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美国电影《代码46》中曾有过这样一句话:你知道所有小孩都是特别的,那么这些平庸的大人们都是怎么来的?

那些常年奋战于一线的教师们在毕业季时往往会格外伤感,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些充满生机活力的孩子们在不久的未来将逐渐被社会同化,最终成为忙碌麻木者之一。

这似乎是不可逆转的社会规律,但转机仍在我们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手中。

如何避免被捆缚手脚,如何逃离平庸命运?

余秋雨给出了一个看似文不对题但又耐人寻味的答案:远离朋友圈。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 时间的自由

朋友圈对于余秋雨来说可能意味非凡。

在几年前,他的名声遭遇断崖式下滑时,那些批评谩骂正是在像朋友圈一样的互联网社区圈层中不断地被转发。

作为一个饱受争议的文化名人,他早在朋友圈诞生以前便领略到了它无穷的力量。这力量可以成就一个炙手可热的明星,也可以摧毁一个主流边缘的普通人。

在生活最为灰暗的时候,他读康德,读到了一句话:

什么是自由?没有那么多抽象的定义,自由就是一个人能够自由自在地支配时间的多寡。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当时还在仕途和学术间盲目劳碌的余秋雨,他立即醒悟过来,转身取下搁置许久的《文化苦旅》手稿。

事后他回忆起来,坦承道:当时我每天似乎都有无穷无尽的事情要去做,实际上它们每一样都无聊透顶,但又冠冕堂皇。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仔细想之,我们的朋友圈不也是这样吗?这小小的界面似乎永远都刷不到尽头,每天都有无穷无尽的照片、广告、讯息,但它们果真就有那么重要吗?

我们可以说,在每一位憔悴狼狈地刷着朋友圈的青年人身后,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待完成的《文化苦旅》。

  • 魏晋风流的启示

在余秋雨这篇《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文章中,他选择了以阮籍启篇

阮籍其人放诞之名天下皆知,他从不关心礼法,也从不遵循礼法。乃至于社会上的意见都是两极分化的,他的朋友们都爱他、尊敬他,他的敌人们就千方百计想要毁谤他。

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立足,他人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即便是豪放剑客李白,也总是免不了要为他人的闲言碎语烦心。

余秋雨也是一样,他们一生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同杂七杂八的评价作斗争。

但阮籍之所以超脱常俗、能以风流闻世,关键就在于他早已跳出了这个充满利欲与爱恨的圈子。这个圈子就像极了今天的朋友圈。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在魏晋时期,人们崇尚名士,都热衷于与名士结交,就像当今我们喜欢加微信好友一样。加好友的目的其实不见得就是多多联系,而是方便看朋友圈。

当时,许多人想要同阮籍结交,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吃名人饭的。他们通过打探名人的小道消息为生,比如某某私底下评价某某利欲熏心,这些人听闻后便立即揭竿而起,呼风唤雨,兴风作浪。

在朋友圈也是这样,当有一位朋友抱怨上司工作分配不公平时,总有些小人会默默截图,以备将来另作他用。

当然,上述只是极端案例。大多数情况下交个朋友、加个微信并不会倒霉到伤害自己的地步。但其背后却反映着一件并不极端的普遍问题:世俗友情真的可靠吗?

这是余秋雨在文中写到的问题,也是他向所有攻击过他、赞美过他的人所提出的问题。

余秋雨一直以来都坚定地持有着一种精英式友情观,在他的付费课程中,他曾这么评价孔子和老子之间的相遇:天才是很难互相遇见的,他们平日里见到的不是崇拜者就是嫉妒者。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在他的观点里,世俗的友情似乎是平庸的、不值得一提的。因此以世俗友情为中心的朋友圈便也是糟粕大于精华的。

乍听来颇为偏激,但仔细深思,却另有一番味道。

朋友圈所代表的不仅是他人生活的碎片,也不仅是人与人之间那层薄如蝉翼的交际关系,而更是一种外来的、入侵式的生活法则,这也是余秋雨在自己的文章中所特地强调的一点。

最近有一个例子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起初也许只是一个男孩子突发奇想的浪漫创意,给好久不见的女朋友转一些钱,让她在这个并不太平的一年里也能好好喝上一杯奶茶。

但随着这个创意越传越广,“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便像病毒一般蔓延至全网,成为令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强迫性任务。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其实很多人都不一定非要在今天喝上奶茶,收到转来的52块钱后也不一定真就买了奶茶。重要的是有没有人给自己转钱,这仿佛成为一种不容拒绝的仪式,不转便是不爱的表示。

这便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的入侵。

为什么要让别人的一杯奶茶决定你和你女朋友的关系?为什么要让52块钱成为许多不谙世事的年轻情侣闹不和的新借口?对于沉迷于朋友圈的人来说,似乎只有紧紧吸附于他人的生活之下,自己才能安全平稳地过日子。

但阮籍这类人不同,他们聪明就聪明在学会说不

我可以给亲戚朋友转一杯奶茶钱,但这绝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发自肺腑的关爱的表示。即便没有这个活动,我也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展现我的关心。

与此同时,在身边所有人都在热热闹闹地分享自己的秋天第一杯奶茶时,我自然也可以从容拒绝。在自我与他人间留下适当的分寸。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 攀比的黑洞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标准以外,我们在浏览朋友圈时似乎总免不了要攀比一番。

余秋雨也讲得很清楚。阮籍的母亲死了,按照一般规矩是要哭的,谁哭的声音大往往就会被认为是孝顺。

但阮籍不一样,他就披着头发呆呆地坐在堂上,一句话不说。反倒是旁边裴楷一直在哭,令人颇为动容。裴楷出来后还有人在他面前说闲话,试图挑拨离间。

但我们都知道,阮籍后来因悲恸过度生生吐血数升,全身只剩下皮包骨头,几乎晕死过去。

若要攀比“哭声大“,阮籍自然甘拜下风。但要论孝,恐怕自要另当别论。

但在朋友圈式的世俗朋友们眼中只有哭声,只有谁哭得震耳欲聋,谁哭得嘶声力竭。压根不管背后的真情所在。

也正是这样,许多人在朋友圈的攀比中逐渐失去了自我的方向。

放假了,尽管没钱出去玩也要偷一张别人的旅游照,假装自己在度假。

上班了,尽管天天挨上司批评也要忙里偷闲拍一张星巴克,假装工作顺利。

日常更是少不了精细雕琢的自拍照,还要假装有意无意地将施华洛世奇项链漏拍进来。

余秋雨: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

余秋雨说,聪明人从不迷恋朋友圈,他们聪明就聪明在勇于说不。

他们知道生活本身是什么样的,也就从不刻意模仿迎合。现在“随心所向“一类的词几乎成了朋友圈的标准文案,他们真的能听懂自己的真心吗?我们不得不质疑。

我们也许不得不承认,朋友圈这个小圈子真的很迷人

但一旦有人沉迷进去,它便立即撕去温情的面纱,露出残酷冷血的真面目。它以不容置疑的手段硬缚住我们的手脚,用永无止境的欲望创设出虚假空洞的幻境。

而生命本应异彩纷呈,充满无限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