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报史|消失的岗位

原创:严洁 今参考

1945年底,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大众日报》成为华东局机关报。由于从华中北撤的大批新闻干部加入大众日报社,此时,大众日报社成了中共中央华东局最大的机构,职工总数为1200人左右。

一时间,大众日报人才济济,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为迎接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报史|消失的岗位

雕塑《艰苦岁月》 作者:仇世森

报务员、摇机员、铸字工、拼版工、刻字工……对现在大多数年轻读者来说,这些工种也许异常陌生。

但在大众日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众多报界前辈在这些岗位上默默付出、建功立业,为大众日报今天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技术的发展、事业的进步,这些岗位逐步消失。如今,当我们在为今天的技术进步和辉煌成就而骄傲的同时,也怀着崇高的敬意去重温那段历史。

报务员

20世纪30年代,办报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电台。所谓“电台”,是一组设备,由一部收报机、一部发报机和一部马达组成。报务员就是操作收报机、发报机的专业人才。报务员必须具备起码的文化知识,懂得使用摩尔斯电码,会写字,听力要好,还得懂些基本的无线电知识。

译电员

收报员收下来的都是电码。摩尔斯电码是一些表示数字的点和划。数字对应单词,需要查找一本代码表才能知道每个词对应的数。用一个电键可以敲击出点、划以及中间的停顿。新闻台都是用明码发报,因此不设保密员,只有译电员。译电员必须熟知代码表,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电码译成成文的文字。

记录员

记录员专门负责从收音机中记录广播电台新闻。创刊初期,大众日报电台并不完备,为了补充消息来源,就通过收音机来记录国民党中央社的新闻,然后进行改写。

摇机员

收报机、发报机都需要用电。有交流电最好,没有时蓄电池也可以。战争年代,蓄电池奇缺,由于敌人封锁,这也属于军事物资,很多情况下有钱也买不到。于是,最经常使用的电源是手摇马达,专门负责摇马达的同志叫摇机员。这是一项极耗体力的工作,即使是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下,摇机员干上半小时,依旧满头大汗。

还有一种摇机员是专门摇印刷机的,当时报社所有的石印机和铅印机皆用人工,于是印刷厂有专门的摇机班,都是棒小伙子,分成三班,轮流上阵。

拣字工

当时最好的印刷就是铅印。铅印的原理与毕升的印刷术相同,只是机器为金属所制,工艺也更为精细。当时的印刷流程:拣字—排版—打样—校对—上机。

当时,所有的字都是铅制的,密密地装在木制的字盒里,几千个字分不同字体、字号,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其中。所谓“拣字工”,就是按照文章的要求,尽快地从字盒里找到相应的字,送到排版组的工人手中。

这也是一项极耗体力和精力的工作,一手托木盘,一手拿镊子,从字盘间来来回回地走上几十趟上百趟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拼版工

拣字结束后,要由拼版人员将一块块文章拼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版面。由于完全是手工操作,对画版要求极高,一行都不能错,一个字都不能错,否则就会造成拼版失败。

翻字工

铅字是耗材。用过一段时间后,凸起的字面就会磨平,必须更新。铅的熔点较低,因此常见的做法是把铅熔了,浇进模具中重新铸字,这样的工作叫翻字。

当时,没有铸字机,补充铅字只有用翻字盒手工翻字。翻一个铅字,要先用小铁勺在木柴火炉上化铅,把熔化了的铅水慢慢倒入装好字模的翻字盒内,待稍加冷却后,再把所翻的铅字取出来,将铅字周身手工磨平,这时的铅字才能使用。手工翻字效率很低,一个小时只能翻出几十个铅字。

铸字工

与翻字工的任务相同,但技术等级大不相同。所谓“铸字工”,是能够操作铸字机的技术工种。

1940年,随着印刷量的扩大,翻字已远远不能适应补充铅字的需要,采购员就千方百计从济南买到一部手摇铸字机,并动员铸字工人刘玉华历尽艰险来到沂蒙山区。

为此,报社印刷厂抽调四名同志专门成立了铸字组,安装机器,调试使用,经过一个月苦干,字架全部换上了新字,报上字迹清晰,面貌一新。当时的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李竹如特地对刘玉华进行了表扬。

刻字工

当时印刷品上如果要用异体字、美术字或花边、线条,就要现做,或用木头或用铅块刻成。

装订工

大众日报社从创立之初就非常重视印书,仅1939年到1942年底,就印刷出版各种书籍180余种,72万余册。大众日报印刷厂试印时就是印的书,设分厂后,二厂、三厂都是专门负责印书的分厂。

1940年12月山东分局决定成立大众印书馆,附设在大众日报社内。到1944年7月6日山东新华书店在莒南后净埠子村正式成立时,已经有了五个分店,出版了318种书籍,供应了鲁中地区所需的中小学课本,还分别供应鲁南80%和滨海区70%的国民教材。

此时,新华书店乃集编辑、印刷、发行为一体的出版机构,仍是大众日报的一个部门,直到1946年才与报社分设。装订工就是专门手工进行图书装订的工人,而现在装订全部都由机器操作。

1939年报社印刷总厂举行“红五月”劳动竞赛,获一等奖的一厂,得到的奖品是装订女工史文芳精心制作的绣有飞机的红细布锦旗。

青年工艺学校校长

创刊初期,大众日报人才奇缺。为了自力更生培养人才,1939年3月报社从各地招收了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12人,举办电务培训班,旨在培养电台人员。

