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五更爬半夜的人

近日,村裡一位享年八十二歲的老人去世了,他的兒孫及親屬把他按習俗安葬了。對他的死,人們都說:村裡起五更的人走了。


這位老人出身地主家庭。他的祖輩、父輩是我們村乃至哈河東西南北一帶最大的地主。聽老一輩人講,解放前我們村的農戶幾乎都是給他家耪青的佃農。在其它村莊也有他家的鋪子。解放前,村裡人要畢恭畢敬的稱他為“二少爺”的。他人長的瘦纖高大,尤其有一條細長的腿,走起路來非常敏捷,人送外號“刺稜腿”。


解放後,他家被劃成了地主成分,他的父親、母親成了受管制的地主分子。他和他的兄弟姐妹成了可教育好的子女。他初中畢業後回村務農。那年因為他常年五更天就起來,在村子各街道亂轉而被批鬥。讓他向全村父老鄉親交代:“起五更在村中各街道四處亂竄,是不是心懷不軌?要搞什麼陰謀詭計”?他老老實實地交代了事情的原委:那時他那個地主分子的老爹已經去世,臨死時將他哥倆叫到跟前,囑咐說:“起360個早,給窮小子們看看”。從此他和哥哥謹遵父訓,不敢有任何懈怠。每天五更天起床,哥倆一個村東,一個村西,在別人起床時,他們已經回家吃早飯。他哥哥因為患有氣管炎,冬季無法堅持。而他是不懼嚴寒酷暑,在360天裡,每天五更天起來後就背上糞筐,拿上糞叉子,走街串巷,拾糞撿垃圾。


起五更爬半夜的人

起五更爬半夜的人

  那年月全村各家飼養的豬,都是散養。村裡的街道、旮旯到處是豬糞。把豬糞一泡一泡地拾起來,堆放在坑中堆成肥料,上自家的小菜園和自留地,在還沒有化肥的年代,牲畜糞便可是農家種地的寶貝。那時供銷社回收麻繩頭、牲畜的骨頭、鐵片等垃圾,雖說一斤只有幾分錢,可也能用來買鹹鹽和火油,補貼家用。


村裡許多人家都有拾豬糞的習慣,可是誰也比不過“二少爺”起得早,拾得豬糞多,揀垃圾賣的錢多。有人問過他:天還黑咕隆咚的呢,你分清是豬糞還是土坷垃嗎?他回答說,土坷垃也曾揀回過不少啊,一起放到豬糞堆裡摻肥了。


後來,把他地主父親的這句話和他哥倆的行為,算成了他們對社會心懷叵測的罪狀,對這位二少爺和他的哥哥進行了批鬥,不允許他們再秉承父訓,起五更去拾糞,他好長時間沒在行動,但去自家自留地裡勞作也是要五更起的。


後來,一段時間內,村裡人把這個老地主分子的話當成了流行語,有時訓斥晚輩的懶惰或與他人開玩笑時,都會引用這句話:“起360個早,給窮小子們看看”!


後來,這位老人把這個習慣堅持了一生。晚年時,他雖然不再揹筐拾糞了,可是他起五更在村子裡溜達、鍛鍊身體,順便撿拾紙殼、礦泉水瓶等垃圾。老人始終不渝地踐行著“起360個早”的父訓。


而“起360個早,給窮小子們看看”的流行語,也早已隨著日子流淌被人們忘記了。


起五更爬半夜的人

起五更爬半夜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