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行動,堅持行動,如何才能訓練到這種境界,無論是喜歡的事還是不太想做的事?

壹號菠菜


不知道題主是孩子教育還是自我管理,這種想法的初衷是好的,人都有想發展的的潛力和願望,我們來討論下實現的可能性。

如果從孩子教育,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兒童還有可能聽話,三年級以上有點難度了,根源在於人自我意識的萌發,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想法,這個家長朋友們應該都有體會,孩子學會辯解了,有時候好像也挺有道理的,所以,完全聽話行動基本不太可能。

從自我管理的角度看,為什麼內心裡面往往有了計劃,但是就是沒法去行動呢?有人把這個叫做拖延症,根源還在於人的本性,好逸惡勞,趨利避害。如果沒有足夠的好處,或者帶來的危害不足以威脅你的生活,基本上行動就很難,比如,減肥對任何一個女生來說都是想要做的,我有時候愛問他們,減肥以後對你有什麼好處,會給你生活帶來什麼變化,如果不減肥你能不能接受現在這樣的狀態,有些女生想想會說,其實也沒啥,這類就是隻有想法沒有行動,因為行動沒有給她帶來實質性的東西,但是演員就不一樣了,所以他們大多堅持很好。

綜上,想到行動就立馬行動是一種自我提高的願景,關鍵前提在於認識到行動會給你帶來什麼,否則,那樣的情況存在的是人工智能機器人。


路明筆談


為什麼要訓練到這種境界?立馬行動,堅持行動,而且是無論喜歡的事兒,還是不太想做的事兒,這不等於在強迫自己的行為嗎?與其說你要訓練到這種境界,倒不如說把自己建立一種正確的動機傾向更為確切,這樣,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不是做那些不太想做的事情,自己難為自己。

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有本質上的動機,如果沒有這種動機,你也就沒有什麼興趣或者激情去做這件事情,也就很難將這件事情做好,做的比較完善,尤其是一些不在自己興趣範圍之內,自己對他也沒有什麼好感或衝動性,那麼這樣的事情,就避免去做,當然要是工作範圍之內的該做還是要做,因為這是有動機傾向的,工作即為你的經濟來源。

在很多事情上人最好不要自己難為自己,這樣會無形中給自己增加許多的煩惱,人在生活當中心情不悅,也就是這麼產生的,當自己逼迫自己去做一些不願做的事情,或者是不喜歡的事情或人,這等於是自己在打自己是在逼迫自己,實際上這種動機性是沒有實質性存在,也就很難激發出你本能慾望所要體現的價值。

當然感覺到自己不喜歡或者沒有能力去完成的事情,強迫自己去做,只能是撞南牆的結果,包括對人和事件都是如此,如果自己本身動機沒有明確的目的性,那麼你又去做什麼?你做了這些沒有明確動機性的事情就等於你在盲目性的體現你的行為,也可以說是沒有任何價值感,你也感覺不到自我價值的存在和自信心的收穫。

所以,在很多時候要認清事物的本質是不是自己能力範疇之內能夠完成或者是很好的去做的一件事情,如果在我們興趣或者喜好的範圍之內,我們的動機又非常明確,那麼我們的精力就會集中的去做這件事情,可以促使我們做得更好,更完美,基本上人的行為體現都是出於動機性的出發,動機性的正確和具有選擇性或迴旋的餘地,是人成功與否的關鍵。


5分鐘心理


人是有感情的,有感情的話就不要談境界那麼虛無的事情。

也就是說沒有甜頭的事情,大家都不想做。

立馬行動,堅持行動是境界嗎?是習慣。

你得在立馬行動堅持行動中拿到甜頭,你才會維持這個習慣。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培養這個習慣?多做規劃,喜歡但是沒用的事情可以做,但是儘量少做,有用但是不想做的事情放在想做的事情中間做,要多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