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一四七二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一五二九年。因曾筑室会稽山守仁洞,自号守仁子。他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于岁弘治十二年中进士,历任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金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王守仁确立的“致良知”说远播海内外,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守仁和毛泽东。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守仁,加半个曾国藩。毫无疑问:王守仁乃一代旷世圣哲。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明代中期以后,各种社会问题都很严重,在统治阶级这一方面,宦官干政,吏治腐败,加之一些藩王想乘机造反,统治很不稳固。在民间,由于统治阶级的种种丑行,“疯狂兼并土地,转嫁赋税重担,造成农民大批破产流亡,引发了许多农民暴动。这样严重的社会问题必然会引发当时有识之士们的思考。出现了这样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因素,但另外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这时候,王守仁要求每个人能够从空谈中摆脱出来,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和人内心深处的诉求统一起来,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这种学说对当时以及其后的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该说,他的学说对我们今天的社会道德建设和个人心理健康的培养都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扬弃、挖掘和发展。实际上王守仁创良知说为的是整治时弊,重振儒家的道德规范。良知说的基本内核是封建义理、天理良知说的目的是要安邦定国,所以它和逃世避世的佛道目的不同。从社会背景的影响来看,王守仁生活的年代,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不仅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就连统治者内部也纷争不已,皇室与宗亲之间也有几次兵戎相见。为了匡扶天下,王守仁不仅实际上带兵打仗、南征北战,且弹思竭虑,思考着如何“破心中贼”。他的“心中贼”泛指人们的利欲,包括那些违反封建统治秩序、背离儒家礼法要求的妄想。王守仁认为利欲泛滥是社会大乱的症结所在,因此只有驱除了人欲,天下才能大治。同时,王守仁看到,在阉宦的专权下,明王朝中的一些贪官污吏横行,肆无忌惮的鱼肉百姓,封建的伦理纲常败坏,许多人在明处满嘴的“仁义道德”,暗中却实行的是“男盗女娼”。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要求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上相统一,要依靠人性的觉悟和道德的自觉,做到“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王守仁把“不善之念”消灭在萌芽状态这点看得很重,认为“此是我立言宗旨”。王守仁认为,如果按照做“圣贤”的信念去做,就会导致正确的道德行为,因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是统一的、不可分的,这就是王守仁“求之吾性本自明”的“知行合一”的本意。在王守仁看来,“知行合一”了的话,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说一套、做一套的假道学。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了“致良知”的涵养方法,用来拓展人们心中本具的良知。他希望通过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让人们自省自悟,自觉地匡正言行。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

“良知”,是人人都具有的,因而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高尚的人,达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的伦常关系,那样,祥和、仁义的社会就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