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的育儿方法之“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惩罚是中国家长惯用的管教方法。如何合理有效的实施惩罚,同时又不会破坏亲子关系,更重要让孩子从中有所收益,而不是越惩罚借口越多及不良行为固着。

以下几点请家长注意起来:

1 惩罚内容要有前后逻辑关系。

有用的育儿方法之“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比如,老大状态不好乱发脾气,又把老二弄哭,为了管教老大,家长把老大心爱的画笔没收不让用或者让老大一天不许看动画片。那么,这个惩罚不仅没有前后因果关系而且家长拿老大最爱的东西作出惩罚更像是在报复。报复不会让孩子反思自己的对错。而且罚没画笔也影响孩子画画的热情和感觉。

显然,老大情绪不好迁怒周围的人或物是不对的,那么家长宜怎么处理呢。一方面严肃认真表明自己不赞同的态度,另一方面让老大回自己房间反省,等他觉得自己可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出来和大家玩。那么这个处理就考虑了前因后果,不会让老大觉得不公平。

2惩罚力度要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且不可超出孩子的忍受范围;

有用的育儿方法之“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比如,上例中老大发脾气事件,如果家长选择打屁股或者罚老大在屋里反省三个小时或者罚老大不许吃午饭,那么就意味着惩罚力度不合适。

打屁股只是一种很容易让家长上瘾的管教方式,它既不能让孩子对错误有内疚感还进一步抵消了孩子的内疚情绪(因为已经挨揍付出代价了就不需要再反思自己做的对不对好不好了)。

让孩子反省三个小时,时间过长。这么长的时间孩子就不是反省了,而是再琢磨怎么报复扳回一局,下一次怎么捣蛋折腾。

不让吃饭的惩罚,既不合逻辑也不利于孩子身体,并且会激起孩子愤怒痛苦的情绪。

3惩罚不是“以暴制暴”。

有用的育儿方法之“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比如,孩子乱扔物品,家长劝阻无效于是开始学其方法乱扔孩子心爱的娃娃。家长以为这样“以暴制暴”的方式才可以让孩子反思自己。其实孩子是不服气的,因为他觉得不公平,他心里会滋生敌意。那么,这种类似的捣蛋行为更不会减少,而且会有更多新的家长不接受的捣蛋行为出现。

4惩罚需及时,同时不可流于絮叨。

有用的育儿方法之“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比如,上例中老大行为情绪均失控,倘若父母只是口头上责备一下老大,不等老大平静下来反省自己,就急着抚慰老大情绪,快速转移其注意力只为了快点止住让人心烦的哭闹。那么,该惩罚时家长没有明确的态度给出来,这个家庭未来还是会有类似事件发生。连孩子自己都下意识觉察自己言行不合宜,自己却没有被父母教育。一直这样的话,孩子内心是乱的,他需要规则需要父母明确的态度帮他来理顺自己的内在。

反之,不分时候不分地点,只要家长自己情绪上来了就一通陈芝麻烂谷子的数落。我想说,越絮叨话越没分量,久之,既影响家庭氛围又让孩子启动了习惯性屏蔽家长声音的自保模式。

5不惩罚就是最好的惩罚。

有用的育儿方法之“如何惩罚孩子更有效”

有的时候,不要家长再多说什么,事情本身发展的结果就已经足够孩子印象深刻,那份内疚感会让他好好反省思考。家长如若此时惩罚打骂正好就抵消了孩子心中的内疚感(因为挨揍已经付出代价了),不利于其反思自己言行,也就是不利于孩子形成自控能力。

比如,孩子打闹,一方把另一方头打破了。那流淌下来的血就足够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闯了多大祸。孩子内心必然充满内疚。此时,父母不宜打骂,也不宜说“看我早告诉你别打闹了,出事了吧”。

父母事后宜引导孩子自我反省,可以说“你看到小朋友头破了什么感觉”“你觉得小朋友头破了会什么感觉”“他的头为什么会破”“如果下次一起玩还会这样的方式玩么”“怎么玩才不会受伤”“你应该做什么弥补刚刚给别人带来的伤害,比如把自己很珍惜的一个玩具送给他、亲自当面道歉…”

家长惩罚孩子的基础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良好的关系。感受不到父母之爱的孩子,家长的惩罚只是在告诉他们家长不爱他们,更不要提什么管教效果了。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那些威胁孩子的话、拿孩子作对比的话就不要再讲了。比如:“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不爱你了/下幼儿园不接你了/把你扔了”、“你看看明明多乖啊,你看看你”、“你再不吃饭,我就吃了/就给别的小朋友吃了/饭就让别人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