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服務”為電力裝備業逆襲添翼

20420_p30.jpg

藉助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海電氣可以為客戶提供數字化運維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受訪者供圖)

作為國內電力設備製造與服務龍頭,上海電氣經過兩年多籌備,日前正式上線電力服務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e站通”,從而幫助一個數百億元規模的產業“登雲入網”。短期內,該平臺希望成為“電力行業的天貓和京東”,長遠來看,它有機會發展為上海向全球輻射其裝備製造和服務能力的觸手。

在最新發布的《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工業互聯網被寄予厚望,和無人工廠、遠程辦公等12個行業一起入選上海重點聚焦的“在線新經濟”,並將成為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的重要落腳點。政府的導向在產業界收穫了認同。在上海電氣看來,疫情下,工業互聯網發展適逢其時,能帶領整個製造行業邁上全新發展之路。從上海電氣電站服務板塊來說,在工業互聯網助推下,其業務收入有望在今年逆襲,實現50%以上增長。

疫情放大行業短板

“工業電商”順勢發佈

某種意義上,的確可把上海電氣當前推出的1.0版“e站通”看作一個電商平臺。如果電力企業要購買一臺氫氣冷卻機,只需像網購充電寶那樣,先登錄、搜索,找到產品後,將其加入“購物車”,確認賣家“48小時內發貨”的承諾,然後就能坐等收貨。唯一區別在於,作為工業消費品,氫氣冷卻機比充電寶要貴1萬倍,因此,一般是“貨到付款”。

以“工業電商”作為工業互聯網的切入口,是上海電氣精心選擇的結果,在當下也更有順勢而為、化危為機的意味。

據介紹,受疫情衝擊,電力行業原本不那麼顯眼的短板,現在一下子被放大了。這是一個對持續、穩定運行要求極高的行業,離不開高水平維修服務的保障。但疫情之下,維保響應能力受到挑戰。事實上,交貨期長、供應商來源複雜、專業維護形不成合力等,一直是電力服務行業的痛點。為此,上海電氣一直希望將自己的產業能力、經驗與工業互聯網嫁接,打通信息流、商務流、訂單流、交付流,實現全產業鏈貫通。

從2018年開始,上海電氣花了兩年時間,將旗下的電力配件——發電機、鍋爐、汽輪機等,按數字化、標準化要求,梳理產品清單,形成統一編碼,為發展工業互聯網奠定了基礎。這項工作在去年底基本完成,經過驗證,“e站通”適時發佈。在“e站通”平臺上,上海電氣90%的主機、輔機產品已上網,總量超過2.2萬種。電力企業通過該平臺,除可以採購配件,還能定製維修服務、產線改造方案。在去年小範圍試用中,國內電力行業的幾大領軍企業都對“e站通”給予高度評價,且都已成為其VIP會員。

助力大數據創新

拓展“服務型製造”機遇

工業互聯網的優勢,是通過網絡化、數字化,形成全要素、全產業鏈的連接優勢,最終提供智能化、個性化的服務能力。“賣東西”只是“e站通”起步階段的突破口。在建立電商平臺後,上海電氣下一步就要利用工業互聯網,為客戶的發電機組建立遠程診斷系統——通過持續採集設備數據,分析其狀態,他們可以在故障發生前,就提前作出預判,制訂維護方案,從而降低意外宕機的損失。目前,該模式已得到大型電力企業的認同,年內就將啟動。

此外,有了工業互聯網“加持”,設備維護服務的產業地位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從幫助客戶“修機器”,轉型為與客戶一起“運營工業資產”,包括利用大數據改善設備運行效率,提升能源轉化水平,提高資產回報。與數字化採購、數字化維護等相比,這種運營模式可以說是一種質變。

“智慧電廠有很多解決方案,無一例外都需要與工業互聯網對接。”上海電氣電站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裝備、工程、服務是他們目前的三大主營板塊,根據國家倡導的“服務型製造”產業方向,服務業被作為企業優先發展板塊,也是上海電氣積極推進“電站服務+互聯網”、打造全球領先的能源服務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初衷。

目前,上海電氣電站集團已對工業互聯網發展制定了“四步走”計劃,希望推動“e站通”向更廣大行業和地區拓展,在產業鏈上游,它將把更多第三方供應商接入平臺,在下游,將把服務對象從電力向化工、冶金等行業延伸。另一方面,兩到三年內,上海電氣還將在海外推出工業互聯網服務,從而為掘金全球電站服務市場奠定基礎。

作者:文匯報首席記者 張懿編輯:周辰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