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主題新聞發佈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9月27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新聞發佈會,自治區黨委統戰部、自治區民委、教育廳、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我區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有關情況。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主題新聞發佈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近年來,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內蒙古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制定出臺了《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施意見》,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自治區堅定不移加強黨的領導,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基礎。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主題新聞發佈會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自治區黨委、政府堅持從政治上把握民族關係、看待民族問題,將民族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把黨的領導貫穿於民族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

做好民族工作,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是有力抓手。自治區大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一步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認真貫徹中辦、國辦《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和我區實施意見精神,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全面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進連隊、進宗教活動場所。培樹了興安盟、呼倫貝爾市、鄂爾多斯市3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盟市和52個國家級、278個自治區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創造了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自治區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區發展,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

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現代化內蒙古的目標任務,自治區著力加快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發展,大力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幫助“三少”民族發展,大力補齊民族聚居地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目前,全區48個民族聚居地區中的31個貧困旗、市全部摘帽。

以發展促進民族團結。自治區制定出臺《關於促進少數民族聚居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加大對牧業旗縣、邊境旗市、“三少民族”自治旗、民族鄉和少數民族人口相對集中的其他地區的支持和幫扶力度,完善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增長機制,加大對少數民族聚居地區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大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重大生態保護工程的投入。深入開展興邊富民行動,極大地加快了少數民族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進程,實現所有貧困旗縣、貧困嘎查村全部摘帽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自治區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社會基礎。

準確把握新時期民族人口大流動、大融居的新特點,積極探索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新模式。針對當前各民族在社會生活中聯繫越來越緊密的實際,自治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鞏固了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自治區精心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為構建互嵌式社會結構奠定堅實基礎。2014年,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城市民族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精細化。2012年,自治區在包頭市昆都侖區、赤峰市松山區等4個地區開展了首批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2015年,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開展了城市民族工作進社區試點工作。2019年,在呼和浩特市開展了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試點工作。堅持夯實社區基礎,把社區打造成為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大家庭,各民族群眾逐步由空間嵌入拓展到經濟、文化、社會和心理嵌入。

自治區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進一步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

自治區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構建課堂教育、社會實踐、主題教育多位一體的教育平臺。大力宣傳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集大成、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形成各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強大精神紐帶。認真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教育政策,堅定不移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不斷提高少數民族群眾科學文化素質。

自治區始終堅持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以凝聚思想共識增進民族團結。結合內蒙古的光輝歷史,傳承草原兒女心向黨、堅定不移跟黨走的紅色基因,挖掘最美草場獻航天、養育三千孤兒等民族團結資源,講好民族團結進步內蒙古故事,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民族團結教育從娃娃抓起,自治區把愛國主義精神貫穿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全過程,把愛我中華的種子埋入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課堂、進頭腦。

全區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強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深入推動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知識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各級各類學校普遍開設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課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課程體系,實現了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常態化、全覆蓋。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的育人元素,引導各民族學生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

自治區教育系統還充分利用校園網、微博、微信等校內媒體,鼓勵支持製作民族團結進步宣傳片、微視頻、微電影等,擴大中華優秀文化精神產品、民族理論創新成果的傳播,使互聯網成為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鑑、構築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

自治區立足地區文化建設實際,推動各民族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新交融,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增強各族群眾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彙集力量,用優秀文化產品振奮人心、鼓舞士氣。

近年來,自治區著眼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特別是增強文化認同感,積極提供優質文化產品,營造維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文化環境。每年組織各藝術院團“百團千場下基層”惠民演出活動1500多場次。近三年組織開展“戲曲進鄉村”演出4000餘場,觀眾達50多萬人次。

自治區依法治理民族事務,進一步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法治基礎。

自治區全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規,定期開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依法保障各民族群眾合法權益。

自治區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為各族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健全民族事務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治理民族事務,依法維護民族團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