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方和挺方方: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批判和反批判將載入史冊

反方方和挺方方:這場曠日持久的大批判和反批判將載入史冊


這段時間每天都能在朋友圈看到朋友(以作家朋友居多)轉發的和方方有關的文章,我也幾乎每天都會轉發。

關於寫方方的文章,集中在幾個方面:要麼是方方接受採訪,要麼是學者或者作家寫的方方日記現象。在方方60天武漢日記結束後,關於方方日記的討論沒有變冷,反而討論越來越熱,價值觀撕裂也越來越嚴重的現象,以及方方日記引發眾多作家、學者發聲、發文力挺的現象,曠日持久,聲勢浩大,不僅僅是一種文學現象,也是一場大批判和反批判運動,足以載入史冊。



1.

我是什麼時候看方方的武漢日記的?這得從我什麼時候看方方的小說開始說起。

在武漢女作家中,我一直喜歡方方多過池莉。因為池莉的文章給我的感覺過於世俗,而對方方的印象,一直是耿直,敢說話。雖然我沒看過幾部方方的小說,最有印象的是她的《風景》《桃花燦爛》,但是內容已經忘得一乾二淨。我喜歡的女演員顏丙燕主演過她寫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萬箭穿心》,這部文藝片除了獲得幾個獎,票房也是可以想象的少得可憐。除了顏丙燕,演她老公的焦剛同樣是文藝片的好演員,演她兒子的是李現,對,就是去年火得一塌糊塗的那個“現男友”。

在寫武漢日記以前,方方一直是小眾的,寫嚴肅文學的人,在中國一直小眾,和那些寫網絡小說的作家沒法比。

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佈新冠肺炎病毒會人傳人,媒體的報道驟然多了起來。我從這天開始寫作《疫情日記》。我相信自己是最早開始寫疫情日記的那波人。因為媒體人的敏感性,決定了我比較早認識到需要記錄這些。做記者多年養成的習慣,也讓我把記錄現實作為一種習慣。所以方方說自己寫武漢日記,從一開始就是為了記錄而寫,我一點也不奇怪,無論是曾經做過記者的方方,還是多年作為作家的方方,記錄這場百年一遇的大瘟疫,都是一種職業本能。

方方武漢日記會遭遇發送困難或是刪文,是意料中的,因為我有切身體會。

我的《疫情日記》從1月20日開始寫,一開始是將幾天的記錄寫成一篇,然後在自媒體發出。後來有幾天是每天寫一篇,再後來又改成幾天集中成一篇。記錄到2月23日,我就沒有再發了,雖然在個人日記上我依然斷斷續續地記錄,但在自媒體上我已經不想再發了,原因其一是:我只是記錄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所思考的,但是這樣真實的記錄,也往往發不出來,給出的理由是“內容不適合收錄”。於是我把可能引起問題的內容刪掉,往往等到通過時,已經刪得面目全非。第二點,這些疫情日記,平臺不會像其他熱點話題那樣進行推送,或者是做了手腳,有的閱讀量顯示竟然是個位數。往往我花大力氣寫的疫情日記,不是通不過,就是閱讀量很低,這樣寫了幾篇以後,我就沒有動力了。

我相信方方的所思所想,一定是真實的,既然我身在杭州這樣疫情不算很嚴重的地方,寫出來的疫情日記都無法發表,那麼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的方方,記錄的現象應該比我慘烈多了。這樣的疫情日記無法發表,是理所當然。

方方是1月25日開始寫武漢日記,一開始她在微博上寫的日記,我並沒有看,後來注意到她的武漢日記,是她的微博被封,轉到“二湘的七維空間”發佈,我才開始轉發,也意識到這是她的武漢日記。從朋友圈來看,當時轉發方方日記的人,並不多。

從七維空間到九維空間到十一維空間,隨著日記不斷被刪,不斷轉移到新的空間發佈,看的人也越來越多,轉的人也越來越多。武漢日記寫了60篇,我看全了嗎?沒有,因為有多篇被刪,公眾號的收錄也並不全。

饒是力挺方方的我,也沒有看全日記,更何況那些反感、咒罵方方的人了。很多人是看了一些自媒體的罵方方的文章,然後對方方反感或咒罵的。比如我的一個同學,就甩了幾篇罵方方有別墅、買名貴鞋的文章給我,問我怎麼看?她認為方方寫的都是道聽途說,這也是罵方方最多的一種聲音。看了別人批評方方是道聽途說的文章,就認為她是道聽途說,那麼請問,你是不是也是道聽途說呢?

身在疫情最嚴重的武漢,寫出來的日記都不是真實記錄的話,不知道什麼才是真實記錄?

抓住日記中幾點錯誤就不放的人,看來是眼裡容不得沙子的道德衛士。那麼請問,你自己寫東西或者做事情不會出錯嗎?如果每個人都有出錯的可能,為什麼你要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

不能容忍他人出錯,這是中國人進行道德批判最壯觀的現象。

因為出現幾處錯誤,方方的真話在他們眼裡就成了謊言,這是國人對說話多麼苛刻的要求!如果說真話不能出錯,那麼說真話的自由又在哪裡?



2.

