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历史的“罪人”还是“伟人”|基于古典文本的综合分析

苏格拉底是谁?

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一个城邦的罪人?

一个历史的谜。

苏格拉底:历史的“罪人”还是“伟人”|基于古典文本的综合分析

对于这样一个富有争议性的人物,不得不先从其最富有争议性的定罪说起。

“雅典人啊,你们如何受我的原告们的影响,我不得而知;至于我,也几乎自忘其为我,他们的话说得娓娓动听,只是没有一句真话。”[1]

孰是孰非,真假黑白,当如何定度?

或许,唯识其人者断其行。

本文综合柏拉图、色诺芬、赫西阿德斯等人的作品,深入分析苏格拉底,力图还原一个历史的真相。


苏格拉底:历史的“罪人”还是“伟人”|基于古典文本的综合分析

据载,苏格拉底的起诉书大意为:

“苏格拉底的违犯律法在于他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而且还引进了新的神;他的违法还在于他败坏了青年。”[2]

然而,据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所载,他的这两大罪名并不成立——


其一,苏格拉底并没有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或引进新的神


"有目共睹,他常常从事占卜和献祭,人们之所以指控他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神,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经常说神明指教了他。然而他并没有比那些从事占卜,求教于征候、异兆和祭祀的人们引进过什么更新的神。”[3]

苏格拉底常出现在公共场所,但从来没有人看见过苏格拉底做什么不敬虔的事,或者说什么亵渎神明的话;因为他并不像其他大多数哲学家那样,辩论事物的本性和规律;相反,他总是力图证明那些宁愿思考这类题目的人是愚妄的。

苏格拉底认为:

“凡对于再清出不过的事还要求问神的人就是犯不敬虔的罪。人的本分就是去学习神明已经使他通过学习可以学会的事情,同时试图通过占兆的方法求神明指示些向人隐晦的事情,因为凡神明所宠眷的人,他总是会把事情向他们指明的。”[4]

此外,颇具争议的一个事件便是——救护伤残和安慰英灵的工作在雅典人眼中是非常神圣的,但苏格拉底在面对将要处理未完成此项任务的将领时,尽管群众向他发怒,许多有权势的人发言恫吓他,要他付诸表决,他还是拒绝了。

这在许多雅典人眼中是对神明的大不敬,而事实上,他认为遵守誓词比违反正义以满足群众的要求,或在威胁之下委曲求全更为重要;他以为神明看待人并不像有些人所想像的那样,他们认为神明知道一些事,却不知道另一些事,而他却认为神明知道一切的事,无论是说的、做的,或在静默中所想念的——神明是无所不在的,并且把一切有关于人的事向人指明。

奇怪的是,雅典人怎么会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神的见解是不健全的?

他从来没有说过或做过对神不敬虔的事,他关于神明所说和所做的事都是这样一些事情——如果有任何别的人同样地说和做的话,他们就会被认为(而且的确曾经被认为)是非常虔敬的。

他和神明的关系方面:他的言行显然是和在亚波罗神庙的女祭司对那些求问应如何祭神以及如何敬拜祖先的人所作的回答是完全符合一致的。

因为女祭司的回答是:"按照城邦的风俗行事就是虔敬。"

苏格拉底不仅自己这样做了,而且还劝导了别人也这样做;他认为,那些按照另一种方式做事的人,都是轻举妄动,或者愚而自用。

他认为神所最喜欢的乃是最敬虔的人的祭物。他常以赞许的心情引用如下的诗句:

“按照自己的力量献祭给神圣的不朽的神明”。

他还常说这句诗是对人的一个很好的忠告:

"无论是对朋友,对客旅或在人生的其他关系上,都应量力行事。"[5]

“如果你通过为人服务,就会发现谁肯为你服务,通过你施惠于人,就会发现谁肯施惠于你,通过向人征求意见,就会发现谁是聪明人,同样,你也可用敬拜神明的方法来试试他们,看他们会不会把那些向人隐藏着的事情告诉你,你就会发现,神明具有这样的能力和这样的性情,能够同时看到一切的事情,同时听到一切的事情,同时存在于各处,而且关怀万有。”[6]

由于发表了这样一些意见,苏格拉底就使得那些和他交游的人们不至于做出不敬虔、不公正和不光荣的事情,不仅是当他们被人看到的时候,就是当他们独自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也是如此,因为他们会想到,凡他们所做的一切,没有一样能够逃过神明的耳目。苏格拉底并未渎神,只是他所“敬”的方式并未被城邦当时的一些人理解。


