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可獲獎一座“金礦”


獨處可獲獎一座“金礦”

學識淵博的錢鍾書先生寫道:“希臘神秘哲學家早說,人生不過是家居,出門,回家。我們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圖不過是靈魂的思家病,想找著一個人,一件事物,一處地位,容許我們的身心在這茫茫漠漠的世界裡有個安頓歸宿,彷彿病人上了床,浪子回了家”。但這回錢鍾書和古希臘哲學家都沒料到,庚子春節,中國人民直接就把後面兩項的出門和回家省略了,生活變成了單一的家居,而且不是如釋重負般的喜悅,不是長舒一口氣後的滿足,而是千姿百態的煩躁不安。這何嘗不是社會浮躁的典型症狀呢?

其實,獨處、寧靜是人生的一種清福,很多人卻從來不曾擁有,也不希罕。只有一些修道者、讀書人奉為至寶。陳道明就說過,自己一直偏愛獨處。在接受楊瀾的採訪時,他說:“獨處是一種美德,可以讓人內心得到淨化”。白巖松也說:“學會享受孤獨,能讓一個人活得更加清醒而堅韌,逐漸穿越迷茫,變得越來越強大”。確實,真正注重精神生活品質的人,都能優雅地獨處。優質的獨處,就像是一場修行:於喧囂中體會世界的靜謐,於繁忙中感受生活的靜謐。靜下來生活,珍惜回味每個細微的幸福;靜下來感受,調整自己原先不良的情緒;靜下來積累,培養多種高雅的興趣愛好;靜下來反省,改善日常焦慮,補缺補漏……這樣人生才會減少諸多缺憾。難怪人們津津樂道一句諺語:“別走得太快,等一等靈魂”。而對於獨處,德國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更有過深入研究和長篇大論。他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就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在他看來,“一個人在大自然的級別中所處的位置越高,那他就越孤獨,這是根本的,同時也是必然的。如果一個人身體的孤獨和精神的孤獨互相對應,那反倒對他大有好處。否則,跟與己不同的人進行頻繁的交往會擾亂心神,並被奪走自我,而對此損失他並不會得到任何補償”。因此,他主張“青年人首要學習的一課,就是承受孤獨,因為孤獨是幸福、安樂的源泉。據此可知,只有那些依靠自己,能從一切事物當中體會到自身的人才是處境最妙的人”。進而言之,“一個人如果自身具備足夠的內涵,以致根本沒有與別人交往的需要,那確實是一大幸事;因為幾乎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與人交往,我們平靜的心境——它對我們的幸福的重要性僅次於健康——會隨時因為與人交往而受到破壞。沒有足夠的獨處生活,我們也就不可能獲得平靜的心境。犬儒學派哲學家放棄所擁有的財產、物品,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享受心境平和所帶來的喜悅。誰要是為了同樣的目的而放棄與人交往,那他也就做出了一個最明智的選擇。……因此,誰要是在早年就能適應獨處,並且喜歡獨處,那他就不啻獲得了一個金礦”。


獨處可獲獎一座“金礦”

很多人就因為不讓自己的“金礦”閒置荒廢而獲得巨大成功。美國著名作家、哲學家梭羅選擇獨自一人在環境幽靜的湖畔生活兩年,寫出了不朽名著《瓦爾登湖》。“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在1830年秋前往波爾金諾村辦事,不料霍亂爆發,交通封鎖,他不得不就地蜇居三個月。常言說,無聊可以激發人類的創造力。確實,寧靜的鄉村使普希金創作靈感泉湧,從而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被文學史譽為“波爾金諾之秋”。“股神”巴菲特在總結他的成功經驗時說,沒其他的,只是一個人靜靜地修行。他常年生活在家鄉小鎮,一年只去大城市兩次。很多人都建議他前往華爾街接觸更多優秀人士,積累更多人脈資源,借鑑更多的投資經驗,但巴菲特婉言謝絕了。他說:“思考投資的最佳方法還是獨自一人待在房間裡,靜靜地想。要是這樣不行,別的辦法也都沒用。獨處,能讓我保持清醒。”

同樣,中國古代的的賢哲也極其推崇“寧靜致遠”。老莊孔孟等人都很注重靜以修身。他們認為,寧靜可以把有限的生命延長到無限的宇宙意識上,從而拓展生命的廣度,加深生命的內涵。因此,古代許多隱士棲身山水以吸收自然之靈氣,逃離俗世以滌盪內心的塵埃,追求心靈寧靜,擁抱心靈的世外桃源,從而在離群索居中探幽尋微、享受心靈深處的快樂與安寧,享受上蒼賜予的的高級別的幸福。中唐的白居易既不要“朝市太囂喧”“貴則多憂患”的生活,也不要那種太清貧,要為一日三餐發愁的山野隱逸生活,他選擇一個清閒的崗位,過上“非忙非閒、非貴非賤”的生活,也不失為一種生活智慧。這些世間的清流們,既不脫離世俗,又努力讓心靈像泉水一般清澈,讓心靈擁有一方安靜而廣闊的天空。正如明代洪應明的《菜根譚》所說:“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就是說,寧靜中思慮才會清澈如水,閒暇中氣度才會沉著鎮靜,這才能見乎本心,體會玄妙之理,才能體現人的自然本性。

總之,正如智者孔明所說:“非寧靜無以致遠”。我們應該珍惜寧靜的時光,應該學會享受獨處,學會享受寧靜生活的快樂。這才有真正的完整的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望雲閣主,高級編輯,從事省委黨刊編輯出版工作22年,業餘喜歡泛舟史海,偶有心得,書以自警自勵,朋友鼓動發出以資交流共勉。茲獻同好,聊供茶餘飯後一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