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風雲之大勐宜王國達傳(十二)

點亮精神的太陽

——王國達傳記文學

陳建明

緬北風雲之大勐宜王國達傳(十二)

第三章:從自衛隊到治安部隊

緬北風雲之大勐宜王國達傳(十二)

夫君子之所取者遠,則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則必有所忍。

—— 蘇軾《賈誼論》

前賢的哲言所示,無論是一個民族的強大,還是一個人的成功,不忍其小,未能就其大。道理容易懂,但不容易做到。王國達,他做到了!

1、 成立

緬甸撣北地區位於東部高原,其高原的平均海拔約1000米,有些山區高達2000米。連綿的山脈,此起彼伏,白雲巡邏期間,美麗、隱約、神秘。山嶺之間有江河谷地,發源於中國的薩爾溫江,流經撣邦,跨越起伏的山巒,險峻而遼闊。

山水是這樣的清麗,田園是這樣喜得人心,藍天白雲下,為何要燃燒擾亂寧靜的煙火呢?

撣邦北部的大勐宜山區,亦邊關重鎮,雖然貧瘠落後,但時不時會受到外來的擾亂。由此,村子裡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提議、號召百姓響應,自發地成立了以維護村民秩序安全、對外防禦的民間組織——大勐宜地區自衛隊。

大勐宜地區自衛隊成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來自於緬甸的排華浪潮。

1955年,緬甸政府成立了移民局,出臺了一套政策、法規來遣送非法華人回國。於是,矛盾內亂便紛紛而來。

新官上任三把火,每一屆上臺的政要都有新招生出臺 ,但沒有對華人笑容可親的一條,只是變本加厲地唯恐華人的生存條件好了,人口眾多了,對主流民族會造成威脅,這也是當局想方設法去遣送非法華人回國的心理,或者說是政治軟驅趕。

當時,北撣邦獨立軍的力量當時比大勐宜自衛隊的力量強勢。

到了1962年, 緬甸革命政府成立,政府軍幫助他們組建了大勐宜地區自衛隊,在龍塘地區開辦了軍事訓練基地,將龍塘、小河、胡巴燕、勐穩地區的自衛隊統一規範地接受軍事訓練,從剛組建時有150人36支槍,後發展到380多人,武器裝備充實的隊伍,推舉首領曹文會、副首領楊紹旺、高佔暘、劉盛祥、段新念等。

素有與人為善,不結冤仇的勐穩民族組建和壯大民兵自衛隊,完全是為了防範入侵、保衛村寨,這支民間的武裝力量也為緬甸政府消除了一些外侵的隱患。

緬甸政府給予大勐宜這支民間地方武裝以物質上的支持,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淳樸的大勐宜人是這樣認為: “國家需要我們,也就是承認了我們的地位,給予了我們民族精神上被認可的尊嚴和安慰。”

大勐宜的老百姓很單純,很容易滿足,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所以,當籌建大勐宜自衛隊的時候,他們很主動、自覺地支持政府,各家各戶拿出5—10元的緬幣來支持自衛隊,家裡有兩個以上男丁的去一個參加自衛隊,以參軍為榮。

時值道路封閉、信息閉塞、的緬甸土司時代,在同一時間維度,法國大革命時頒佈的《人權宣言》和1948年聯合國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一石激起千層浪,“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過任何媒介和不論國界尋求、接受和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的宣言,在世界引起躁動。

“當時,我們勐穩人如若有一人讀到了有關人權自由的文章,也會據理力爭、為自己民族的自由而奔走的啊!”

這是後來當過教師、參加過戰爭、坐過監獄之後的王國達,在生命歷程中感悟到的新思想。上蒼有慧眼,給了王國達為這個民族謀福的慧根。

難道我們緬甸的勐穩民族一代又一代,生老病死在這塊土地上,沿襲沒有靈魂的生存麼?我們一代又一代生存在這裡,就是本能的、非創造性地沿襲避難所式的生命重複麼?

