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智慧:“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有3個很大的區別

或許是因為人們缺少獲取有意義、有價值信息的渠道,又或者可能是人們被“碎片化”的閱讀環境所影響。

現在很多人出現了兩種很明顯的“浮躁”現象:斷章取義、片面極端。

簡而言之,就是在看到一些東西之後,便將其奉為“真理”,還以此作為自己為人、做事的標準。

就比如王陽明先生主張的“安貧樂道”,就被很多人曲解為“不思進取”,認為現代人不應該像古人一樣“封閉自己”。

這讓我想起了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在講到陶淵明因看不慣世俗爾虞我詐而歸隱山林之時,他批評說:“古人動不動就歸隱,抗挫折能力太差了。”

乍一看好像這句話沒什麼大問題,但其實我們人生在世,並不是一腔熱血才算不枉此生的,心境的修煉也是我們一生都要持續做的重要事情。

在《王陽明全書》中,提到了這樣一句話:“安貧樂道,也是一種信仰。”

王陽明提倡“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只有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對瑣碎事務淡然處之,我們才能集中精力去實現理想抱負,才能有時間去思考我們的人生未來。

所以“安貧樂道”並非就是“不思進取”,在讀完《王陽明全書》,從王陽明先生的生平經歷和人生哲理中,我歸納出以下3種不同之處。

王陽明心學智慧:“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有3個很大的區別

01:安貧樂道,更能另闢蹊徑。

從佛家的思想來看,安貧樂道是一種極高的修行境界。並認為如果做人能夠如此的話,必將有所收穫。

而到底是什麼收穫呢?佛家一如既往地沒有仔細說明,留給世人自行參悟。

在《王陽明全書》中記載,王陽明對此的看法是:不被現實與名利所擾,那麼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意義,便是一種成功的表現。

這種成功的標準可能跟當下世人對財富、權利等方面的理解有所不同。

其實我的理解,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就能解釋清楚:“人怕出名,豬怕壯。”

尤其是在這個明裡暗裡競爭不斷的社會里,安貧樂道其實是一種高深的生活哲學。

就如書中所言的一樣:“光彩奪目的金子會引起人們激烈的爭奪,金光大道上擠的人太多了,反倒不如獨木小橋幽靜和從容。”

有時候“安貧樂道”,反而是一種達成目標的“捷徑”。

這樣的處世哲學,又怎麼會是不思進取呢?

王陽明心學智慧:“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有3個很大的區別

02:安貧樂道,方可守住本心。

在王陽明先生生活的時代,通過讀書考取功名來走上仕途,是很多人唯一的途徑。

因此很多人一生都被科舉而束縛,比如我們熟知的范進、嚴監生等歷史人物皆是如此。

不論這些人是為了諷刺而虛擬出來的,還是真實存在的,無非都是在表明一個道理: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甚至超過了道德的範圍。

這不就是當代社會中很多人的表現嗎?

而為何人們不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在人生道路上逐漸丟失了曾經堅守的原則呢?

王陽明先生認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被“名心”所驅使導致的。

通讀《王陽明全書》,瞭解了王陽明生平紀事之後,我們或許就能明白他“致良知”的思想內涵。

雖說王陽明也從小受到父輩、周邊環境中考科舉求功名的耳濡目染影響,但他卻並沒有為了考科舉而動搖自己的本心。

安貧樂道之人,能夠從內心抹去“貪圖功名之心”,不去刻意追求“名”,從而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要知道,貪慕虛榮、急功近利者,通常都不會得到真正的名譽;沽名釣譽之輩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快樂。

所以說,安貧樂道,守住本心,其實反而是一種積極進取的更高境界表現。

王陽明心學智慧:“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有3個很大的區別

03:安貧樂道,反而輕鬆自在。

當我們瞭解了王陽明先生的人生經歷之後,我們會發現他是一個心胸很寬闊之人。

在王陽明受到劉瑾等人的迫害之時,他一直堅守內心,保持著對聖人虔誠和敬仰的態度。

而也是這種信仰,讓王陽明在爾虞我詐的封建官場鬥爭中,無論遭受多少打壓、排斥,都沒能動搖他追求講學傳道、學習交友和悟道的樂趣。

當一個人把功名利祿都看得很清淡之時,那些為了功名而打壓你、排斥你、壓迫你的人,便如同浮雲一般根本就不值一提。

如果你跟這些人糾纏不清,那就等於你在和貪念博弈,人生又怎麼才能輕鬆自在呢?

正如《王陽明全書》中所說的一樣:“凡夫時時在名利的漩渦裡打轉,才會由不得自己。”

也因此而過的十分辛苦,也難以有所成就。

虛名只能給我們帶來一時的滿足感,但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價值可言,甚至還會為了爭名奪利而引發無數衝突矛盾,給自己的人生徒增煩惱。

不為虛名所累,安貧樂道便能獲得更加輕鬆自在的人生。

我們畢生的追求,不就是想要過一個輕鬆愜意的人生麼?

王陽明心學智慧:“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有3個很大的區別

結語感悟

歸根結底,我們還是要把“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的前提條件分清楚才是關鍵。

如果自己本身就不上進,那麼你口中的“安貧樂道”不過是一種藉口罷了。

而要是你堅守本心,那麼“安貧樂道”便是另一種境界的積極人生態度。

王陽明說過:“常快活便是功夫。”

能夠讓自己活得輕鬆自在,就需要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安貧樂道是一種心境上的修煉,不思進取則是一種放縱自我的妥協。

古人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我們以赤子之身來到世上,當以赤子之心度過此生,方能清清白白走在人世間。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王陽明全書》我推薦過很多次了,每次都會挑選王陽明先生的部分人生哲理作為推薦內容。

這本書裡記載了王陽明先生的生平紀事,以及人生哲理和感悟。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體會。

王陽明心學智慧:“安貧樂道”和“不思進取”,有3個很大的區別

—END—

我是知陽,感謝您的閱讀。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