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視頻,儘管是在屏幕前,也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

8.28日,在瀋海高速上,一名司機沿著高速主線瘋狂倒車500多米,試圖從高速倒回服務區。

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高速行駛一旦發生撞擊,後果不堪設想。而視頻中也看到,有幾輛車是險險避開了楊女士的車。

對這些司機來講,簡直是天降劫難,飛來橫禍!

交警接到報案及時趕到,這位姓楊的女司機,居然說,自己把兩個孩子忘在了服務區,這才不顧一切倒車想回去。

這位粗心丟了孩子的媽媽,不但沒有把自己的安全放在心上,更是置別人的安危於不顧。

而面對她"只要找到孩子撞死也值"的言論,網友們也並沒有為了"母愛"買賬,而是紛紛開啟了嘲諷模式:

想不通會有這樣忘了孩子的母親。又不負責任地開車行為。害人害己!

什麼樣的母愛能把孩子忘了?

完全無視規則!這樣的媽媽以後怎麼教育好孩子?

在開車出門時,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標語: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

在考取駕照時,我們首先要學習的,就是交通法規。

而這位"不顧一切"倒車的媽媽,顯然把規則感拋之腦後了。

規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規則內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規則就像跨海大橋上的兩條護欄,是限制,更是保護。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跨海大橋上的護欄,是“保護器”。

正值開學季,很多孩子就因為不守規則,讓老師焦頭爛額,也讓家長頭痛不已。

而孩子的規則感,不是生來就有的,也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自發產生,這需要父母從小有意識去培養。

01.規則看似禁錮,其實是另一種保護。

不管是在家庭裡,還是在公共場所,我們都在被各種各樣的"規則"包圍。

我們經常會感覺這些規則太過複雜,以至於很多父母無法理解,難以接受。

暑假期間,很多父母為了開闊孩子的視野,會選擇帶孩子去博物院參觀。

上個月,廣東省博物館的留言簿被曝光,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

有觀眾質疑工作人員"管太多",並且抱怨:"不是讓孩子解放天性嗎?跑跑跳跳怎麼啦!"對此事,廣東省博物館做出回應:"在博物館遵守相關的禮儀規範,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新聞下有網友回憶:"本以為博物館很安靜,結果去了發現到處都是熊孩子大吵大鬧,玻璃罩上全是孩子的手印。霸佔展臺,穿越圍欄,父母管都不管。"

事實上,如果想要孩子"解放天性",大可以去公園裡,遊樂場,或者野外空地。但博物館的藏品,無比珍貴,大多需要細心呵護。孩子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進入博物館,就應該遵守博物館“規則”。

今年5月份,就有一份本打算拍賣的名畫,在預展現場被孩子撕毀。

這幅畫作創作於1889年,是任伯年花鳥四屏之《淡黃楊柳帶棲鴉》,估值在130萬人民幣以上。

每個帶孩子進入展會現場的父母,都理應看過展會的注意事項,並且看護好自己的孩子。拍賣行的負責人介紹,這幅畫作 "應該"能夠恢復原樣。這大概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換一個角度想,如果孩子不是撕毀了一幅畫作,而是打破了一個價值連城的花瓶呢?這種無法修復的損傷,孩子和家長,又該如何負責?

規則的建立,不只是為了限制,更是為了預防無法挽回的大錯。

我們總是吐槽"熊孩子",殊不知,"熊孩子"背後的"熊父母"更應該承擔責任。

只有父母身體力行的告訴孩子"規則"的重要性,孩子才能尊重規則,敬畏規則,才不至於在這個"規則"的社會處處碰壁。

02.想跳出規則的孩子,註定走不長遠。

前段時間,在看一檔家庭教育類節目《老師請回答》。其中一個家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個家庭的孩子,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童星。

但因為孩子忙於演藝事業,反而忽略了上學。甚至姥姥和孩子合謀,向老師撒謊曠課。

說到這裡時,一旁的嘉賓 ,史家小學的班主任溫程老師嚴肅的說道:"曠課這件事,堅決不允許。義務制教育,是一種法律。"

確實,孩子上課,家長送孩子上學,這是一種義務。

不管孩子要學習何種才藝,何種技能,都應該在完成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行。而節目裡的"小童星",為了"事業"忽視了義務,其實就是在無視規則。

