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金戒指

一隻金戒指

二00X年,正值兔子長尾巴,不知不覺就進入了知天命之年。那年也還走運,還清了一往所欠的債務外,荷包裡還有幾個錢漲著。為了犒勞一下自己,決定為老婆打對耳環,給自己打只金谷子來戴戴。也因為小時曾聽逝去的父親說過,他年輕當兵的時候,也有過一隻金谷子,他因平津戰役在天津被俘,行李又寄存在北京一朋友處。等平津戰役一結束,朋友隨殘部去了寶島,從此天各一方,直到九十年代才得重逢,寄存物資也就無法歸還了。所以,我也就想打只金谷子來戴戴,究竟是什麼滋味。

在武凌源街上商鋪的隔壁就有家金首飾店,而且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是鄰居,也就非常熟絡了。把想法一向他諮詢,他覺得不好意思的說:“怎麼不早說,金子剛剛漲價一個來月,而且漲得很洶,將近一半,一個月前還只肆拾多元錢一克,現在要玖拾多元了,你要要,還有什麼說的,搞個整數,玖拾元就可以了。”平時看鄰居老闆是老實人,不像賣關子。倆人商議了耳環和金谷子的重量,所保證999的成色,就算定做成交了。說實在話,是人三分防,我也到其它金店諮詢過,都是如此說法,金子十幾年沒加價,這次加回多的,也就證實了鄰居老闆沒有騙我。

在我過去的眼裡,我看到的金銀首飾是要通過銀匠師傅的錘打、鏨刻、燒製和千錘百煉慢慢製作而成,幾件什物也應要點時間。誰知現代製作工藝已經革新了,只見他把材料用天平一秤,放入一隻小鉗鍋,用液化氣加熱,沒一陣工夫就使材料溶解成液體,只見老闆拿出一個模具來,清理好後,把溶解的金液體倒進模具,經過一陣冷卻,拋光,一件件金燦燦的黃金首飾就成功了。後來我仔細一想,每件金銀首飾用手工打造,鏨刻是孤品,無法複製,它的保存價值就高。用模貝鑄造出來的金銀首飾,它容易複製,就失去它收藏的價值了,而僅剩它本身的實際價值了。過後一過天平,金谷子18克,二隻金耳環10克,共計28克,計幣貳仟伍佰貳拾元。僅幾個小時,自己的一個小小願望就算實現了。

在本世紀初,那幾年我下海,雖然生活在全世界著名的旅遊區,從平時的觀察中,說實在話,男子戴戒指的還不多。也許是大家旅遊在外,怕露富帶來不便。剛剛在無名指上戴上那金燦燦的黃白之物,還真覺得有點尷尬。就像我在一九七六年,還是當農民時就買了塊壹佰貳拾元的“東風牌”表一樣,整天藏在袖口裡不露腕。戴戒指就不可能整天戴手套來遮擋了,但也只得硬著頭皮,戴下去了。至使有一次碰見一個老熟人,看到我說:“你戴著一隻咯大的金谷子。”我只得撒謊說:“不是金的,是銅合金的。”當然,他也不信,而我總覺得,撒謊還有點臉紅了。

人就有個習慣,一接受了,就有點離不開它,所以,這隻金戒子戴在手指上就沒有退下來過,當年就隨我遊歷了北京的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十三陵。西安歷史博物館、大雁塔、秦陵兵馬傭博物館,乾陵。與我共同見證了中華民族現代的首都一一北京,又和我共同見證了中華民族古代盛世時的十三朝古都一一西安。

近年又陪我去過雲南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的熱帶水林。又同我遊覽過納木措湖,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倫卡、日喀則的扎什倫寺。在西寧塔爾寺禮過佛,見識過藏北草原,唐古拉雪山,領略過可可西里藏羚羊的豐釆,和沱沱河、通天河、三江源及羌塘的廣袤。

有些東西,好像一有了感情,就有了一種揮之不去,不離不棄的情懷。這隻金戒子有兩次差點離我而去,卻又失而復得的經歷。後來想起,的確有點不理解,僅在一念之間準備放棄時,它卻又要在那一念之間,出現在你的眼前。

第一次,是我在河裡流水的沙粒裡洗手,可能是洗的時間久了,手指冷卻後皮膚可能收縮了一點點,手指上的戒指不小心松落下來掉進了水中,水又有點混濁,看不清。但我清楚它的大概位置在那裡,也相信金子在水底,水應該是推不動它的,我又是站在流水的下游,首先保證兩隻腳不移位,保持在原來站立的位置不動,再順勢把雙手伸入水中,在流水的沙粒中慢慢摸索。

摸了十來分鐘也亳無結果,後來,我一想,在以前曾經教授過的一篇《撈鐵牛》課文中,懷丙和尚找鐵牛不到水流的下游去找,而是到水的上游才找到沉沒很久的鐵牛。根據這個原理,我也隨著戒指掉下去的垂直位置,往上游摸索,也摸了幾分鐘了,在潛意識裡正準備只摸一下時,手就觸碰到了沙中的金戒子,一下又失而復得了。

還有一次是喝醉了酒,當第二天早晨起床時,才知道金戒子掉了,窮盡記憶,只記得半夜時分,到垃圾桶邊去用力甩過杯子裡的茶葉,能否找到,有也是它,無也是它了。垃圾桶裡垃圾又多,我只得搬起垃圾桶,把垃圾往河流上的一座石壩上倒開,然後用棍子慢慢地把垃圾爬開,等爬得僅剩一爬時,也產生一種是我的就能失而復得,如果這一爬冒得,也就不是我的了,我也不再重新爬了。誰知一棍子下去,它又從一張紙片裡面跳了出來,你說奇怪不奇怪。都是最後一瞬間的念想之間,即將準備放棄之前,而且兩次失而復得都是如此相似。

我並不是炫耀我如何富有,現今社會,各種男性首飾比比偕是,有一定重量的金項鍊,銀項鍊更是出奇的粗。那些黃花梨、紅木、金絲楠手鍊,動軋就是幾千上萬。而是我想與人們共同討論的是它其中的偶然性,以及結果的同一性,何能如此相似,如此不離不棄,又有誰能解釋!

2020.8.29.於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