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前兩天我自認比我還會損人的刻薄朋友,居然抑鬱了。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聯想到考研前一個星期找我私聊這種話題的人數激增——

“怎麼辦柴桑我覺得我考不上了啊啊啊啊”

“柴桑你現在做的啥?有沒有什麼轉行建議?馬上就能開乾的那種。”

“感覺考完研以後渾渾噩噩的,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嗯,我彷彿能理解一點……

總結了一下大家的共性問題——

考研前覺得考不上了,感覺自己乾的事沒有意義。

考完研後又感覺無所事事了,每天空虛無比。

雖然我對學業一向沒什麼追求(本條推送屏蔽老師),但在過去22年的人生中,這種感覺我可是體驗到能當老朋友坐下來喝杯茶的程度了。

尤其是上大學後,簡直三天一空虛,五天一懷疑人生。

所以今天我想和你聊聊我的老朋友,也就是這兩種感覺——“無意義”和“空虛”。


什麼叫做無意義感呢?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我的無意義感不來自學業,來自事業(自媒體應該算事業?)。

老粉都知道我在大學考了營養師,半年前的定位是朋克養生,寫健康、養生、健身的內容,並且小有成就,成為keep簽約作者,被今日頭條官方邀請去做自媒體演講,寫出1000w量級的刷屏爆文,還在keep上線了自己的課程。

你們是不是覺得我做的這些事情都很有意義呢?

實話說吧,這段經歷中,是我“無意義感”最強烈的時候。

為啥?因為我覺得痛苦。

寫倒是不痛苦,知識我已經掌握得相當熟練了,一天寫一篇還能選題不帶重樣的。我的痛苦來源於「無法糾正別人的認知」和「遭受無根據的辱罵與質疑」。

健康這個領域真的是捱罵重災區,無論你的文章影響力多大,觀點多有科學依據,永遠都會有人罵你背叛老祖宗,瞎扯亂誤導人,他身邊誰誰就不這樣……

那陣子我養成了發完文章堅決不看評論區的自保好習慣。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好了扯回來,過往說起來都是淚。

我之所以覺得沒有意義,是因為我既沒有糾正別人錯誤認知,也沒有改變別人的成就感,我甚至感覺不太快樂。靠,就像完全沒有實現什麼意義啊。

我覺得做著有意義的事應該是快樂的啊。

說起“有意義的事”,你是不是也感覺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會很開心呢?

但通過我的捱罵黑歷史,我想告訴你的是,有意義的生活不一定就快樂。

Lane等人做了一個研究,在他們2018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他們調查了400名大學生對“追求學位”和“追求社會關係”為意義的追求程度,與他們心理狀態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表明,至少在以追求學位和社會關係的這兩個人生意義上,想要過“有意義的人生”,既會帶來快樂,也會帶來痛苦。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你感到現在的生活沒有意義,是不是因為把“人生的意義”和“快樂”聯繫得太緊密,所以在追求意義的路上感受到痛苦,才產生了困惑呢?

我們在質疑這些意義的時候,實質上是不是在質疑這些意義帶來的痛苦?

質疑“自己做的事有沒有意義”,又去困惑“人生的意義”。那這個困惑的本質,有沒有可能其實是對痛苦的迴避和否認?

產生“無意義感”,是在質疑追求意義時帶來的痛苦。但你得知道,想要過“有意義的人生”,就是既會帶來快樂,也會帶來痛苦的。

所以我現在才覺得,能感到痛苦其實也不算是壞事吧。

lane他們還藉助人際心理自殺理論(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suicide)對數據進一步分析了,發現——

並不是人生意義的存在本身,而是追求意義的這個過程,更能給人們活下去的動力。

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沒有找到自己的意義,所以其實你不用太焦慮。而且每個人定義的意義一定是不同的,有的人的意義是買一棟大別墅,有的人的意義僅僅是能養一隻貓。(我的意義是養只柴犬hh)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看過那麼多部宇宙紀錄片,我深刻感受到,我們的人生如此渺小,同浩瀚星群相比只是一粒灰塵。

但正因如此,我才感覺到:如此渺小的人生,卻能夠去追尋無比龐大的意義。

有時候給我們繼續生活的動力的,就是撓破腦袋、磨破鞋底追尋它的這個過程。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我一想到我的人生會有一萬種可能性,我就充滿了希望。

雖然我現在捨棄曾經的一切成就(還鴿了我之前的編輯……),從0開始寫著現在的領域,但我也承認,寫營養學捱罵的那段時光也是有意義的。(從柴桑小灶來的朋友,快為我鼓個掌!)

我在那段時間中積累了對信息的敏感,對我更像死忠粉的讀者,對文字更高的審美,對罵人功力的精進(不是),這些都是意義。

意義真的可以是萬般樣子。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好,那麼如果你僅僅只是雙手插兜啥都沒幹的懷疑人生,那就該來到第二種感覺了——


什麼叫做空虛感?

