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孝文帝:從蠻荒到文明

古都洛陽向北

綿延著邙山古陵墓群

民間有諺:

“生在蘇杭,葬在北邙”

可見千百年來帝王將相

對洛陽情有獨鍾

一抔黃土中埋葬著

數不盡歷史風流和傳奇故事

東周、東漢、曹魏

西晉、北魏五代後唐

數十位帝王葬於北邙

從洛陽市區出發,沿王城大道北上至孟津縣朝陽鎮官莊村南,有被村民稱為“大小冢”的巨大封土堆,其中大冢現存直徑96米、高約21米,即為魏孝文帝長陵。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67年——499年),又名元宏,是北魏第七位皇帝,也是北魏王朝延續一百多年中十多位皇帝中最傑出著名的一位。

鮮卑族。是一個繼匈奴之後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比較深遠的古遊牧民族之一,但也同匈奴人一樣一邊遷徙一邊融合,最終消失於歷史長河。鮮卑族的鼎盛之期就是北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第一個朝代。公元386年,鮮卑族拓跋部首領拓跋珪立國,439年統一北方,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從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到問鼎中原霸主,鮮卑人馬上得天下的步伐不可謂不快。但是從第一個鮮卑人皇帝拓跋珪開始,北魏王朝的命運始終被頻繁的戰爭與血雨腥風所籠罩,150年曆17帝,或死於非命,或英年早逝,無一能打破短命的宿命。

拓跋宏是獻文帝長子,生於平城,生母李夫人,由於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從此由其嫡祖母馮太后撫養。這位馮太后可非同小可,是個傳奇。如果說武則天是千古一帝,那馮太后可謂她的前輩,這位太后出身漢族,以罪臣之女的身份入宮為奴,由宮中婢女成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生輔佐了三代帝王,先後兩次臨朝稱制,執掌朝政二十餘年,“千古第一後”當之無愧。

孝文帝登基即位時年僅五歲,撫養孫子與輔佐少年天子這份重任由馮太后一肩挑起,她精通漢族文化,有意識推動由鮮卑化轉向漢化,均田制和三長制均出自她手,是太和改制的奠基人和實際主持者,孝文帝經她悉心培育,成為其堅定的繼承者,把太和改制推向了高潮,也把北魏這個朝代推向了歷史的巔峰。

太和十四年,馮太后病逝,孝文帝哀傷至極,大哭三日,對臣下說:“朕自幼承蒙太后撫育,慈嚴兼至,臣子之情,君父之道,無不諄諄教誨。”可見馮太后對孝文帝的教育從鮮卑的武略轉向了漢化的文道。從孝文帝拓跋宏開始親政後,他進一步實行改革鮮卑舊制,重用漢族士人,全盤推行漢化。在為馮太后守孝三年後,孝文帝做出了一個最重要的決定:以舉兵南下伐齊之名遷都中原。

鮮卑本是遊牧民族,興於塞外,建都於平城。平城偏北地寒,地形比較閉塞,飛沙風雪常起,並不適合農業,偏北偏寒的地理條件缺乏了中原農耕文化的深厚土壤滋潤,雖然北魏歷任皇帝不斷開疆拓土南征中原,但偏踞平城,用武之地難以實行文治,不管在政治上經濟上都不利於北魏對中原的統治。

太和十七年(493年)八月,孝文帝拜辭馮太后永固陵,率領臣子部下、民丁勇士及步騎兵號稱百萬從平城出發,一路南下,於太和十七年九月底抵達洛陽。

平城到洛陽,垂直距離大約七百公里,對於今天的我們可以朝發夕至,算不上遙遠。但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這支浩浩蕩蕩的部隊走的註定是一條艱難與開拓之路,他們離開熟悉的家鄉,越過數不清的山川溝壑,風餐露宿,一路風塵。當到達洛陽時已是深秋,秋雨連綿不絕,大軍只得就地停留待命。

在一頂簡陋的帳篷中,孝文帝和大臣商議定下遷都洛陽,今天的我們無從得知遷都洛陽是因秋雨連綿無法行軍,臨時起意選擇洛陽,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因為怕反對內遷的鮮卑舊臣做梗而秘而不宣,直至到達目的地之後,造成既成事實才來商議遷都大計。歷史的真相已被時光掩埋,惟留下了洛陽城依舊。

洛陽古都,築起了宮城,多了一位帝王,也帶來了新氣象。太和十八年孝文帝正式宣佈遷都洛陽,同年下詔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漢人衣服,百官也依漢制著漢族朝服。幾天後又下詔免除遷戶三年租賦,鼓勵新遷之民在政府新授的土地上耕種,發展農業。太和十九年發詔禁胡語,又規定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全部成為河南郡洛陽縣人,死後也要葬在洛陽,不得還葬平城。太和二十年,孝文帝下令改鮮卑複姓為單姓,拓跋宏 從此為元宏。同時大力提倡鮮卑人與漢人通婚,移風易俗使鮮漢兩族進一步融合。

孝文帝遷都,是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篇章,遷都不僅是一個單純的地域遷移,隨之而來的一系列漢化改革帶來了第一次南北大融合,也是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大融合。從三皇五帝上古傳說到堯舜禹再到中國最早的王朝夏,黃河流域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從播種到收穫,四季的輪迴中流轉著中國人最古老的願望與夢想:安居樂業,天下融融。從周到漢,歷代皇帝始終面臨著如何與少數民族相處的難題,從烽火臺到霍去病馬踏賀蘭山雪,胡人的北方似乎與漢人的南方處於一種膠著的敵對狀態,似乎紛爭成了常態,五胡十六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動盪不堪的時期,究其原因是南北對峙和民族大分裂造成的。期間多少次戰爭,多少個帝王,“宮闕萬間都化為了土”怎一個“亂”字了得!而結束動盪的絕非頻繁的戰爭與武力的征服,只能是順應民心與歷史發展潮流者。孝文帝遷都被銘記被流傳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太和中興”的繁榮,是積極促進民族融合與發展的成果,而漢化的實質,是從蠻荒走向文明,華夏四夷在不斷地融合中也同時漸漸壯大了中華文明。

孝文帝已遠去,長陵陵園已佚,只留下一個沉默的封土堆成為地面的遺蹟,英年早逝的孝文帝留下了一個蒼涼的背影。但是在這土堆的厚重旁邊,卻可以看到最美鄉村的星漢燦爛。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就在長陵北側衛坡村舉辦,“火樹銀花不夜天,豐收年裡慶華誕”,衛坡古民居和長陵都見證了這份喜悅和自豪。

孝文帝已長眠,留給我們的是不朽的精神與力量,堅韌不拔的意志,敢為天下先,敢於改革,富有鬥爭精神,超人的智慧,在孟津快速發展的今天,仍然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我們需要這種精神財富,吸收借鑑,古為今用,繼往開來,帶領廣大人民群眾走向新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