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一把手谈生态环保】廊坊市各级 各部门协同作战 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4月15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深入分析廊坊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市委书记冯韶慧强调,要抓好重点领域治理,要抓好问题整改落实,要抓好环保执法监管和服务,要抓好环保重点领域改革,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市上下齐抓共治的强大合力。

【党政一把手谈生态环保】廊坊市各级 各部门协同作战 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截至4月13日,廊坊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09,同比下降17.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省8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正排第1,在京津冀城市中正排第5。从六项污染指标浓度看,各项指标均实现同比下降,特别是PM10平均浓度为88微克/立方米,在全省8个传输通道城市中正排第1,在京津冀城市中正排第6,同比下降22.8%。从降尘量看,2020年1-3月,我市市区降尘量整体改善显著,同比下降12.2%。

会上,

广阳区安次区主要负责同志作了典型发言,

市商务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

广阳区: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党政一把手谈生态环保】廊坊市各级 各部门协同作战 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廊坊市在全国、在全省排名的四个国家级大气污染监测点当中,广阳区有两个监测点,大气治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该区始终站位全市大局,科学分析各项数据指标,“1+7”专班高效运行,推动大气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加强与市PM2.5专家组的沟通对接,及时查找污染成因,并通报各相关乡镇、街道以及区直部门开展污染源排查,督促、指导各单位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管控工作。针对散乱污企业和VOCs企业,坚持打防结合、长效管控不放松,定期开展回头看,深入街道村居深挖细查,防止死灰复燃。突出抓好11个区管建筑工地扬尘管控,与市住建局共同做好市属工地的联防联控,强化施工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六个100%要求。

对所有餐饮经营场所、机关院校食堂按灶登记,形成台账,逐步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进行精细化管控。凡不按要求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备的,一律关停整改。在夏季高温高湿时段,加强环卫清扫力度,增加绿植冲洗及湿扫频次,强化降温抑尘。督促涉气企业严格按上级要求落实错峰生产制度,更新生产工艺,切实降低污染物排放。

完善自上而下的大气治理监督体系,聘请第三方服务公司对辖区大气污染问题进行巡查,并在全区通报,限时反馈。同时,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把农村135个村街划成38片,网格员每天至少巡察2遍,每天晾晒、每周点评、每月实施奖励。定期召开“1+7”专班沟通协调会,严厉打击各类偷排偷放、超标排放行为。加强督导问效,责成区大气办、两办督查室、大督查办公室加强督查检查,督促各相关单位严格落实责任,问题随发现、随整改。

今年一季度,该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16,同比下降16.37%,PM2.5平均浓度为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3.24%,全市排名第三。当前,随着疫情逐步稳定,该区3517家餐饮企业逐步复产,“四上”企业复工率超过95%,车流逐步增多,大气治理形势依然严峻。接下来,将再接再厉,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为全市空气质量改善作出新的贡献。

安次区:2019年在全市水环境质量考核位列优秀

【党政一把手谈生态环保】廊坊市各级 各部门协同作战 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安次区始终高度重视水生态保护工作,坚持从全域水环境治理出发,因地施策、问题导向、科学施治,加快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2019年,在全市水环境质量考核中位列优秀档次。

该区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长工作制,将每条河流、具体河段、重点企业、入河断面等逐一明确责任人和具体任务。针对纳污坑塘和黑臭水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工业企业污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重点问题,逐一摸排建立台账、挂图作战。目前,全区全部纳污坑塘、排污口全部治理达标,龙河国考断面水质年均值稳定达到并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龙河以南污水管网工程一二期投入使用;涉生产废水企业全部安装防治设施,凯发新泉和龙茂华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提升8万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涉及任务全部完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委托第三方完成“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制定督察、巡河等7项制度和《河长制考核工作细则》,全年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7万余次,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完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打赢碧水三年保卫战决胜之年。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该区坚持将水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围绕“三创四建”活动要求,巩固成果、守土履责、持续发力。今年区财政专门列支8336万元,重点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龙河以南污水管网三期工程、支斗毛渠水系贯通工程、沿河企业视频监控等工作;全力推进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加快实施龙湖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改造工程;继续实施老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完成龙河、老龙河清淤,老龙河湿地项目复工建设,全力做好冀津断面人工湿地维护运行,截至3月份国考,龙河大王务、老龙河落桥断面各项指标下降50%左右;深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加快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