王國達想,一定要去外面的世界接受新文化思想,為這個民族獲得話語權而努力。只要有條件,一定要讓他的孩子們走出國門,接受新思想。

在這個文化環境、傳統觀念土壤成長的王國達,他身上也自然傳承了這些基因,那鷹一般的眼睛,看到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世界新風光。

1973年緬甸政府的基本憲法公佈,宣佈自1973年起,自衛隊撤銷,依照憲法成立民兵。緬甸政府要撤掉撣邦自衛隊的原因是,因為撣邦自衛隊的實力大,以馬幫南下買賣鴉片,到泰國買美式武器,他們的武器裝備都很先進,可以與政府軍隊抗衡。

1972年那一年,剛好26歲的王國達,擔任了大勐宜地區治安部隊參謀長,段朝文時任主席,之前的大勐宜地區自衛隊解散,時大勐宜的經濟狀況不好,治安 部隊的經費大部分都是地方自籌的,政府只是給予武器、服裝的配置。當時,人們對物慾的需求很少,嚮往和堅守的是精神的崇拜。在非常艱苦的經濟條件下,一支生氣勃勃的民間隊伍誕生了。

由於大勐宜整個地區的交通不便,經濟條件差,所以制約了發展治安部隊,在1972年的7月份,只有三個中隊,常駐的一箇中隊(36——40人發薪水),兩個是候補中隊(只有少量補貼一點夜宵費),有情況就通知上陣,有時夜裡有情況也召之即來。

1972年3月2日,成立大勐宜人民治安部隊委員會,王國達任行政管理秘書兼參謀長。主席司官段朝文,副主席盧家福。當時有17位委員,總人數120人。

當時楊紹旺不滿意王國達擔任領導職務,怕他替代了自己的權利,但經過時間的磨合與工作上的進展,楊紹旺對王國達的印象逐漸好了起來。

1973年4月20日,政府通知,撤銷自衛隊,後依憲法組織了治安部隊。

楊紹旺當小河治安部隊的主席, 龍塘是高佔暘當主席,大勐宜是段朝文當主席。

在1980年的時候,王國達正在撣邦東部景東鎮的馬幫隊,接到貴慨99師師長的通知,命令他迅速回到貴慨參加黨政軍的會議。會議上,師長爾空盤、黨主席朵蘭勇(女)、貴慨人民理事會主席尹定臘(貴慨縣長) 三方一致授命於王國達馬幫隊的負責工作,由王國昌、李繼洲、楊從筆每人輪流值班幾個月。王國達重要任務是負責大勐宜的治安部隊工作。

王國達剛在馬幫隊得心應手地展開工作,不願意回到大勐宜去,難言之隱的是那冤枉的牢獄之災。

他尊敬地給三位領導鞠了一躬,真誠地說:“尊敬的長官,為什麼要強迫我做我不願意做的事情呢?”

爾空盤師長說:“敏倫啊,王國達! 你知道你是怎樣從監牢釋放出來的麼?當時的地區領導隨便抓進一個去就得坐幾年牢,或定罪,你那麼快就出來了,是你大勐宜所有的村民、全體治安部隊官兵簽名呈報上級保釋你的。由此,看出你大勐宜所有48寨的村民和全體治安部隊心目中的重要。本師部接到大勐宜的聯名保釋之後,再呈報臘戍軍區司令部,由司令部再往中央政府呈報,如此多級呈報,是多麼困難地將你保釋出來的。現在,大勐宜的緬共太猖狂了,所以中央命令你要回去主持大勐宜的工作,中央認為,只有你才能勝任領導去征服緬共。”

王國達沉思片刻,向幾位領導鞠躬致謝,表態說:“長官,那就請求給我兩個禮拜時間考慮吧!”

“好的,敏倫,自今天起的第15天,你就要去報到!”

爾空盤師長以肯定的語氣回答王國達的請求,言下之意,是已經定下來的決定。

心事重重的王國達,這時最想見亦師亦友、在戰場上有血脈情緣的艾伯上校和丹瑞師長。但是,他想,艾伯上校和丹瑞師長的事物工作那樣繁忙,我怎麼忍心去打攪呢?

王國達猶豫了半天,便到仰光向艾伯上校彙報了情況。艾伯將上校抽出珍貴的時間接見了這位他最疼愛和青睞有加的小朋友,並對他說:“敏倫,等我三天給你答覆吧!”

