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麵食養活了陝西人的命,饃是陝西人的靈魂。


靈魂是骨子裡的東西,藏也藏不住,吃饃的陝西人也沒打算藏,還大大方方拿出來與天下人共享。看你吃得津津有味,他就露出了滿意自豪的笑容:咋向?沃野不沃野?


陝西人把饃吃出了境界:從陝北的攤饃、花饃,到關中的肉夾饃、石子饃、羊肉泡饃,再到陝南的炕炕饃、殼殼饃,不同形狀的饃,統一了“看起來像三個省”的陝西,也養出了陝西人生冷硬銼的性格,真是應了陝西人的那句口頭禪——“嫽扎咧”!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饃是陝西的靈魂,肉夾饃是靈魂中的靈魂。 圖/圖蟲·創意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夾饃?

陝西最有名的饃,莫過於肉夾饃。無論是“中國的漢堡”還是“東方的三明治”的美譽,都不足以概括肉夾饃的精髓,而且在陝西人看來,這多少有些小瞧了肉夾饃:


八百里秦川,十三朝古都。臘汁肉是先秦時就有了,叫做“漬”;饃是烙熟的餅,唐朝時就有了。


漢堡?三明治?陝西人看都懶得看,只是每天起個大早,去本地人才知道的店門口排隊買上兩個肉夾饃,時間寬裕的話,再來一碗有質感的胡辣湯。一頓早餐下肚,再進食就到下午了。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臘牛肉夾饃,再配一碗肉丸胡辣湯,陝西人的一天就開始了 。 圖/圖蟲·創意


肉夾饃還是饃夾肉?


明明是“饃夾肉”,卻偏偏叫成“肉夾饃”,陝西人為啥要故弄玄虛?


有人說,這是因為“沒”在陝西方言中也讀“mo”,如果叫“饃夾肉”,聽起來跟“沒夾肉”一樣,窩心;也有人說,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省略。這些問題,留給學者們去討論,我們不妨從美食的角度來理解——肉夾饃,肉在饃前,其實是為了突出肉的美味。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臘汁肉剁一剁,肉的纖維交織在一起,吃起來更爽口 。 圖/圖蟲·創意


肉,是臘汁肉。臘汁肉的訣竅,就在煮肉的湯裡,賈平凹曾在《陝西小吃小食錄》裡寫過,“湯,陳湯,一年兩年,三代人四代人,年代愈久味愈醇色愈佳。”


煮好的臘汁肉撈出放在年久厚實的案墩上,三兩刀剁成肉糜,轉身從爐中取出剛烤好的饃,用沾著肉香流油的刀,咔嚓一聲旋開,以刀尖將肉送進饃中,一個地道的肉夾饃就做好了。吃瘦要瘦,吃肥要肥,都想吃,“夥計,來個肥瘦!”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一個正宗的肉夾饃,必須饃美肉美,吃起來才美。 圖/視覺中國


寧肯肉等饃,不能饃等肉,這是規矩。說是饃,其實是白吉餅。發好的面,手工揉製成形,現烤,講究“鐵圈虎背菊花心”,不厚,但有嚼頭,麥香混著臘汁肉,用賈平凹的話來說,叫“真正領略其風味”。如果再配上一瓶冰峰、一碗涼皮,你就吃上了正宗的“三秦套餐”。


現在“老潼關肉夾饃”分店開遍全國,用的饃有一層酥皮,捏在手中掉渣,吃進口中薄脆,陝西人到了外地,為一解鄉愁,尚可忍受,但若是店家拿了批發的餅去微波爐裡叮,便“是可忍孰不可忍”了——這種餅吃進嘴裡味同嚼蠟,是對肉夾饃的褻瀆。陝西人不能忍受的,還有給肉夾饃裡放青椒。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想激怒一個陝西人,就給他的肉夾饃里加點綠 。 圖/圖蟲·創意


陝西人的饃,能夾萬物


肉夾饃裡不能放青椒,是陝西人的講究,但若不是肉夾饃,隨便夾什麼都行,則是陝西人的寬容。給陝西人一個饃,他能給你夾出一個銀河系。


饃還是那個饃——白吉餅,但夾上不同的內容,就有了不同的名字:夾上鹹蛋黃,放幾顆油炸花生米,就是鹹蛋黃夾饃;夾上酸辣爽口的臊子肉,就是臊子肉夾饃;還有孜然肉夾饃、土豆片夾饃、擀麵皮夾饃、炸串夾饃、菜夾饃、籠籠肉夾饃、八寶辣子夾饃、燒烤夾饃……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給陝西人一個饃,他能把一盤青椒炒肉都夾完。 圖/圖蟲·創意


只要是能吃的,就沒有陝西人夾不進饃裡的。


我有個西安的朋友,說“90後”還為陝西的“夾饃世界”貢獻了一個“辣條夾饃”。紅油油的辣條,夾進新出鍋的饃饃或白吉餅中,雖有些中二,但當熱氣、麥香味、辣條同時在味蕾上跳舞時,你就知道,這暄騰騰的饃裡,夾的不是辣條,而是獨屬於陝西“90後”的集體童年記憶。那滋味,怎一個“美滴太太”了得!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辣椒都夾得進饃裡,何況辣條! 圖/圖蟲·創意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除了夾饃,陝西人還吃什麼饃?

