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葛仙山上是晨鐘暮鼓的道教宮殿,“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山上道觀為世代居於此地的人所信奉,山上的神仙威名被數世傳承。山上的道家起源是因東漢葛玄修道於此,羽化登真於峰巔,魏晉時鄉人即闢築石庵祭祀奉禮。

我們登山的那日正逢“齋期”開山門,道觀裡香火很旺,整個白天香客絡繹不絕。

有的是高考分數出來了來還願的青年人,有是求子求婚姻的婦女,還有熱衷道教文化的人在山上修行,短期地居住在山上,和道士同吃同住,整天在山上生活。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白天,世俗生活同道教的信仰相融,隨著景區的發展,原本是一條原始山間小路上山,如今建了葛仙村,道觀便與山下有一條索道連接作為上山的捷徑。人們來到道觀,更容易了,商業的過渡加速了人們漸入佳境的過程。但並不妨礙葛仙山在人們心中“神山”、“仙境”的地位,山上山下匯聚著古人的修行、神仙的神話傳說、人在道義上的反思、今人的趣味、人食煙火而居的稟性。

亦道亦俗,亦是非常之境。

原本離城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如今山下虹橋上、歐家、民謠水鄉自然村落為山上道觀開放了夜間住宿,道觀之外,道教聖地之餘,山下秀美的村落成為一個個晝夜佈施於大眾的公共空間。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道教文化讓道人留在山上,煙火氣則讓普通百姓樂於在山腳的村落聚集。

遊客在去葛仙山之前,就在村子裡住下,聽村裡人講山上道觀的歷史、後人如何歷經辛勞的幾番翻修,略懂文化的老人會強力推薦道觀旁的石碑碑林,那些碑文很多是他們刻的,是他們搬運上去的,參與山上修建道觀的鄉民,因為積了功德而滿足,而有了好運。

如今他們居住的村落被政府建成了秀美鄉村,村子建的美不用說,照應著仙山雲霧、山林、溪流的靈氣。

這裡人不光講道家修行,因為日子過得殷實而講政府好,還懂歷史談文化。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山上居一日,人間已一年。這是比喻。

山下,或許因為人,會有更豐富更林林總總的感受,是日常的,也是哲學的。

虹橋上,美如鄰家少女

虹橋上的小橋流水,古老的石橋走起來很愜意,水面如琉璃般光滑,不是大美若斯,而是狗吠、孩童追逐的聲音、貓朦朦朧朧醒來……村莊的美如鄰家少女,笑容靦腆,總是殷勤添茶,讓人心無抗拒。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在微動的漣漪中,在姓氏“歐陽”的一群孩子們的讀書聲中,安靜地走完了村莊。

想到遲暮之年的歐陽修,自號“六一居士”,留下一聲感嘆:藏書一萬,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吾一老翁。

乘興而來的遊客遇到這裡的孩子在朗讀歐陽修的文章,孩子又和同齡的孩子討論抖音上看到的動物趣聞,年輕的媽媽抱著自己更小的一個孩子,臉上有寧靜和知足。媽媽們讓孩子們去看抖音去嬉戲打鬧,因為她們相信,六一居里歐陽修詞文的朗讀一開始,孩子們的心,就會跟著平靜下來。

因為“六一居”的原因,我常常去葛仙山,也常常來虹橋上,來這裡會第二天早起去楊村早集市買菜。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每一次來時,我最喜歡的事物,除了道教聖地的宮殿,除了環村莊的清澈見底的溪水,還和食物有關。

油條包麻籽粿、韭菜餅、清湯、燈盞粿,菜市場的小攤上,我總喜歡找年邁的攤販買一碗清湯,再去一位阿姨那裡買一份麻籽粿,買完菜再給住在村子裡的客人捎去幾個韭菜餅,又忍不住嘗一兩個,也不管胃能不能夠消化,反正是從集市上買回各種東西,享受著自然食材和鄉間美食的樂趣,還覺得一樣東西一定是要與另一樣東西配對的,於是把認為相互會喜歡的食物挨著放。

在這樣玲琅滿目的集市上,人和食物的心其實是相通的。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賣菜的人有的從家裡擔一擔菜來賣,不為了掙錢,只是為了在賣菜的時候同別人交流種菜心得,諸如洪水沖走了養殖場裡的雞鴨、魚塘的魚,諸如連續的高溫把菜園的西紅柿和辣椒都曬死了。

他們之間還有很多互動,非常的有趣、可愛,互相都是老朋友,在賣菜之餘,有聊不完的話題。

彷彿要把憋了一天的話都在早市上聊個暢快,賣菜的老百姓往往要到九、十點鐘的樣子再挑擔子回家,那種奢侈在於他們不是為了錢來的,就想著賺點零花錢,有大把的時間,大家都不急於去哪裡,只滿足於擇菜、接受遊客的討價還價,滿足於賣一塊錢也是賣、賣兩塊錢也是賣的狀態。

只要你豎起耳朵去聽,早晨的集市就像是具有無限靈感的聚集地。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鄉村生活和鄉里人的一生,沒有大起大落,更多的是細水長流,隨遇而安。