其二,苏格拉底并没有败坏青年,因为他的全部教训都是劝诫他们不要犯罪并勉励他们培养自制和各种德行


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个最能严格控制他的激情和嗜欲的人,而且也是一个最能经得起冷、热和各种艰苦劳动的人;此外,他还是一个非常惯于勤俭生活的人——尽管他所有的很微薄,但他却很容易地使它应付裕如。他本人既然具有这样高尚的品格,他怎么倒会使别人成为不敬虔、不法、奢侈、不能自制,或过于柔弱、经不起辛劳呢?正好相反——

"他制止了许多人的犯罪行为,引导他们热爱德行,给予他们希望,如果他们谨慎为人,他们就会成为光荣可敬的人。”[7]

“他从来不忽视身体健康,也没有称道过那些忽视身体健康的人。他不赞成人吃得过饱之后,又去从事无节制的劳动,但他建议人们借适度的劳动,把欢畅地吃下去的饮食尽量消化掉;他说,这样的习惯是有利于健康的,而同时,对于照顾心灵,也没有妨碍。”[8]

“他在衣服、鞋物、或其他生活习惯方面,既不考究华丽,也不以外表为夸耀。然而,他并没有使那些和他在一起的人变成贪爱钱财的人,因为不管是在这方面,或在其他欲望方面,他都要他们有节制。”[9]

在色欲的享受方面,他认为那些不能坚决控制色欲的人应该把这一类欲望的满足只限于在身体迫切需要的情况下心灵予以同意、而且这种需要也不致引起损害的时候。

至于他本人,他对于这一类事情是非常有操守的,即使对于最青春貌美的人,他也能泰然自若,不为所动;而在别人,则即使对于最丑陋、最其貌不扬的人,也难免有所动心。

“我劝你,色诺芬,当你一看到一个美人儿的时候,赶快拚命跑开。啊,克里托布洛斯,我劝你离开这里一年,在这一段期间也许你的创伤可以获得痊愈,甚至能不能痊愈还不敢一定哩!”[10]

在他眼里,自我节制,并不比那些费心劳力追求满足这些欲望的人所享受得更少,而且还少受了许多焦思劳形之苦。他劝人自制:

“凡缺乏自制的人,无论对于自己或别人都没有好处,或者说,都不适当。”[11]

“不能自制就不能学会或做出任何有适当效果的事情来.”[12]

苏格拉底不仅教导人自制,而且以身作则,他的实际行动比他的言论更好地表现了他是一个能自制的人。因为他不仅制服了身体的私欲,而且也战胜了与金钱有关的一切事情。

他认为一个从任何人收取金钱的人就是给自己树立起一个主人而使自己处于极其卑鄙的奴隶地位。对于那些渴望听他讲学的人,他自己也没有索取过金钱的报酬——他认为,不取报酬的人是考虑到自己的自由,而称那些为讲学而索取报酬的人是迫使自己做奴隶,因为他们不得不和那些给予他报酬的人进行讨论。

他还感到惊异的是:

"任何自称为教导德行的人竟会索取金钱为报酬,而不认为获得一个朋友这件事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的利益,反倒深怕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成为光荣可敬的人们,不会对于他们的最大的恩人怀抱由衷的感激。”[13]

具有这样高尚品格的人怎么会败坏青年?难道培养德行本身就是败坏不成?

指控他的人说:

“他的确使得那些和他交往的人们轻视现行的律法,因为他说,‘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的。’”[14]

概其大意——他们认为这一类言论激起了青年人对于现有的政府形式的不满,并使他们趋向于采取暴力行为。但运用理智的修养的人是不会使用暴力的,因为只有那些具有蛮力而缺乏理智修养的人才会采取这样的行径。苏格拉底是以自己的光荣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做那些与他交游之人的榜样的,他还就德行和与人类有关的其他题目进行了可钦可佩的演讲他劝勉他们遵守法律。如果克里提阿斯和阿尔克比阿底斯听了他的教训之后变坏了,使国家蒙受了大量的祸害,其咎并不在于他,而在二人本身勃勃野心与难制欲望。在他们离开他之前;他曾力图挽救他们,其他一些完全听从他的教导的人,都成了高尚有德之人。苏格拉底并没有败坏青年,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教导引领着城邦的德行。