當王國達三天後去見艾伯上校和丹瑞師長的時候,他聽到了將軍們非常堅定的答覆:

“敏倫啊,你民族的全體人民迫切希望你回去為他們工作,大勐宜的現狀很亂,不是狗與狗打架,就是錢與錢打架,沒有一個英明的領導。有的抓夫子,國軍需要三個,他就抓十個,然後放掉七個去掙錢到私人腰包了。你回去主持大勐宜的工作,馬幫隊的工重要作由王國昌、李繼洲、楊從筆負責。”

王國達的心情雖然有點猶豫,因為他的愛妻順荷反對他去挑這個艱難的擔子。但是,他對艾伯上校和丹瑞師長是絕對的信任和尊敬,他們的話,是絕對的權威。他回家以後,又將艾伯上校和丹瑞師長的指示傳達給順荷。通情達理的順荷,雖說心裡捨不得丈夫披星戴月地忙碌,和冒著生命危險上前線。但她知道,國達所有的決定都是為國家、為民族所利益的大事情,她要絕對地絕對忠於和執行丈夫所做的決定。

1980年11月6日,自那一天開始,王國達實現理想的旅程出現一道霞光。

王國達接受貴慨99師師長英孔盤(景頗族)將軍、黨主席杜南榮和人民理事會主席吳英鼎臘的命令,要王國達出任大勐宜地區治安部隊主席的職務。

當時,大勐宜治安部隊委員會17人的領導班子,開車到貴慨迎接王國達,當李繼洲擁抱著、拍著王國達上的肩膀說:“敏倫,你過去是治安部隊的參謀長,現在國家提升你做為治安部隊的主席,我們堅決擁護你,真心為你的工作服務。”

“借宿定巴德!(謝謝!)借宿定巴德!(謝謝!)我的能力不行,我是一個剛從牢獄裡放出來的人,沒有領導者的智慧能力,我有原來參謀長兼部隊長的職務,經過高層領導和委員會的通過,提升為大勐宜人民治安部隊委員會主席,真的是讓我感動啊!這全靠是高層領導和弟兄們對我的信任和幫撐啊!我一定兢兢業業地工作,奮發圖強,改善民生,銘記國家與人民對我的恩德!”

王國達當時接手的治安部隊有200多人,在他任職期間發展到了1050人,長期任職的、吃薪水的428位。

王國達任職以來,因地制宜,為民所思,制定了一些新的規章制度。自1980年王國達直接管理大勐宜、小勐宜、香菜溝三家治安部隊以來,王國達1980年擔任主席一直到如今。

在緬甸,大勐宜人民治安部隊是第一支民間組織,也是一個全國的一個示範組織。當時,整個北撣邦有23個自衛隊,憲法規定,每一個鄉鎮只可有一個民兵組織。原來大勐宜食48個寨子,每個寨子、每戶人家在一起抽籤,大家商討怎樣出兵,由地方推舉出兵源,由地方自治補貼經費給服兵役的士兵。

大勐宜治安部隊成立第一支人民治安部隊,是緬甸最早的第一支由政府宏觀指揮、地方自治的人民武裝部隊,最早的主席肯蒙內(部隊長)是段朝文主席的義弟。

成立後半年的一天,當段朝文主席在開會宣佈“由王國達負責參謀長兼大勐宜治安部隊的部隊長”語音剛落時,臺下的掌聲雷動,全體百姓與原自衛部隊的官兵,無不點頭稱是。

經過了戰爭的烽火考驗,緬甸政府對於大勐宜的治安部隊非常信任,給予部隊以各方面的條件改善,之後,1974年,每年增補候補部隊兩個,小勐宜、香菜溝兩個部隊120人,又接受了政府部隊的一個月培訓,政府配給武器,每逢畢業典禮,軍區司令官都會光臨。

到了1980年,大勐宜地區治安部隊的待遇有所提高,每一年發兩套新軍裝,除薪水外,每家三個月發一袋米,讓每家的家長來領。為什麼讓家長來領大米呢?這是王國達上任以後,細心地想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防止個別年輕人領了大米變賣了去賭博了。當時的一袋米是一萬緬幣(到2012年的時候,一袋米大約是兩萬多緬幣),在當時、當地的生活水準來說,也算是中等的一個生活補貼吧。到了2012年的時候,一個士兵一個月的薪水增加到了3萬多緬幣。

自1968年——1989年這21年的時間以來,緬共一直打不進大勐宜這個鋼鐵堡壘,是大勐宜以楊紹旺、高佔暘、段朝文、王國達為首的一支訓練有素的治安部隊,由於紀律嚴明,訓練有素,軍民合作,配合政府軍隊的戰爭能力是很強勢的。

王國達上任以來,制定了不收煙稅,不收補給費,不收調兵費(如果指定能出兵的家庭不能出兵的話,就出錢)的新政策,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和讚歎。他任大勐宜治安部隊主席33年以來,沒有一個逃兵,因為是每個村寨自己民主推選出來的人,沒有內訌。當兵是自覺自願的,自然要為父老鄉親爭光。

