职,赵子良的想法都没变,依旧是“放弃平庸员工”。

失速的华夏人寿

华夏人寿成立于2006年底,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人身险领域。作为近年来保险业的“黑马”,华夏人寿从2013年开始爆发式增长。2013年保费收入进入行业前十,2019年排在行业第四名,并入围《财富》世界500强。

2013年之前,华夏人寿一直处于亏损。2014年在当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华夏人寿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净利8.5亿,此后业绩不断向好。2018年保费达到1585.75亿,净利提升至31.3亿。

但从2019年开始,华夏人寿开始走下坡路。数据显示,2019年,华夏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827.95亿,同比增15.5%;但净利仅有7.16亿,同比下滑77.16%。

与此同时,华夏人寿的现金流不断流出。数据显示,华夏人寿2019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净现金流数值分别为-52.2亿、-50.96亿、28.15亿和-26.84亿。也就是说,华夏人寿全年现金流出超过百亿,现金流压力不言而喻。

近年来,华夏人寿数次传出将引入战投的消息。传言中的接盘对象从茅台、浙商产融到碧桂园。但这些交易统统没了下文,就连中天金融(000540.SZ)入主华夏人寿一事,由于拖延许久,也有生变传言。

可能生变的世纪交易

华夏人寿和中天金融金融堪称“蛇吞象”的世纪交易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7年11月,中天金融公告称拟通过千禧世豪和中胜世纪购买华夏人寿21%-25%股权,该次股权交易的定价不超过310亿元,若交易完成中天金融将成为华夏人寿第一大股东。

但是,彼时华夏人寿总资产是中天金融的4倍还多,因此这笔“蛇吞象”的交易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

这笔310亿的世纪交易从2017年开的交易,历时近30个月仍未成功,而且根据战投方中天金融的说法,似乎将会生变。

4月9日,中天金融披露重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中天金融已经支付给千禧世豪和中胜世纪70亿定金。

股权信息显示,华夏人寿的大股东为世纪力宏计算机和千禧世豪电子科技,二者分别持股20%;零度聚阵商贸持股14.9%、中胜世纪科技持股13.41%。

也就是说,一旦交易成功,中天金融将成为华夏人寿的第一大股东,且交易完成后千禧世豪和中胜世纪将其持有的华夏人寿33.41%股份的表决权委托给中天金融行使。中天金融将有华夏人寿超过半数的表决权,成为绝对的实控人。

中天金融在公告中一直强调,存在定金损失风险。根据交易协议,在达成正式协议前,如果因中天金融单方面终止协议、导致收购无法达成,则此前支付的定金不予退还。

而且中天金融还表示,该交易至今未得到董事会和股东会批准,并且需要监管部门审核,能否成行,还未可知。

事实上,中天金融的日子并不好过,持续两年多的“蛇吞象”收购案一直悬而未决,但其自身已经露出颓势。

中天金融自身的造血能力近年来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17-2019年前三季度,中天金融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29.18%、-29.53%和0.72%。也就是说,即使2019年中天金融勉强拉住下滑趋势,其净利润也与三年前相去甚远。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可能是制约这笔收购案的最大因素。近日,中天金融公告称,截至2019年9月底受限资产金额合计237亿,占2018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20.33%。

高比例的受限资产,无疑会增加其流动性风险。特别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中天金融主营业务之一的房地产正面临行业集体失速。在此情况下,让中天金融拿出240亿来收购华夏人寿,显然比当初要困难。

更何况中天金融自身资金链已经处于承压状态。目前,中天金融共有7只债券存续,共规模83亿,其中2只余额合计13.5亿的债券将于年内到期,其余5只69.5亿债券将于1-3年内到期。今年3月,中天金融已经发行了一笔15亿规模的中票用于借新还旧。

此外,中天金融还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局面。4月6日,中天金融公告称,公司董事兼执行总裁张智因个人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和发展委员会委员、审计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执行总裁等职务。

中天金融尚未选定接任者。该公司在公告中称,在公司董事会完成执行总裁聘任工作之前,由公司董事长罗玉平代为履行执行总裁职责。此前,张智在罗玉平手下已工作十余年。

内忧外患之下,要让由房地产起家,后来转型金控的中天金融现在拿出超过200亿入主华夏人寿,真的很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