苏格拉底不是罪人,相反,他是“普通人民的朋友,而且是热爱人类的人”


他通过自己的为人以及对那些和他交游的人们的谈话而使他们获得益处。尽管他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民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毫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苏格拉底耗尽了他毕生的精力最大限度地嘉惠了那些愿意领受他的教益的人们,他使那些从他游学的人在和他分手的时候都成了更好的人。

从苏格拉底和他的儿子朗普洛克莱之间关于子女对父母的本分的对话可以看出,他遵从孝义:

“忘恩负义的人应该认为是不义的人。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好处愈大,如果他忘恩负义,他就是个更加不义的人;人所受到的好处没有比子女从父母所受的好处更大的了。因此,尽管母亲很严厉,做子女的也应尊敬自己的母亲,因为知道她的严厉是出于仁爱的动机。”[16]

苏格拉底听到哈赖丰和哈赖克拉泰斯两兄弟争吵,就劝说哈赖克拉泰斯要有手足之情:

“惟独兄弟,只要他们彼此友爱的话,不管距离多远,也能同心协力,互相帮助。”[17]

他论友谊的价值——许多人想求得财富胜于想结交朋友。但任何一种财富都不能比朋友更有价值、更持久、更有用——

“尽管人们为了吃果子而栽种果树,绝大多数的人对于他们所有的叫做朋友的最丰厚的财宝,却不知加以培植和爱护。”[18]

苏格拉底努力教导和劝勉他的朋友们通过相互支援,减轻朋友的需要。并特别指出,任何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他为贫乏所困的时候,都可以光荣地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而自力更生。苏格拉底劝勉富人狄奥多鲁斯帮助他的在极端贫困中的朋友海尔莫盖尼斯——

“人们对于一个奴仆的生命尚且知道救护,就更应当努力来救济一个朋友,因为朋友总是会好好地报答他的恩惠的。”[19]

苏格拉底经常劝勉那些热望担任公职的人学习所要求于他们的业务。

“青年人,一个人想在城邦里担任将领的责任而忽略学习业务的机会,实在是件可耻的事情,这样的人应该受到城邦的惩罚,远比一个没有学过雕刻而竟想签订合同为城邦雕像的人所应受的惩罚为多。”[20]

苏格拉底和小白里克里斯谈论使雅典人恢复他们古代精神和雄心壮志的方法——

“应该用他们先人的丰功伟业使他们受到激励,使他们知道懒惰是他们衰落的根源;应当恢复他们先人的制度,或仿效拉开代莫尼人的做法,并应对军事予以极大的重视。”[21]

苏格拉底劝勉有才干的、熟悉公共事务的哈尔米戴斯[22]参加政府工作,免得被人指责为游手好闲。哈尔米戴斯不信自己有演说才能,苏格拉底便用各种不同的话鼓励他。

苏格拉底答复阿里斯提普斯[23]关于辨析善和美的问题时向他说明,任何事物的本身都无所谓善恶,而只是在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时才有善恶可言,任何事物在其本身也无所谓美丑,事物之美必须从其用处方面加以考虑。苏格拉底是智慧的——他给勇敢、明智、自制、疯狂、忌妒、懒惰、指挥、幸福下了不同的定义,并指出——

“正义和其他的德行都是智慧。忌妒就是由于想到别人的幸福而感到心中不好受;懒惰就是不愿从事有益的工作。”[24]

苏格拉底访问赛阿达泰并和她进行了谈话——他告诉她,没有仁爱的和良好的感情流露是不会获得真正朋友的”,并提醒她:

“在满足欲望的同时必须谨防厌腻。”[25]

苏格拉底喜欢和青年人交往,他希望青年人受到良好的教育——“如果受的教育不好,青年人的意志越坚强,就越容易犯罪。” “幸福不在于财富,而在于知识,在于做对人类有贡献的人,并获得人们的尊敬。[26]

苏格拉底谆谆教导门徒要热爱正义。他以自己的行为给他们留下了坚持正义的榜样——

"空谈正义不如躬行正义", "服从法律是正义的一部分", "普遍地遵守法律就能维持和谐一致",有些不成文法,如果违犯了就不能不受惩罚","遵守神的律法就是正义"[27]。

苏格拉底善于论证——当他和人讨论某一问题已有所进展的时候,他总是从已取得一致同意的论点逐步前进,认为这是讨论问题的一个可靠的方法;因此,每当他发表言论的时候,他是最容易获得听众同意的人。

