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分辨機械的唯物主義和辯證的唯物主義?

永動機45


分辨機械的唯物主義和辯證的唯物主義,大概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機械唯物主義是以機械的觀點去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認識論問題。而辯證唯物主義是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的科學,是用聯繫和發展的觀點去解釋自然界、人類社會和認識論問題。

其二,機械唯物主義把機械運動看作是唯一的運動形式,而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形式是無限多樣的,按其複雜程度和發展的順序劃分為機械的、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社會的五種基本運動形式。

其三,機械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具有形而上學性,而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具有辯證性、發展性。

其四,機械唯物主義社會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而辯證唯物主義的社會歷史觀與自然觀、唯物論、辯證法是高度統一的。

其五,機械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認為主觀反映客觀如同照鏡子一樣,只能機械地照出外界表面的、靜止的圖景。而辯證唯物主義不僅反映客觀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能動地揭示出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認為主觀反映客觀必須符合實際,具有客觀真理性。檢驗和判斷某種認識是否符合實際,即是否具有客觀真理性,只能是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機械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都是唯物主義,都在回答什麼是物質,區別就在於他們對於什麼是物質這個問題的理解不同。

在辨析這兩個概念之前,需要先理解什麼是唯物論:

唯物論要探討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麼的問題,這裡面比較難以理解的是“本原”這個概念,簡單通俗來講可以將本原理解為根本、本質、來源。

也就是說我們這個世界從本質上來講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這個世界上各種各樣林林總總從根源上來講,它到底來源於一個什麼東西?當我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其實我們就是在探討世界的本質是什麼。

有一個不是太恰當,但是很通俗易懂的例子,比如在媽媽和我之間來選“本原”,就應該選媽媽,因為是先有她再有我,是她派生出了我,應該她是本原,而我只是本原的派生而已,這就是關於本原的基本探討邏輯。

回到唯物論的基本理論知識,我們也面臨兩個選項,一個叫物質,一個叫意識,我們需要選出哪個才是世界的本原。

根據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古往今來所有的哲學家被分為了兩大派別,其中一派的哲學家認為物質是這個世界的本原,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個物質世界,持有這種觀點的哲學家我們把他們稱為唯物主義哲學家。他們認為先有世間萬物,然後才有萬物在我們腦中在我們眼中的映射,才有我們的認知。比如我們眼前有一朵花,唯物主義者認為是先有了花開在這裡,然後正因為我看到了它,它才映射到了我的眼中,腦中,心中,才知道了原來這裡有朵花。換言之,哪怕要是沒看到它,那隻不過是我不知道而已,但那朵仍然是客觀地開在那個地方的,這就是唯物主義的基本結論。

與之相對應,相反的是另一派唯心主義哲學家,他們認為人的意識,人的精神這個東西才是世界的本原,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就被稱之為唯心主義哲學家。他們認為先有我心中的世界,然後才派生出了世間萬物,換言之我心中沒有世界,那我眼前這個世界也就蕩然無存。還以那朵花為例,他們認為是先在我的腦中有一朵花,然後眼前的這朵它才能得以存在,這就是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

那什麼樣的東西才叫物質?到底什麼是物質,物質的概念是什麼呢?

古往今來有很多不同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做了很多的界定:

首先第一種人認為,所謂的物質其實就是實物,就是那種看的見摸得著的東西。例如中國古代的五行說,它認為物質無非就是金木水火土,這種對物質的界定太狹隘了,沒有看到非實物的物質,對於這種觀點,就被稱之為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或古典樸素唯物主義

再看第二派,到了近代,隨著科學的進步,哲學家逐漸認識到這些物質究其本質都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子構成,因此哲學家們更進了一步,他們從各種各樣實物的背後提煉出了他們共通的東西,所以他們提出物質就是由粒子構成的物體,也就是說物質其實也就是原子、分子。他們比起第一種人稍微進步了一些,但仍然還有缺陷,他們看到了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構成的東西是物質,但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東西它不是粒子構成的,仍然可能是物質,所以第二種人也太狹隘了,這種觀點我們將其稱為

近代機械唯物主義

緊接著第三派,他們認為物質就是一切客觀實在。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定義,這種觀點認為,只要是客觀存在的都是物質,無論是否是實物,是否是由原子分子等粒子構成,無論我想或者不想它都客觀存在在那裡不增不減,這種東西就叫物質,例如人類歷史。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就被稱為辯證唯物主義


熙蔓


這麼比如吧,前者就象機器人是按程序走和幹事,後者象人是按思想走和幹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