空虛感是比無意義感更加絕望的東西,我覺得。

就像在一座被海洋圍繞的樹葉落光只剩枯槁的孤島,每天吃著足以維生的罐頭,看著千篇一律的景色,什麼事都不想做,也什麼事都做不了。

說實話,空虛感我感受得比較少,可能是因為我一直都有或大或小的破事做吧……

但在我找到事情做之前,也就是大一大二時,我對空虛感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像我抑鬱的刻薄朋友,我是這麼解釋她的空虛來源的: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相比起從痛苦中產生的無意義感,空虛卻更像快樂的後遺症。

大一大二是相對來說最沒有壓力的時間段(emm我覺得學業壓力不算壓力),這段時間我們可以獲取下課後最大限度的自由,刷抖音、看知乎、打遊戲、談戀愛、追劇追綜藝……

看過我之前大學覆盤的都知道,我大二基本是在旅行和練畫畫,總之肉體和心靈上都在找虐,就是為了逃避空虛感。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種感受吧——

百無聊賴的沒課的週末,睡到十二點才醒,刷刷微博回回消息玩手機到一點鐘才起床,點了份外賣邊看綜藝邊吃到了三點,又繼續刷刷抖音或者打一把遊戲到了四五點,玩累了就又睡著,等醒來時剛好日落。

而回憶起今天,你好像幹了很多事,但又好像什麼也沒有幹。

此時,無邊無際的空虛才慢慢襲來,直到黑夜伴你疲憊的入睡。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空虛到來之前你是意識不到的。只有你無意識的做著一些逃避無聊的事情,比如刷抖音、打遊戲後,才會在時間已去時感受到它。

要產生空虛感,有兩個前提:

1、沒有門檻的快樂

2、沒有強迫性的壓力

互聯網發展降低了我們獲取快樂的門檻。

抖音背後的萬人團隊,頭條智能的推薦算法,特效百出的綜藝喜劇,無時不刻不在討好著你,你只需要動動手指,連上wifi,就可以感受到被精心設計過的快樂。

而90後生活的年代,也早已沒有什麼強迫性的壓力了。

獨生子女,用不著揹負太多。考不上名校,二本一樣可以混;嫌找工作累,就一直考研讀博;畢業了感覺毫無競爭力,直接回家父母幫你找找關係也能湊合找到個工作,食宿都省了。

沒有什麼快樂是需要代價的,沒有什麼壓力是必須揹負的。

這樣的生活,不能說喜歡,也不能說不喜歡;沒有很幸福,也沒有多不幸;並不算抗拒,但也沒太大激情。


問你到底想要怎樣的生活,你自己也不知道。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日復一日,久了,就會漸漸淡化這種感覺,將其視為人生的一種常態。

但從來如此,便對麼?(這句話還真是魯迅說的)

當你突然開始感受到空虛的時候,就像神情恍惚的人被針慢慢扎著,突然就感覺痛了。這也證明你可能被激活了某種“個性”,某種想要“覺醒”的渴望。

如今的年輕人缺少了對生活的體驗,對自我的省察。所以坦然接受被別人安排的一切,娛樂也是,學習也是,工作也是,人生也是。

就算我收到過很多讀者迷茫的私信,說“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應該怎麼辦?
但其實我也不知道能告訴你該做什麼,可以做什麼……這個問題只能由你自己回答。

我只能寫出這樣的底層邏輯,幫你去找尋最適合自己的答案,而不是直接給你答案。

但我可以保證的是——


探索未知的世界,輸入從未見過的知識,再去輸出有價值的東西,幫助更多的人,這是絕對會讓你感到快樂的事情。至少我就因為做這些事快樂的不行。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去做個「終身學習者」(Life-time learner)。

“學習使我快樂”是真的!學什麼都行,隨便學起來啊。


簡單找回生活意義的小方法

給大家介紹一個非常簡單的試驗研究(pilot study)~

研究者讓參與者填寫了幾張「生活的意義、生活滿意度、心理壓力」等的量表,並給了每位參與者一部相機,讓他們在一週時間內拍下9-12張他們認為對他們“有意義”的物件的照片。

一週後,大家歸還相機並對照片簡單的進行一些評價,之後重新填寫量表。

通過對前測和後測兩組數據的分析,研究者發現,在這一週的拍攝以後,參與者對自己生活的意義更加明朗,生活滿意度也明顯增加了。

*我終於知道為啥我那麼愛拍照了hh

記得重要的是要“為自己拍的照片賦予意義”啊。

當我看到這個結論時,我第一想到的是拍我昨天做好的樹脂擺件,桌上新買的的2020日曆,家裡的泡菜罈子、我養的小寵物的尾巴……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想著我想拍攝的小物件,我慢慢感覺身邊的沒留意過的小事都有趣了起來。

看完這篇文章,不如你也拿著相機拍拍看吧。

歡迎你在後臺給我留言,給我看看你拍的照片和它背後的故事哦~如果大家的故事比較多的話,或許我會整理出來做一篇推送,嘿嘿

——


要知道,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它對人類來講只是一個提醒。

無論是負面還是正面的情緒,它都是為了提醒你“要醒醒了,去變得更好啊”才出現的。

因為人只有在抑鬱的時候,才願意思考。

不如就像我一樣,去和它們做朋友吧。


對身邊一切都不感興趣的人,還有救嗎?

作者簡介:柴桑,gap year 中的90後自媒體作家,知乎獲贊 34w 乾貨答主,自學成癮,間歇修行,始終思考。今日頭條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思維提升與個人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