方方話題造成的朋友圈、微信群價值觀對立、撕裂,也是蔚為壯觀的現象,成為“歷史上的一幕”。

討伐方方、力挺方方的現象,每天都在上演,至今沒有停歇。

方方武漢日記引發的大討論,成為中國價值觀撕裂的代名詞,成為探討是非的代名詞,實在可以作為一個話題來探討。

據說有兩夫妻因為對方方日記各執一方而準備離婚的,不知道真假,但是不停地有人因為方方引發的三觀不合而退群,或者在微信群裡吵架,幾十年的朋友絕交,卻在真實上演。

方方的能耐實在太大了。文章的價值在這時候體現出來了。我不能稱之為文學的價值,因為方方武漢日記只是記錄,無須如此拔高文學地位,姑且稱之為文章。文章能引發如此大範圍、長時間的大批判、大討論,說明文章的社會價值遠遠高於文學價值。所以,文學必定是為社會為時代而服務的。

至於方方能否獲諾貝爾文學獎,雖然很多人表示不會,因為諾貝爾文學獎注重的是文學性,但是如果方方武漢日記真的拿到諾獎,或許也是諾獎注重文學社會意義的一大革新。而從方方日記所引發的社會意義角度,已經超出了文學獎的一般意義。

如果方方寫了17萬字的武漢日記,就能一筆抹殺中國在防疫方面做出的傑出努力,志願者們付出的辛勤勞動,醫護人員的英勇形象,就能抹黑中國,那麼,只能說文字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這些正能量所代表的能量太脆弱了,也太玻璃心了。不然,如果正能量非常強大,又何必害怕批評和抹黑?



3.

不經歷這次疫情,就不知道中國的價值觀撕裂有多麼嚴重,就不知道不容別人抹黑中國的愛國者群體如此龐大。在我的朋友圈,也偶爾能看到朋友們轉發討伐方方的文章,但大部分是力挺方方的文章,但是在微信群,就完全是撕裂了。

我在微信群裡,也已經就方方話題和朋友們辯論過好幾次。這就是所謂的三觀不合,有的群我退了,有的群我沒退。但是多年的友情遭遇了嚴峻考驗,或許就此一別是路人。

四川作家聶作平在“實話實說,我為什麼拉黑你?”的文章中寫道——我也相信一個判斷:今後新的人際關係,將由一致的三觀取代血緣和朋友。

雖然有點絕對,但三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次關於方方的大討論,足以證明三觀不合的人,無法成為朋友。但是之前幾十年的交集,你是感覺不到這一點的,說明只有在經歷大是大非的時候,價值觀的問題才會凸顯出來。

挺方方和反方方,既然已經導致了價值觀的對立,那麼是否也代表了是與非、善與惡的對立呢?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的。

我相信每天有這麼幾篇挺方方的文章出爐,同樣也會有反方方的文章出爐,有些文章攻擊的惡毒性讓人不寒而慄。但是有光明必定有黑暗,有天使必定有魔鬼,從真理的價值觀來說,對立面的存在,才顯出另一面的可貴和價值。

為什麼在現今的中國,有那麼多人討厭方方,批判方方?一開始我以為是網絡噴子太多的緣故,隨著越來越多批判方方文章的出現,成為價值觀的現象討論後,我有些明白了,因為愛國主義和民粹主義太多了。

愛國主義和民粹主義多集中在中老年人,這不奇怪,因為他們這一代接受的就是愛國主義教育,不允許別人抹黑中國,說中國不好就是別有居心。

但是很多年輕人也是愛國主義和民粹主義,是因為年輕人接受的是祖國強大的教育。天天學習、幾萬分的學習積分,這樣的學習和教育自然會讓他們充滿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感,接受不了國外敵對勢力對中國說三道四,接受不了別人批評中國。

我至今搞不懂什麼叫國外敵對勢力,說中國不好的就是敵對勢力?到處是準備顛覆中國的敵人?我們一直在灌輸這樣的仇恨教育,難怪年輕人如此反感方方,因為說中國不好就是“別有居心”,勾結國外勢力,為境外勢力打壓中國“遞刀”。

我同樣知道,不管方方接受採訪如何闢謠,如何把自己的家底一五一十地告訴公眾,如何坦白“交代”,依然無法改變那些討厭、反感、討伐她的人。正如我們如何轉發力挺她的文章,寫力挺她的文章,和別人在群裡辯論,也無法改變反方方的人群一樣。

但是我依然要說,要寫,要力挺方方。因為支持方方,就是支持說真話的權利,就是支持真實的表達,就是支持言論自由。



4.

我只知道每個人需要發出真實的聲音,即使這種真實的聲音有錯誤,也代表著這個社會對個人言論的寬容。

什麼是新聞的生命?新聞的生命是真實。新聞是超越於權力之上,獨立存在的。只有這樣,新聞才能起到監督的作用,才能推動社會進步。

從這個方面來說,我認為新聞和基督教的意義是一樣的。基督教是臣服於上帝的旨意和真理的旨意,不臣服於地上的掌權者和地上的權柄,這兩者都有超越的作用。超越世俗,才真正做到了獨立和自由。

我自豪於自己是一個新聞工作者,也自豪於自己是基督徒。如果新聞工作被賦予其真實的意義。

美國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說過一句話:異見,是一個公民對國家最崇高的熱愛,因為反對是國家糾錯機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方方和日瓦戈醫生》一文中,作者也寫道:歐美的公共知識分子的共性就是對權力者的批判,對官方只有批評,決不能合作。一旦合作,就會被其他同行視為賣身投靠的官方政宣傳聲筒,從此名譽掃地,再無法在圈裡立足。

偉大的批評者,往往是偉大的愛國者。因為,一個人肯付出一生來對一個國家的缺點進行批評,也許是他用來表達自己對這個國家熱愛的最好方式。

希望我們生活的環境,能容納方方這樣的批評者。



馬太福音12:20: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

小洋樓,媒體人,《戀戀韓情》(合著)《韓碟》《美國遊記》《我不是娛記》作者

今日頭條號“小洋樓杭州”:https://mp.toutiao.com/profile_v3/graphic/articles

新浪博客“小洋樓”:http://blog.sina.com.cn/louxiaoyang

​微信公眾號:光影流轉 唯愛永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