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安得长少年》——大唐诗人的少年与人生

隋大业年间,隋炀帝修运河征高句丽,滥用国力穷兵黩武,各地叛乱纷起,天下大乱。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唐国公李渊以尊隋之名起兵,攻取长安,拥立杨侑为帝。618年,隋炀帝被叛军缢杀,5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自此,一个崭新的帝国开启了它的征程。

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盛世,唐朝迎来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万邦来朝,且疆域空前辽阔,成为“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拒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强盛的国力不仅带来了丰衣富食,更同包容的姿态一起催生出多元化、开放性的艺术和文化,其中尤以诗、书、画、乐四才最为繁盛,代表人物有“诗仙”李白,“颜筋”颜真卿,“画圣”吴道子,乐工李龟年等。而此四才中又以诗流传最广。

自幼时起,我们便开始学习唐诗,如《春晓》,如《咏鹅》,如《悯农》,虽不解其意,却琅琅上口。到了学生时期更是如此,几乎课本中收录的每一首唐诗都是要求“背诵并默写”的,这足以体现国家和社会对诗的重视,也表明诗的重要性。少年时接触到的诗作虽有老师和教材的注解,但其意蕴与精神却未曾体会到。如今已然而立,在教孩子背唐诗的时候,不觉会细品诗中字句的意蕴、诗人的生平以及诗人写作时的情绪,思绪也随之而起伏。

随着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如火如荼的播出,诗词热了起来。看着众选手在台上意气风发的身影,仿似看到大唐诗人的风采活了过来,实在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因了对诗和诗人的喜爱,前段时间阅读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季的擂主夏昆书写的《在唐诗里孤独漫步》。作品选取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唐朝诗人作为书写对象,对其生平、作品及对诗歌史的影响进行了介绍,读来甚是喜欢。同样的缘由,这几天翻阅了这本《少年安得长少年》。与《在唐诗里孤独漫步》相似,《少年安得长少年》也是一本介绍唐朝诗人生平和诗作的作品,只是因篇幅关系,所选取的仅为初唐和盛唐的十二位诗人代表,中唐和晚唐的诗人未有讲述,只待下一部接续,不免有些遗憾。


读《少年安得长少年》——大唐诗人的少年与人生

《少年安得长少年》

读《少年安得长少年》——大唐诗人的少年与人生

两部讲述诗人生平与诗作的作品,开端部分都是对王勃进行的书写,可见其成就与地位。在讲述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时,两书对其创作时的心理解读有很大不同。夏昆说王勃创作《滕王阁序》是因为他年少轻狂,恃才傲物,不懂人情,所以拂了阎都督的脸面。而本书作者则认为王勃此番并非轻狂不通人情,而是“憋不住了”。两种解读相比,我更趋向于后者。可知挥洒《滕王阁序》时,王勃已经26岁,如何也算不得年少了。虽少年得志,一举高中,可王勃的官场之路并不顺,一篇檄文带来贬谪,一个疑惑的收留并杀害官奴的举动带来杀身之祸,他的仕途可谓浮浮沉沉沉沉沉沉。此时的他是恰逢大赦才保住了性命,年少轻狂、恃才傲物极有可能已经被消磨殆尽,心中留存的应该只有“仕途的失意、胸中的愤懑、满腔的委屈”了。醉酒后,这些失意、愤懑、委屈一并涌上心头,所以趁着酒醉,管他人情不人情脸面不脸面的,索性就将心思投注笔端,一吐为快。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即将结束之际,无意听了一首名为《谪仙》的歌。从歌名便可知其所唱为谁。“谪仙”,即“诗仙”李白。其实若以现代人的观点来看,抛开未来的安史之乱,李白的仕途不说一片光明,顺风顺水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终南捷径换来翰林待诏,需时为帝王赋诗,闲时便逍遥自在,此外还有众多名人的盛赞,着实羡煞旁人。可这不是李白想要追寻的,他想要的是一个施展政治报复的机会,可玄宗看中的却只是他的才华。这便注定了李白终不得志。也许他也曾后悔当初选择的终南捷径吧。安史之乱后,李白投入李麟部下,他幻想的仍是施展救国家于危亡的政治报复。这次李麟虽看中的仍是他的才华,但却给予了他施展报复的机会。可惜这次,李白仍是不得志,因为他跟错了人,成了叛军。歌曲《谪仙》中的歌词将李白的才气、洒脱、孤独很好地描绘了出来,极好地映照了李白的生平,堪称贴切。

读《少年安得长少年》——大唐诗人的少年与人生

公元762年,“李白身染重病,独坐敬亭山”,写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完全没有李白的风格,没有夸张的比喻,没有怪诞的幻想,也没有大气的意象”,有的只是“一派颓废绝望、孤独凄凉……”也许在生命最后的时间里,李白回忆了自己一生的起伏,他“嚣张了一辈子”,狂妄了一辈子,最终仍是孤单一人,独坐幽篁,陪伴自己的只有这年年岁岁都不曾变动的敬亭山。终于,这个骄傲的人,放下了心气,放下了倔强,向敬亭山露出了柔软。

读《少年安得长少年》——大唐诗人的少年与人生

《少年安得长少年》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他们都曾是少年,都有满腔的壮志与热血,可时代和社会没有在意他们的热血,没有理睬他们的壮志,而对他们横加摧毁,肆意残害。然而历史看到了他们,爱上了他们的勇气与不屈,并将他们的心性流转成诗予以保留,如王勃“等中军之弱冠”的愤懑,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的不遇,贺知章“二月春风似剪刀”的闲适,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这一切都被历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历千年时光呈递到我们面前,让他们的思想在我们脑海中跃动,让他们的精神在我们心中复活。

盛唐之后还有中唐和晚唐,有中兴之治,更有风雨飘摇。在中兴与乱世之中,诗人们又将经历什么,又将书写怎样的诗卷和人生,且待作者的下一部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