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消毒剂这种话也有人信?暴露了哪些问题?这些你真该注意了!

大实话系列6:别人说啥你信啥?拜托,能醒醒吗?

日前,特朗普在简会上说了一段话,他认为注射消毒剂这个事会很有趣。但紧跟着发生的事就让他有趣不起来了,无数的美国人电话咨询医院这个注射消毒剂是否可行?如果仅仅这样还好,但有的人居然信以为真,从而酿成了悲剧,个别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注射消毒剂这种话也有人信?暴露了哪些问题?这些你真该注意了!

这事虽然发生在国外,但别人说啥就信啥的事却没国界之分,基本上哪里都存在,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下分析。看看究竟暴露了哪些关键的问题。

01盲目追捧

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有名望和有地位的人,放到现如今这覆盖面就更广了,什么商业巨头、明星大腕、网络红人,但凡是流量比较大的人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他说过什么做过什么都会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你看看卖口红的李佳琦,一句“买它”的魔咒之下,带来的是多少订单?再看看当红明星说句话带来的点击量和关注度有多高?再想想诸如马云之类的商界大佬说一段话会带来多少人的评论与转发?

想到这些环节,或许你也会想到另一句虽然不好听但却挺实际的一句话:名人放个屁都是香的!可谁让人家出名呢!就如文中提到的特朗普,人家怎么说也是一国元首,这自身流量和影响力是超然的,所以他说的话怎么可能一点浪花都掀不起来呢?

注射消毒剂这种话也有人信?暴露了哪些问题?这些你真该注意了!

但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名人也是人,思想观念或许比你更先进,头脑更聪明,视野更开阔,但他的行为和语言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事实证明,常在河边走总会有湿鞋的,更何况这还要看针对的内容是什么?哪有什么人是万能的,无所不精呢?

所以,如果盲目追捧,过于信任就会出现一些让你失望的事。但很多人却往往陷入了一个错误的认识误区。

02忽略选择

这段宅在家里的日子,没少看到一些生活小窍门视频,什么小苏打、食用醋、可乐、洗洁精的组合绝招妙用,而且绝招是一个接着一个,可真有效果吗?答案是:多数都不靠谱!

这个时代,开始不论什么人都能做内容了,也不管对错,也不管有没有科学性,胡编乱造甚至假的也可以随意发布,发布到无所谓,关键的是还有人信,然后去尝试,最后大呼上当。

为什么你知道生病的时候要去看大夫而不是去找律师呢?因为知道专业性的问题只能纯专业性的人去处理。但为什么处理一些其它问题你就忽视了这一点呢?这一点其实也不奇怪,是因为你选择性忽略了,可是某些内容让你感觉有趣或是有用了,就会习惯性的关注和留意,这时是认识空白占据了主导,潜意识的似是而非让自己放弃了进一步的判断。

注射消毒剂这种话也有人信?暴露了哪些问题?这些你真该注意了!

就如后来特朗普在出事后的态度,说到自己又不是医生,这样的事应该咨询医生的说辞,明显的是不可能为此事负责任的,那么你也就明白只有专业人士的话语才能作为正确的参考。

因此,忽略选择这个事还是不要随意使用的好,感性认识终归要给合理性让步。

03惰性思维

按理说,现在的人文化底蕴更加深厚了,应该会有更好的判断力和逻辑思维,可事实呢,多数人都习惯了图省事,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下面的事就会明白。

自从搜索引擎和一些知识问答平台的出现,大事小情人们都愿意去问一嘴,答案自然是五花八门,抛开谁对谁错这些基本的选项,更关键的是一些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事也有人愿意去问,而主要的意图呢,多数也是倾向于让人帮着拿主意。

但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越发的喜欢问别人问题,一是想节约点时间,二是想看看有什么捷径可走,最典型的就是有什么可以赚钱的兼职或者副业这类问题。反正一堆人争着回答,没准就能有意外收获呢!

注射消毒剂这种话也有人信?暴露了哪些问题?这些你真该注意了!

这个毛躁逐利的短频快时代,让人们把深度思考这个事逐步地舍弃了,以前说读书可以明智,现在别说读书了,就是连看点电子文档都觉得没劲,反而是短小的视频或是影视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浮现出来,演绎出来的内容都附带着别人的思维和意识,这和你从本质上理解问题有着截然的不同,如果都是顺着别人的意思去再次提炼自己的思想或是被动接受,效果就会有本质的差别,可现在人们已经不再对这些事情上心了,这种惰性思维逐步的呈现出你展现我接受或者不接受的局面。

少了深度的人群再也难以回到那种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当中,这也是当下再也难以出现名家以及力作的根本原因。而你已经懒得思考了,那么不更是别人怎么说怎么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