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高尚的人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餘姚人。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公元一四七二年,卒於明世宗嘉靖七年公元一五二九年。因曾築室會稽山守仁洞,自號守仁子。他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他於歲弘治十二年中進士,歷任知縣、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金都御史、南京兵部尚書。王守仁確立的“致良知”說遠播海內外,不僅在我國,而且在日本、朝鮮及東南亞各國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國歷史上,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諸葛亮、王守仁和毛澤東。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守仁,加半個曾國藩。毫無疑問:王守仁乃一代曠世聖哲。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高尚的人

明代中期以後,各種社會問題都很嚴重,在統治階級這一方面,宦官干政,吏治腐敗,加之一些藩王想乘機造反,統治很不穩固。在民間,由於統治階級的種種醜行,“瘋狂兼併土地,轉嫁賦稅重擔,造成農民大批破產流亡,引發了許多農民暴動。這樣嚴重的社會問題必然會引發當時有識之士們的思考。出現了這樣的社會問題,一方面是由於歷史的因素,但另外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嚴重的道德危機。這時候,王守仁要求每個人能夠從空談中擺脫出來,把外在的道德規範和人內心深處的訴求統一起來,提出了“致良知”的學說。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高尚的人

這種學說對當時以及其後的社會、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應該說,他的學說對我們今天的社會道德建設和個人心理健康的培養都有著一定的借鑑作用,值得我們揚棄、挖掘和發展。實際上王守仁創良知說為的是整治時弊,重振儒家的道德規範。良知說的基本內核是封建義理、天理良知說的目的是要安邦定國,所以它和逃世避世的佛道目的不同。從社會背景的影響來看,王守仁生活的年代,社會矛盾十分尖銳,不僅農民起義連綿不斷,就連統治者內部也紛爭不已,皇室與宗親之間也有幾次兵戎相見。為了匡扶天下,王守仁不僅實際上帶兵打仗、南征北戰,且彈思竭慮,思考著如何“破心中賊”。他的“心中賊”泛指人們的利慾,包括那些違反封建統治秩序、背離儒家禮法要求的妄想。王守仁認為利慾氾濫是社會大亂的癥結所在,因此只有驅除了人慾,天下才能大治。同時,王守仁看到,在閹宦的專權下,明王朝中的一些貪官汙吏橫行,肆無忌憚的魚肉百姓,封建的倫理綱常敗壞,許多人在明處滿嘴的“仁義道德”,暗中卻實行的是“男盜女娼”。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高尚的人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要求人們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上相統一,要依靠人性的覺悟和道德的自覺,做到“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王守仁把“不善之念”消滅在萌芽狀態這點看得很重,認為“此是我立言宗旨”。王守仁認為,如果按照做“聖賢”的信念去做,就會導致正確的道德行為,因為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是統一的、不可分的,這就是王守仁“求之吾性本自明”的“知行合一”的本意。在王守仁看來,“知行合一”了的話,就可以從根本上防止說一套、做一套的假道學。在此基礎上,他又提出了“致良知”的涵養方法,用來拓展人們心中本具的良知。他希望通過培養人們的道德意識,讓人們自省自悟,自覺地匡正言行。

王守仁: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高尚的人

“良知”,是人人都具有的,因而只要“致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高尚的人,達到“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的倫常關係,那樣,祥和、仁義的社會就會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