執政一方,造福於民。王國達制定政策時,首先將惠民、利民放在首位,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深受百姓的擁戴。他與治安部隊的戰士同甘共苦,雖然每天只有兩頓清茶淡飯,但大家沒有怨言。王國達指示部隊對百姓和士兵像對待親人一般愛護,不拿群眾一針一線,老百姓招待部隊吃飯,一定要以相等的錢或相等的物質以回報,不能佔老百姓的一點小便宜。

因為王國達對鄉親們體貼、平易,誰有困難去找他,都盡心去解決,後來王國達的孩子們搬到仰光居住了,大勐宜的鄉親們常來看望他。王國達見了鄉親總要問寒問暖,只要聽到有哪個老人過生日的消息,不管他認識和不認識的,他都會捎帶一份禮物給老人,並交代家裡的人,只要是大勐宜來的客人,一律要通報給他,他儘可能親自接待。多年來,每逢春節,凡75歲以上的老年人,都會收到王國達的慰問禮品。

王國達曾經飽覽中國書籍,對中國清朝魏源的養兵理念尤為推崇:“以本地之富民,養本地之勁兵,衛本地之身家。但使用得其宜,尚可撙節贏餘,為造船械、修垣壘、懸購賞之費,何嘗盡煩外兵外餉?”

王國達學以致用,開拓了思維,以魏源帶兵的理論思想,為日後組建騾馬隊為政府軍前線運輸服務,可幫了大忙。他帶領的平民馬幫隊迅速轉化成為有組織、有思想的團隊,具有運輸能力、戰鬥能力的部隊,隨緣應變,隨機應戰,這支特殊的馬幫,成了緬甸政府軍的堅強後盾。

王國達既管理騾馬隊的調撥,負責與部隊軍需物資的交接,以及路況和後勤安置等複雜的事務,配合政府部隊上前線,參與了大勐宜、小河、香菜溝和小勐宜五個部隊的70多次大小戰役。

這些繁複、機密、重要的軍事任務,對王國達是雙刃劍的考驗和磨鍊,使這位出身平民、從教師走向軍事指揮長的他,在保家衛國的疆場有了用武之地。

“我出生在這片土地,這裡是我的國家,為國家而出征出力,為民族而流汗流血,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當我白髮蒼蒼站在我的家園我的百姓跟前,我願意坦然地說一句:我愛你們,直到永遠!”。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王國達對自己說的話,盡最大的能力去踐行。他在騾馬隊十三年之久,與他有過交往的七任長官,每一位長官都對他非常尊重和敬佩,每一位政府軍的官兵和馬幫隊的自家人都將他視同親人、朋友。而王國達,一直將與他有工作交情的長官和同甘共苦的戰友放在心中重要位置,對他們尊重和體貼,常懷感恩之心。

帛瑪民族文化會的副席李繼洲,出生在大勐宜,他的祖輩也是從中國雲南的騰衝遷移到緬甸的。他從國學學校與王國達同窗幾年,日後在四十多載歲月風雨同舟的路上,他們工作配合形同左右手,思想默契,是王國達一生的摯交。

自從1972年成立大勐宜勐穩治安部隊開始,李繼洲就以自己的鐵皮加工廠、菸葉加工廠等小作坊的經濟收入,慷慨地支援王國達的工作。後來,李繼洲住在臘戍,王國達住在大勐宜,可從來沒有間斷過他們兄弟般的友情。

從大勐宜自衛部隊到治安部隊的轉型與發展來看,王國達在其中挑起了大梁,李繼洲、王國昌、楊從筆、黃樹邦、王正興、吳其興、李清茂、吳有祿、楊建林等戰友與他並肩作戰,使這支隊伍在思想建設、準備力量、作戰能力等方面的壯大及走向正軌化,舉起了緬甸地方武裝的一面鮮亮的旗幟。

緬北風雲之大勐宜王國達傳(十二)

提醒:境內走投無路之人,不要被忽悠,被騙到緬北當僱傭兵、菠菜、刷單!不要捲入是非之地,能回來的太少了!

各位看官,歡迎留言!
遙遠的緬北,傳奇的故事!
下期預告:緬北風雲之大勐宜王國達傳(十三)
未完待續

緬北風雲之大勐宜王國達傳(十二)

更多精彩請點左下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