但對於老師"演藝次要"的話, 孩子的姥姥有點不以為然。她認為:"孩子如果才藝好可以在娛樂圈發展下去,成績過得去就行了。"

觀眾席的一位小同學,卻提出了不同觀點:"走明星的路線就像走鋼絲繩,學習就是那根安全繩。無視規矩放棄學習,就是犧牲未來。"

孩子的姥姥一心想跳出規則尋找捷徑,卻沒想過,走捷徑,就像徒手攀巖。一旦跌落,粉身碎骨。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童星”並不是一條捷徑,這條路上有汗水更有“規則”。

沒有人可以擺脫規則約束,哪怕是成名已久的藝人明星,也要遵守"契約精神"。

19年上半年,有幾所知名高校清退學生的新聞引起了人們注意。

清華大學2名研究生,未請假或未被批准情況下,逾期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研究活動被勒令退學;

廣州大學對72名研究生做退學處理;

深圳大學,有多達314名研究生被退學處理。

如此龐大數字,觸目驚心。

但他們大部分被清退的理由都是:不遵守規則。

寒窗十數年,才進入研究院。卻因為如此理由被退學,讓人唏噓。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越是高等學府對“規則”的要求就越高。

英國著名作家斯威夫特說:"萬事離不開方法,世界離不開準則。"

教會守規矩,孩子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好。

人人都要守規則,就是這個世界最大的"規則"。

03.聰明的父母,這樣培養孩子的"規則感"。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規則的重要性。

那麼我們可以做努力,來給孩子樹立規則感呢?

1.家長堅持原則,不能朝令夕改。

前幾天女兒看動畫片,我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情節。

小豬佩奇和朋友們在遊樂園玩耍,年級小的佩德羅想要插隊,一旁監護的豬爺爺以"佩德羅是小孩子"為由,允許了他的插隊。

隨後,孩子們開始自己制定"規則":我是女孩子,我快要過生日了,只有我戴眼鏡……

這個遊樂場變得一團糟,大家都沒有辦法好好玩耍了。

這時,豬媽媽告訴豬爺爺:"這個遊樂場唯一的規則,就是排隊。"

豬爺爺因為自己的"無原則",導致孩子們上行下效。

而豬媽媽則守住"排隊"的原則,維護了遊樂場的秩序。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小豬佩奇》裡,藏著育兒的大“秘密”

2.拒絕"黑白臉",家長統一戰線。

大部分家庭都是幾個長輩共同撫養一個孩子,因此,對孩子的管教問題上,也非常容易出現分歧。

比如:媽媽規定孩子一天只能吃一塊巧克力,可是孩子的奶奶,卻扛不住孩子的請求,偷偷多拿了一塊給孩子。

這樣一來,奶奶主動破壞了規則,也給孩子留下了"漏洞"。

當孩子下一次想吃巧克力,眼看在遵守規則的媽媽這裡拿不到,他就會去找"可以破壞規則"的奶奶求助。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有多少父母,被孩子用哭泣“威脅”。

這不單單是孩子在瘋狂試探家長的底線,更會讓孩子用情緒"威脅"家長:你不給,我就哭。"黑白臉"教育下的孩子,不但沒了規則感,也失去了情緒管理能力。

3.告訴孩子可預見的結果。

2-6歲,是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個大致的概念,懂得"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比如,孩子在自主進食的時候,1歲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不能亂扔食物"這個規矩,但2歲的孩子,一定是可以聽懂的。

這時候,如果孩子又故意扔的滿地都是,父母就可以要求他一起參與清潔工作:"亂扔是不對的,所以你要幫助我清理乾淨。"

父母和孩子都需要的“規則”教育怎麼做?看看《小豬佩奇》找答案

小孩弄髒很正常,故意弄髒,卻不能姑息。

幫助清理,也是一種教會孩子"承擔後果"的舉動,對孩子責任感的形成,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其實,沒有哪種方法 ,是適合所有孩子的。

但是,父母堅定自己的立場,嚴守"底線",孩子才能守住"規則"。

不管用何種方法,瞭解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發展規律,才能更好的應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問題。

育兒先育己。

願我們都能跟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今日互動:你在育兒過程中,遇到過孩子違反“規則”的情況嗎?你又是如何解決呢?)

我是與清,這個月,就要正式晉升為二胎媽媽。帶娃路上,不用要求自己事事完美,做個"八分媽媽",與自己和解,與孩子共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