唯獨歐陽修後裔的家風對他們,是祖祖輩輩各種感情的一個總和,是更有定力的一種文明和人性的省思。人們未必會懂每一句家風,但他們有分辨能力,認定了這些當初被寫下的短詞簡句,是能幫助自己創造奇蹟的錦囊。

那些教化,那些文化,那些家風,那些詩文,正幫助他們更熟悉世間的事,風向,季節的更替,樹葉的顏色,以及由此帶來的世事人情的變化。

並在很多年後,會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他們的孩子。

古有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情懷家風;今有歐陽修後裔在葛仙山鎮虹橋上,他們樹立的淳淳家風在於勤學好讀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就謄寫在村子六一居的白牆上。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六一居是我們的三清媚文學寫作營,在進出村莊和貫穿虹橋上與歐家這兩個村子的必經之地,但凡有遊人走過,都會朗讀一會兒:“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來感慨一番歐陽修的文人情懷。

歐陽修的詩詞,面對夜空也好,面對花燈也好,面對雨後清寒也好,面對春愁酒病也好,縱使才情無限,他的敘述平靜而誠懇,他的寫作姿態本身也耐人尋味。“長相思蘋滿溪水,柳繞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時隴月低。”、“今年花勝去年紅,可惜明年花更好,知與誰同。”是對命運軌跡的書寫,是對人生經歷的記錄也好,翔實而生動。

情語亦是景語: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心靈的皈依之所,已是至深福德。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想必歐陽修第三十五代後裔擇此居住,相互傳說的內容是歐陽修的生平點滴,是歐陽修的文化……和道家仙境有關,和青山隱隱水迢迢的風景有關,而絕不僅僅是因為葛仙山上世外的仙風,也絕不僅僅是山水,而是因他們內心對文化的認可一點點造就。

民謠水鄉,或許流水叮咚才是最終的詩意

暖色調也好,冷色調也好,感性詞彙的編排也好,理性詞彙的敘述也好,好像這個時代,也只有民謠可以長長久久地傳下去。

謝家灣,不管它的路有多寬,樓有多高,交通有多方便,遊人有多密集,不管它有多少人性格的強和弱,有多少小老百姓在開農家樂和剝蓮子、養殖蓮藕、做醬菜的、因為旅遊而開始賣各種商品的,它還有更直抵人心的力量。那份力量要比匆匆忙忙、浮皮潦草的現實更能進入到深邃的人心。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你現在走在謝家灣這個民謠水鄉的每棟房子裡,一面瞭解著人們的性格,一面看著牆上的民謠和家訓對村裡人的塑造。

一花一世界,還有形形色色的音符,整個兒地影響著現在的老百姓。

一首歌、一段歌詞、一種旋律、一個村莊的良好家教。人活一世,和草木生長一樣,此生彼息。對文明和文化的繼承和對照終究是人類不能消除的胎記,人對餘音嫋嫋的呼喚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瘡疤的精神療愈。

行程萬里,難忘那些很美的曲調。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那種音樂的奇蹟,還體現在村莊裡的漂流,是很適合親子游的漂流,教小朋友親近自然,親近萬物,由家長帶著孩子,歡笑聲、玩水的叫鬧聲、那種遊戲的強度引來的快意尖叫,流水叮咚中好像有千軍萬馬。

一個下午的漂流時光,家人共度的歡樂,人們的臉在沿岸的樹蔭中逐漸明晰,人的手不斷重複著划槳的動作,神情的變幻、手的姿勢、揮動的旋律,如母愛至上、父愛至上、友情至上的民謠和鄉村音樂,好像是非常聲情並茂、寓教於樂的演繹。

那樣的聲音在那裡,讓人熱愛生活而不是逃避它。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有一天,當葛仙山下生活的孩子們長大。

當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失意和失望,當他們對生活產生迷惘,當他們見到了權力、錢、欺騙、爭鬥、背叛,當他們發現這個世界會有很多人對他們不屑一顧,但願會想起兒時鄉村所耳濡目染的文學和音樂的教育,而懂:人的一生,更多的將是個人的才華、智慧、技巧、實力、身體、運氣之間的較量,人憑的是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憑的是個人力量,而不是背景、權力。

蘇聯解體,但是《被遺忘的祖先的影子》、《願望樹》這樣的劇作留下來了。

我想很多年過去,這裡的孩子們坐在窗下寫作,偶然聽到小時候村子廣播常播放的一首民謠,會感恩從小就接觸到文學、音樂、歐陽修的文化,未來這些將點燃他們內心的一盞盞燈,是歲月靜好的第一課,並不斷地幫他們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出神奇的想象,並使歷史復活。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夏日葛仙山,未嘗不是一場消彌舊日的精神療愈

這裡的流水聲,民謠曲調,讀書聲、歐陽修的詩詞,將留在孩子們的心裡,在有一天他們會覺悟,會態度分明和做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

山上是清居的道士,山下是食人間煙火而居的歐陽修後裔,看民謠水鄉的老百姓,看虹橋上孩子熱愛讀書的氣質,彷彿看到葛仙山道教的清修對於世俗中人的影響,但這裡人並不想成仙。

他們更想在塵世中找尋自己,找尋命裡的八尺,而不是一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