參觀秦始皇兵馬俑,導遊多會指著秦俑微鼓的肚腹告訴你:秦朝人吃麵食,存中氣,長得敦實,陝西人也是這樣。且不論麵食何時才端上中國人的餐桌,但陝西人肚子裡裝的全是麵食,這話是沒錯的,而其中一大半,就是饃。


饃之於陝西人,猶糕之於南方人,南方人有多少種方法吃糕,陝西人就有多少種方法吃饃。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陝西最南的安康,也“難逃一饃”。圖為安康炕炕饃。圖/圖蟲·創意


烙一烙、泡一泡,掰碎了吃


在陝西,可與肉夾饃一道成為早餐的,還有泡饃。


泡饃,饃與湯頭一樣重要。鐵鏊子裡烙成的餅兩面金黃,掰成小塊,泡在不同的湯頭裡,會浸入不同的味道,汁水滿滿,又不失其筋道,這就是泡饃的魅力。


西安羊肉泡,大約是陝西泡饃裡最盛名在外的。但縱算是去了西安無數次,也很難吃到一碗正宗的羊肉泡。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只有饃掰得好,才能吃到正宗的西安羊肉泡。圖/圖蟲·創意


羊肉泡不像夾饃,全在店家怎麼做,羊肉泡是一道由廚師與食客共同完成的美食。老饕通過肉和湯,就能知曉廚師的廚藝,而老道的廚師通過掰饃的形狀,便能斷定食客是否外行。


饃掰得好,廚師才會按其饃形,小心翼翼分口湯、幹泡、水圍城、單走諸法烹製,且以饃定湯,以湯調料,武火急煮,適時裝碗。


同樣吃法的,還有葫蘆頭。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葫蘆頭。對西安人來說,無論吃什麼,有一瓶冰峰,就有西安味兒了。圖/圖蟲·創意


葫蘆頭不是菜,是豬大腸與小腸連接處的肥腸。烙好的飥飥饃,掰成黃豆大小放在碗中,廚師將切好的熟腸、豬肚、豬肉各取一些,蓋在饃上,配上粉絲,以豬骨熬成的湯反覆汆三四次,加湯汁、辣椒,撒香菜末、蒜苗絲,湯鮮肉嫩饃筋道,再配上一碟糖蒜,就是西安人最大的享受。


西安人掰饃,就像揚州人喝茶,慢慢悠悠,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是千年古都的悠閒和底蘊。外地人嫌掰饃麻煩,選擇吃切好的泡饃,在西安人看來,那隻能算徒有其形的快餐,無論如何,也吃不出西安的氣韻。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在西安,掰饃是個技術活。圖/網絡


這兩樣泡饃之外,渭南人發明了豆腐泡饃,寶雞人發明了豆花泡饃,湯不同,但饃都要現烙的,否則便失了吃泡饃的趣味。乾縣人乾脆放棄湯頭,直接將烙饃的技術練得爐火純青,烙成的鍋盔像鍋蓋一樣,成為“陝西八大怪”之一。傳說有少年自外婆家攜鍋盔回家,中途下雞蛋大的冰雹,砸死雞羊無數,少年頭頂鍋盔,行十里路,身無傷損,饃無破裂。


烤一烤、蒸一蒸,變花樣吃


《風味人間》裡曾出現過一種饃,“小石子在麵糰上烙出褐色的環形山,散發出令人愉悅的香氣”,這就是陝西的石子饃。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石子饃。圖/圖蟲·創意


石子是農曆二月十二從河灘撿回的鵝卵石,拇指蛋大小,據說這一天是女媧補天的日子,撿回的石子都有靈氣。富庶人家做石子饃的石頭,是幾代人傳下來的,上世紀六十年代鬧饑荒,大荔就有一戶人家,每次煮蘿蔔充飢,便將石子煮在蘿蔔湯中,依稀能煮出些油花,以此熬過了兩年。


燒紅的石子,覆上加了調料的麵餅,用石頭的溫度,來烤熟麵餅,在大荔縣叫“烤石子饃”,在另一些地方,卻叫做“打饃”。這樣烤制的饃香脆爽口,便於儲存和攜帶,過去是當地人出遠門、串親戚必帶的食物,如今物質豐裕,已經成了陝西人一種念舊的小吃。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來,吃饃。圖/網絡


做饃,是每個陝西主婦必備的廚藝。心靈手巧的陝西女人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花鳥魚蟲融入饃中,就有了陝西花饃。


不同的花饃,又被賦予不同的意義,進入陝西人的生活裡:春節蒸棗花饃、元寶饃;元宵蒸羊、狗、雞、豬形的饃;寒食上墳,給祖先供奉“蛇盤盤”饃;七夕節做石榴、桃、魚形的饃……無論逢年過節,還是婚喪嫁娶,花饃已經與陝西人密不可分。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2019年10月19日,第三屆陝西民間工藝品博覽會上嶽若惠女士做的花饃。圖/視覺中國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饃,是陝西人之所以“陝西”的緣由

外地人到了陝西,很快就會被陝西各種各樣的饃搞得暈頭轉向,但對陝西人來說,外地人看到的,不過是陝西饃的冰山一角。畢竟,陝西人是在用生命吃饃。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我是餘歡水》中,操一口秦音的陝西大姐,在醫院門口賣煎餅。煎餅並不是陝西人常吃的東西,但是煎餅做起來比肉夾饃便利,而且成本低,這種掙扎求生,總容易使人想起陝西作家路遙。


陝西到底有多少種饃饃饃饃饃?

▲西安回民街,店家正在製作雞蛋黃夾饃。圖/圖蟲·創意


寫《人生》的時候,路遙的桌子上是除了菸頭,最多的就是幹饃(放乾的饅頭),沒有湯沒有肉也沒有菜,就著白開水和大蔥,愣是寫出了《平凡的世界》。多年後,陝西作家航宇回憶路遙,寫到“我和路遙都是陝北人,有饃的時候,從來不吃米飯……”


有人說,陝西的作家就像陝西的饃,看起來平淡無奇,但是“吃”到了,才知道內裡有多豐富。饃,是陝西人的糧食,也是陝西人的精神支柱。對陝西人來說,只要有饃,這世上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