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在這個動輒和幾百人一起聊天的時代,我們越來越傾向與陌生人建立關係,近距離接觸。

人們都喜歡被看見,通常會通過發朋友圈、發微博、發動態等等來表達自己。

在陌生人面前,可以低風險、低成本地獲得關注,不需要承擔那些在現實關係中必須承擔的脆弱感和不確定感

陌生人面前,你永遠有機會。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但在一段陌生關係中,想要拉近雙方的距離,則需要敞開心扉。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到底如何做,才能與陌生的TA敞開心扉?

首先你要理解“無法敞開心扉的障礙”到底是什麼。

一個人向他人敞開心扉、讓自己被他人瞭解的過程,又被稱為“自我暴露”

當一個人決定要不要敞開心扉的時候,會對自我暴露預期風險進行評估。


隨著一個人自我暴露深度的增加,預期風險也會增加,因為即將吐露的內容可能包括一些負面的、不道德的內容和痛苦的記憶。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瞭解了敞開心扉的奧秘:

降低自我暴露的風險和給予真誠的關注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而所謂“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私人性的方面顯示給他人或者把有關自我的內層信息傳給對方,讓別人最大限度的瞭解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善於自我暴露的人是自信的。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約瑟夫和哈里提出了一個名為“約哈里窗戶”的理論。

該理論認為,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存在著自己瞭解、別人也瞭解的“公共區域”。比如自己的身高、體重等,這些別人都可以知道,自己也可以告訴別人。

別人瞭解,而自己卻不瞭解的“盲目區域”,比如一個人的口腔異味,別人知道,自己未必知道。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還有僅僅自己瞭解,卻從不向別人透露的“秘密區域”,比如女士的年齡、男士的錢包,這是他人的秘密,不可輕易去打聽。

再就是自己和別人都不瞭解的“求知區域”,這是一層自己不知道,別人更無法知道的未開發區域。

從四個區域說明中可以看出,自我暴露的內容指的是自己瞭解但是別人不瞭解的部分,即“秘密區域”

研究表明,允許他人瞭解自己的真實感受對於個人保持心理健康是必要的。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一個人的思想,若是處於動態、開放的狀態中,則像一潭活水,因為“流水不腐”;若是處於一個相對封閉、保守的狀態中,則無異於一潭不和外界交換的死水,容易變得固執、呆板、抑鬱、多疑、敏感等。可見,正常的情緒情感的交流、正常的心靈互動、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前提

那麼如何快速讓他人自我暴露?

從我們認識一個朋友的過程來說,是在一步步加深瞭解的,就像剝洋蔥一樣,是分層次的,對他人的自我暴露也是一樣的。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有關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最淺層的自我暴露水平是人們的興趣、愛好等,比如日常情趣、飲食習慣、著裝習慣、閒情逸致等。

第二層次的自我暴露主要是態度,包括對人、對事、對時局、對政治所持的觀點、看法和評價。

第三層次的自我暴露直接涉及自我的人際關係和自我概念狀況,例如與朋友、同事、上下級的關係,與父母、配偶、兒女的關係,或者自卑情緒、自負情緒、失落感、無助感等。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在【擇TA】app中,最淺層的自我暴露是發佈「節目」或「動態」,讓他人瞭解到你的日常情趣,建立關係。

第二層次的自我暴露是一對一的聊天,通過聊天可以更直接瞭解到他對的某些事件的個人看法等等,確定關係。

第三層次的自我暴露則是一對一面對面約會聊天了,這時候,你可以更直接瞭解到TA的喜怒哀樂,兩個人的距離甚至可以從5公里縮小到5釐米。

5公里到5釐米?你我之間的距離源於“自我暴露”


自我暴露必須緩慢到相當溫和的程度,緩慢到足以使雙方都不致感到驚訝的速度。如果過早地涉及到太多的個人親密關係,反而會引起對方強烈的排斥情緒,引起焦慮和自衛反應。

與他人拉近距離,不僅僅是靠這些技巧的幫助就可以了,同時你的坦誠也是建立聯結的關鍵。520這一特殊的日子來了,來【擇TA】app,撩個TA,與TA的“距離”更近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