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國防部長宣佈明年派軍艦去印度洋,稱有助於維護世界秩序,證明自己的地位,不會影響跟貿易伙伴的關係

在美國,拜登和特朗普的較量還沒有結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這兩人的勝者將會大大影響國際格局。對此,德國已經做出了反應,開始搶先佈局。一直按兵不動的歐洲大國,終於選擇站隊,跳到美國這邊。這一情況的標誌,則是德國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在11月3日的發言。

德國國防部長宣佈明年派軍艦去印度洋,稱有助於維護世界秩序,證明自己的地位,不會影響跟貿易伙伴的關係

《環球時報》報道,卡倫鮑爾表示,將會派出一艘德國軍艦,在明年前往印度洋巡邏。很明顯,德國這是想參與到印太地區的局勢中了。此前,美國剛剛在這個地區,帶著3國海上軍事力量進行聯合軍演。卡倫鮑爾的言論很強硬,她表示要德國要在印太地區證明自己的地位,維護現有的世界秩序。她還表示,雖然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超過了預期,但是德國將會提高自己的軍費開支,要將這一部分預算轉化為真正的軍事力量。卡倫鮑爾明確表示,將加強多邊合作,在北約框架內跟澳大利亞等國構建軍事合作關係。

德國國防部長宣佈明年派軍艦去印度洋,稱有助於維護世界秩序,證明自己的地位,不會影響跟貿易伙伴的關係

美國想在亞洲打造一個軍事同盟,建立“亞洲北約”的計劃已經擺上了檯面。從目前的情況看,印度是美國計劃中的重要“旗子”。自從美印“2+2”會議後,印度雖然沒有宣佈站在美國這邊,但兩國的合作關係已經越發親密。現在德國又出來表態,無疑讓上述國家感到鼓舞。


不惜千里派兵,德國自然是為了利益,其目的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就是跟美國重修關係。美國將部分駐軍撤離德國後,美德關係的破裂就擺上了檯面。不過隨著美國政局的變動,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很可能下臺,這讓默克爾政府看到了重修美德關係的“曙光”。從德國的角度出發,能跟美國恢復友好關係,自然是極其有利的。因此,默克爾也放出類似的言論,德國政府也表示想跟美國重訂“跨大西洋協議”。不過,這一切都要取決於現在白宮內的那個金髮男人是否會走人。

德國國防部長宣佈明年派軍艦去印度洋,稱有助於維護世界秩序,證明自己的地位,不會影響跟貿易伙伴的關係


其次,德國多次表示,世界第二經濟體市場對自己非常重要,雙方有緊密的經貿關係。然而,經貿關係固然重要,北約的框架更不能垮掉。對德國而言,美國的軍事保護是其最重要的“保護傘”,這是萬萬不能丟的。北約的框架,才是德國最牢靠的關係。如果白宮的入駐者換人了,那麼美國將重拾跟盟友的關係,西方陣營將再次圍聚在星條旗下。

德國國防部長宣佈明年派軍艦去印度洋,稱有助於維護世界秩序,證明自己的地位,不會影響跟貿易伙伴的關係


最後一點,就是德國想要藉此提高自己的國際地位。現在的歐洲,法國是明面的領袖,而德國是實際的操盤者。由於自己是二戰戰敗國,德國始終都隱藏在“幕後”,掩蓋自己提升國際地位的渴望。不過在今年,德國在聯合國大會上聯合日本、印度,想要衝擊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很明顯,德國想要成為臺前人了。美國不斷在印太地區活動,想要打造“亞洲北約”,讓德國意識到這個地區對世界格局非常重要。在德國眼中,出兵印太,哪怕只派一艘軍艦,也是一個重要的開始。不僅能提高自己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還能獲利。


德國,已經開始調整自己的戰略。


作者:牧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