两个月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创办了“青年工艺学校”,时任编辑部主任的仲星帆为校长,招收了15至18岁的男女青年83人,按文化程度分为甲乙各三班,学习时间半年。开学时,李竹如到场讲话。

油墨厂厂长

1941年底,第二次反“扫荡”期间,印刷物资奇缺,英勇的大众报人自己动手,解决物资困难,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奇迹。当工人们用马尾松烟灰试制油墨成功后,索性在沂南县阜前店开厂正式生产,刘来厚任厂长。

他们买了村里开明地主的马尾松做原料,在村外山坡上挖坑建灶,灶后顺山坡排接十几个无底泥罐做烟囱,下边灶内烧松木,松烟沿罐筒向外冒,烟灰便附着在各节泥罐内,渐渐沾得多了,就拆开泥罐,将烟灰扫出。

这样,两排烟罐每天可扫一二斤烟灰。加上松香、蓖麻油搅拌,再上石磨细磨,出来的就是细腻的油墨。买来的油墨每盒要15元,自造的成本仅5.6元。

1941年6月13日,《大众日报》刊登了《本社创造自制油墨》的消息,文中特别表扬了创制者张榕和刘来厚。

造纸厂厂长

土造油墨成功后,工人们再接再厉,又借鉴沂南民间土造的糊油篓用的桑皮纸的方法,研制成土法造纸。

工人们先将原料桑树皮放在石臼内捣碎,再上碾压细,然后以水浸泡发酵成纸浆;再用方形竹筛一张一张地捞出,贴在墙上,晾干后就成了一张张的纸。后发现,纸面不平,就进一步地细碾、延长发酵时间,终获成功。1941年7月19日,报社首次用自造的桑皮纸印刷了第275期报纸。李竹如特命之为“文化纸”。

于是,在沂南阎家庄正式建厂,厂长白铁华。后来,造纸规模不断扩大,成立了造纸总厂。战争年代,大众造纸厂共生产纸张几十万张。

缮写员

战争年代,在不具备铅印的条件下,《大众日报》就石印,不能石印就油印,保证了连续出版,创造了新闻史上的奇迹,使《大众日报》成为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

油印和石印在做版时,都需要手工绘制。油印报、石印报报容版面都仿照铅印,所不同的是排版全由人工手执毛笔书写绘制,全文用蝇头小楷,标题则仿铅字。这个负责绘制的专门人员叫缮写员。

文印员

创刊时,报社就设有文印室,此后,文印室一直是编辑部的组成部门。文印员的主要工作是刻蜡版。

红色报史|消失的岗位

工作中的文印员

被服股长

战争年代,报社一直实行的是供给制,报社所有正式人员吃穿皆由报社发放,每月只发少许购买日用品的生活费。

1940年,李竹如任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在报社机关成立了大众合作社,这是大众报人在战争年代的又一个创举。

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是供应机关文具和日用品,推销大众日报社出版的书籍,也通过它采购日用品,从敌占区购些印刷材料。

大众合作社的建立,大大方便了报社机关、分局机关和一一五师机关干部、战士,广受好评,可谓一举三得的好事。在此基础上,1946年成立大众成衣局,下设专事被服生产供应的被服股,负责人就是被服股长。

红色报史|消失的岗位

抗日战争胜利后,大众日报社随山东分局进驻临沂城,入冬发下新棉军装,大众报人佩带八路军帽徽和臂章。时任文印员的杨源恺与刘鸣山、苏波、李葆琴(李帆)、钟志明合影。

运输队长

1941年大众日报社先后在驻地和莒南县净埠子村成立大众运输队。运输队由最初的三五头骡马发展到三十余头,并有五六辆胶轮大车。这些交通工具除了自用,还给工商部门运输物资。1946年归入大众成衣局。

粮秣股长

同时,专门进行粮草征收的单位叫粮秣股。它既给员工准备粮食,也给运输队的骡马准备饲料。

武装交通员

简言之,就是带枪的发行员。战争年代,为了使发行更顺利、更有效,大众报人创造性地发明了三位一体的战邮制度。这个制度就是新中国的中国人民邮政的雏形。

从1942年“五一大扫荡”到1943年上半年,日伪山东敌据点达3000多个,最密地区平均三至五华里一个,平原地区平均五个村庄就有二至三个敌据点,交通线也遭到破坏。“扫荡”结束后,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大众日报社英勇的发行人员重新开辟了冲不散、打不断的千百条邮路,把被敌人分割的滨海、鲁中、鲁南、渤海、胶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942年2月,战时邮务总局成立后在敌占交通要道成立了武装交通队,任务是护送报刊、文件及往来干部。其中之一的沂蒙至滨海武交队20人,分两班,每天下午每人背邮包加枪弹共40多斤,向东行十几里,天黑渡过沂河,从葛沟、河阳敌据点间穿过台潍公路,拂晓前从汀水、道口敌据点间渡沭河,天亮到莒南板泉崖交通站,全长120里,次日下午,再照原路返回,如此风雨无阻,河水上涨也不间断。

除此之外,现在的大众日报社见不到的岗位还有石印工、商店经理、鞋厂厂长、警卫员等,这些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岗位。那些在特殊岗位上工作战斗过的大众报人,都为大众日报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撰文|严洁

编辑|李毅

来源|《一张报纸的抗战——大众日报社史撷英》山东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