他说,荷马称俄底修斯为“稳健的雄辩家”[28],就是因为他能够把议论从人们公认的论点向前引进。苏格拉底还教导他的门人要有独创精神,要适于管理事务。他坦率和真挚,教导门徒应把量地学学到什么程度,把天文学学到什么程度,并认为要应避免虚有其表的研究。苏格拉底的智慧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而他的无辜,鼓舞了他的勇气


他决心一死,认为死了反有好处,因为他可以避免老年的痛苦——

“如果我现在死去,人们对我的看法,也会和他们对那些处死我的人的看法不同,我知道他们会永远给我作证,我从来没有不义地待过任何人或者使任何人变坏,而总是在努力使那些和我在一起的人变得好些。”[29]

苏格拉底拒绝申辩——

“难道你以为,即使在神明看来,我现在死去更好,也是奇怪的事吗?难道你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不承认有任何人比我生活得更好吗?我以为,那意识到自己一辈子度着虔诚和正义生活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因而,当我发现自己是这样的时候,我对于自己是感到非常快慰的,而且那些和我在一起的人对于我也是抱有同样的意见。”

苏格拉底继续说道:

“无论如何我是不愿意这样死去的。但如果因为我阐述我从神和人所受的恩遇以及我对于我自己的看法而激惹了法官们,那我将宁愿选择死也不愿奴颜卑膝地乞求比死还坏得多的苟且偷生。”[30]

他表现了英勇不屈的精神,因为自从他认定了,对他来说,死比继续活下去更好以来,他就一直坚定不移地面向着死亡迎上前去,即使是对别的美好的事情也没有这样坚定,他从来没有对于死亡表示过任何软弱,而是极其高兴地、耐心地等待着,终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当他觉察出跟随他的人们在哭泣的时候,就问道: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难道现在就哭起来了吗?你们岂不知道我从一生下来按本性老早就注定是要死的吗?的确,如果当百般福气正在倾注在我身上的时候而我突然死去,很显然这对于我自己和那些祝愿我幸福的人都是必然会带来痛苦的,但如果当难以忍受的祸患快要来到时而能了此一生,我以为这对于我既然是一件好事,你们大家也就应该高兴才是。”[31]


当考虑到这个人的智慧和高尚品格的时候,就不能不想念他,而在想念他的同时,更不能不赞扬他


如果在那些追求德行的人们中间有谁会遇到比苏格拉底更有益的人,或许这个人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苏格拉底面对审判官,唯拜托他们一件事:

“我子长大之时,以我之道还治我子之身,如果发现他们如我之责备你们,责备他们不注意所当注意的事,不成器而自以为成器。你们如果这样做,我父子算是得到了你们的公平待遇。”[32]

如果说,一个人在最脆弱的时候显现的欲望最能体现其本质,那么,在含冤的死刑面前,其诉求恰恰印证了他内心超脱城邦狭隘民主的正义。

正如苏格拉底所言,他一生一世都没有做不义之事,这便是最好的申辩了——行胜于言,历史荡涤真相,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思想宝藏足以证明,苏格拉底——伟人也。

苏格拉底:历史的“罪人”还是“伟人”|基于古典文本的综合分析

[1]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古希腊),严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九月第一版p.51

[2]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2

[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4

[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8

[5]赫西阿德斯:《工作和日子》第一卷第336句

[6]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13

[7]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二卷,p.20

[8]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二卷,p.23

[9]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二卷,p.25

[10]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 , 吴永泉译,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27

[1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 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28

[12]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 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一卷,p.29

[1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二卷,p.30

[1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二卷,p.34

[1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二卷,p.36

[16]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章,p.80

[17]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四章,p.87

[18]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四章,p.89

[19]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四章,p.97

[20]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卷,第一章

[21]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卷,第五章

[22]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卷,第七章

[23]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卷,第八章

[2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卷,第九章

[2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三卷,第十一章

[26]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四卷,第一章

[27]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第四卷,第三章

[28]《俄底修斯》vi,171(议会中的稳健发言者)

[29]色诺芬:《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p.205

[30]色诺芬:《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p.210

[31]色诺芬:《苏格拉底在法官前的申辩》(古希腊),吴永泉译,汉译世界学术名著出版社1981版,p.224

[32] 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古希腊),严群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3年九月第一版p.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