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四力”,维西县誓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县,是“三区三州”中的深度贫困县,也是云南藏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这关键一年,维西县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以坚决消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决心,高质量完成4.3万人脱贫、70个贫困村退出、整县摘帽目标,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紧扣“四力”,维西县誓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增强统筹力,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在全面决战决胜的最后关头,维西县将始终保持不胜不休的态势,坚决啃下“硬骨头”。

一是政治站位再提高。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出现松劲懈怠、麻痹大意等问题,县委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传达学习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责任链条再扣紧。针对仍有41个村综合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和还有2081人边缘人口的情况,在常委包乡督战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36名处级干部包村督战,增派83支督战小分队包户督战,强化“一户一策”精准帮扶。

三是工作力量再增强。针对个别驻村工作队员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到位的情况,调整召回工作队员57名,增派挂钩单位20家,强化挂钩单位与农村党组织“双建双推”,组织全覆盖培训2期,149家挂钩单位、7897名帮扶干部向决战决胜发起全力冲锋。

强化攻坚力,建强攻坚克难后盾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一是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治。针对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不说不干、只说不干、干不彻底、不干乱说”的问题,维西县严肃开展“四不干”型作风专项整治,督促69家单位和466名党员干部进行整改。

二是激励担当作为。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积极推行“骏马奖”“蜗牛奖”评比,评出“骏马奖”54个、“蜗牛奖”32个,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科级干部196人,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三是建强基层组织。针对部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问题,在去年集中整顿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基础上,对全县79个村进行新一轮分析研判,全力把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为规范化党组织,把规范化党组织打造成“红旗党组织”。

激发内动力,提振脱贫摘帽志气

内生动力不足是维西致贫的重要原因,当地始终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并行,努力激发群众自主脱贫意识。

紧扣“四力”,维西县誓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宣讲活动

一是加强“感恩”教育。结合藏区实际,深入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打造以“自强、诚信、感恩”为主题的16个教育实训基地,组建34支“精准扶贫感恩连”,通过宣讲、民族歌舞等形式,教育引导群众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培育群众自治能力。突出党组织引领作用,建立覆盖1053个村民小组的村民自治委员会,明确委员分工,实行委员包户机制,完善村规民约,提升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

紧扣“四力”,维西县誓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日益改善的人居环境

三是开展“四美”创建。针对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我们深入实施“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美人物”“四美”创建,建立66个“四美积分兑换超市”,紧扣激、拆、围、清、建、引、业、治“八字”要求,教育引导群众强化“我的村庄我建设”的意识,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提升组织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此外,维西县以提高组织化为重点,不断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成色。

紧扣“四力”,维西县誓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刺绣培训

一是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针对县城集中安置点群众增收保障难情况,建强搬迁点党组织,通过组织搭台牵线、提供就业岗位、组建扶贫车间、成立非遗工坊等方式,解决1242名搬迁群众就近务工,实现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二是提高就业扶贫组织化。针对部分群众不愿外出务工现象,党组织逐户进行排查动员,加强教育培训,召开“家门口”招聘会10场次,派出35辆“直通车”,分18批次有序输出2744名到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外出务工。

紧扣“四力”,维西县誓除傈僳乡大地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蓝莓种植促农增收

三是提高产业扶贫组织化。针对产业小散弱,群众增收渠道窄的情况,探索“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1.1万建档立卡户与210家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有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100%产业全覆盖。

云南网记者 翟芯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