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把刘邦写成个好色的难登大雅之堂的流氓无产者,你认同吗?

良粉


“世界上有的人总是听不了反对的意见,尤其是在他志得意满的时候。当一个人的眼睛生在额头时,他怎能看见前方的陷阱?”

(西汉)司马迁

前言

中国古代众多官职中,特意设立了史官这个职位。是因为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明白,一旦自己不能知道历史正确的信息,自己的王朝很可能会覆灭。

“董狐直笔”这个成语,就是说给所有史官知道,历史就应该如实记载。

司马迁是史官,记载帝王的行为是天职,不是诽谤。

司马迁出身史官世家,从小就接受严格的训练,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史官。

春秋的齐国史官董狐,宁可被杀,也不愿篡改历史。他是司马迁的偶像,史官的楷模。司马迁自然把这种传统牢记在心。

董狐直笔

汉武帝对司马迁行腐刑前,司马迁已经动词写《史记》。后人猜测司马迁故意写刘邦行为不检,含有报复汉武帝的嫌疑。

这纯粹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司马迁写完《史记》后,汉武帝自己也看了,还任命司马迁为中书令。

汉武帝对司马迁写的《史记》都没有意见,那些不是刘邦的子孙的人,反而在鸣不平,岂不是奇哉怪也?

刘邦自己有错,但不隐瞒。

刘邦由平民成为天子,他当然不会把自己伪装成什么大贵族,该怎样就怎样,这是他的性情。

刘邦——影视剧照

司马迁距离汉初已经过了几十年,又不是当事人,他怎么可能知道刘邦隐私呢?显然这些信息都来自前代史官的记载。

刘邦都不介意的事,后人反而常怀“戚戚”之心。这不是怪事中的怪事吗?

小结

历史没有我们想象那样光明,但也没有那么阴暗。

对历史人物,有时候不必过度解读。别人向你提意见,你就认为是黑你,这不免鸡肠小肚,岂不是连古人都不如?


我的17号书桌


司马迁也是普通人,他的遭遇不可能没有思想情绪,按照常理他必然通过作品呈现他的情绪与思想并贯穿于作品始终,偏见泄愤在所难免,作为文人作为史学家不可能直截了当骂街,转弯抹角含沙射影是必然的,也就是说不同遭遇不同阶层的史学家,情绪立场不同,写出来的东西不可能完全出于公心做到不偏不倚,难免用有色眼镜看问题,尽管如此,司马迁也不会把刘邦写成“流氓无产者”,他是告诉后人“流氓”不是无产者的专属,何况每个人都十分清楚他们的祖先们都是无产者出身,谁敢说他祖先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始终是贵族?相信司马迁也不敢说这大话。


用户105047338372


谈一下我自己的感受吧,看了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高祖本纪》之后,我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刘邦是个流氓的无产者,而是他被司马迁写的十分真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尽管的《高祖本纪》开篇中,就有大量的神话描写,什么真龙之子、贵不可言、帝王之气,斩白蛇起义等等。但这些描写都有共同的目的就是造势,对于刘邦这样的布衣之人来说,没有合理的理由,怎么能替代秦而成帝业。也就是他缺少天命,这种天命怎么来呢?只能通过造势让人认同自己,否则汉的建立就缺少合法性。

按照道德标准去衡量,刘邦显然不是个君子,他是个善于顺势应时、趁势而起的人,而且他善于用人、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这些都被司马迁真实的记录下来,不隐恶、不逢迎,就是司马迁的本色。说刘邦是南登大雅之堂的流氓无产者,这样的说法我不能接受,也无法接受。

那么刘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刘邦从小就不好务农,不愿意在田间耕作,那他的时间用来做什么?两件事:一件是读书,一件是结交天下豪杰之士,为自己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同时刘邦通过读书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这也是到后来他能够胜任泗水亭长这一职务的原因,要知道秦的官吏任命是需要经过严格考核的,刘邦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无法担任其职。

刘邦性格有两个突出特点:一个是豁如,另外一个就是大人长者。所谓豁如就是心胸开阔,不计眼前得失,不计蝇头小利,可以与天下人共利,这也是现代管理学中所提到的双赢思维;所谓大人长者,容易接近且待人宽厚,这也是楚怀王当初命刘邦统帅部队进军关中的关键原因,因此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和拥戴。

刘邦在常人眼里既不是英雄更不是圣人,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我们每一个人并没有什么分别。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勤奋获得了所拥有的一切,这一切都与他的性格特征与能力特点有巨大关系,他不是某方面的专才,却是管理方面的全才。也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管理者,因此才能把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凝聚在一起,形成成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刘邦,最接近常人的帝王,司马迁,最接近真实的史家。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