市商务局:“四力” 强化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

【党政一把手谈生态环保】廊坊市各级 各部门协同作战 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是大气污染防治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生态环保工作的重要任务。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安排部署,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指挥下,2019年以来,我市成立了全省唯一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分管市长任副组长,市直18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市成品油市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成品油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先后制定《廊坊市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并全力实施了“周通报、月调度”、问责约谈等制度,通过市县电台、电视台、企业宣传栏、村街公示栏开展了全市域整治宣传活动。

一年多来,全市共取缔黑加油站(点)18处、非法流动加油车34辆、非法自备加油站29处、废弃加油站3处,查处非法经营成品油刑事案件21起、行政案件99起,立案14起,行政处罚环保不达标加油站12家。在油品抽检中,汽油合格率100%,柴油合格率99.4%。圆满完成2019年7月底全市黑加油站(点、车)、非法自备加油站“动态清零”和12月底基本消除违法生产、销售、自备假劣非标油品和车用尿素行为整治工作目标。

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机制,着眼细化属地及部门监管责任,在规范提升上再发力;进一步突出重点,在专项整治上再发力,重点围绕黑加油站(点、车)、非法自备加油站及销售劣质成品油等行为的多发区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取缔一起。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廊坊开发区的乡镇包村干部、网格员作用。加强市、县两级沟通协作,做到协调联动、同向发力。重点做好车用乙醇汽油市场监管工作,推动全市成品油市场平稳运行。

此外,进一步强化督导,在履职尽责上再发力。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细化方案、强化举措、切实履责。严格实施交叉互查制度,成立市直部门联合督导组和县级交叉互查检查组,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明察暗访,推动履职尽责。进一步加强宣传,在营造氛围上再发力。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官方微博及部门微信公众号等载体,营造全市关注、全民参与的舆论氛围。

市住建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细化管控标准提高工作水平

【党政一把手谈生态环保】廊坊市各级 各部门协同作战 形成向污染宣战的强大合力

市住建局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责任单位,承担着119个直管房建工程、22个市政工程、4个园林绿化工程工地扬尘防治和各县(市、区)建筑工地扬尘防治督导任务。一直以来,该局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细化管控标准,持续提高整个住建部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工作水平。

2019年以来,市住建局印发了多个指导文件,进一步规范工作内容、细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标准。还针对各类工地土石方作业、湿法作业、车辆密闭运输、技防投入等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了便于协调,把拆迁工地扬尘防治工作下放到各项目所在归属地,实施属地管理。此外,进一步压实建设单位的主体责任,明确项目扬尘防治负责人,由建设单位牵头,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组成工作专班,确保降尘抑尘工作落实到位。

2019年8月,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办公室进行重组,对在建市直管工地进行全天候、无死角拉网式监督检查,特别对有土方作业的工地实施24小时驻守。同时,后台管控专班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将三区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全部接入市级平台,实现了联网联控。市主城区建筑工地进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纳入“廊坊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平台”。

为确保各类工地扬尘防治工作落实落地,该局加大负面典型惩戒力度,每天对市主城区工程项目检查情况进行倒排名,每月在新闻媒体上通报10个最差的建筑工地。对拒不整改或效果较差的,列入“黑名单”,实施“顶格处罚、按日计罚”重拳整治。2019年开(复)工以来,全市共有在建项目534个,全部实现视频监控和PM10在线监测设备“两个全覆盖”标准,因扬尘污染问题共立案处罚369项,共计1020.57万元。另外,积极组织样板工地观摩活动,树类型、推标杆,大大激发了施工企业做好扬尘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下一步,该局将围绕目标任务找准自身定位、考评自身工作,挂图作战,并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从4月中旬开始,大力开展施工现场百日攻坚行动。同时,高标准做好省委、省政府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的整改,推动我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提档升级。

此外,深入抓好《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和省住建厅《河北省2020年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贯彻落实,积极构建过程全覆盖、管理全方位、责任全链条的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体系,坚决达到建筑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和“两个全覆盖”标准。设立群众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在全社会营造共同保卫蓝天的浓厚氛围。

来源:廊坊生态环境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