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數碼
武則天先後把自己的兩個兒子都給廢掉,自己做了皇帝,這也終結了李唐王朝,可她畢竟是一個女人,自己死後,到底讓誰來繼承皇位,這一直都在困擾著她。
武則天早期是看不起自己的孃家人,她在孃家可沒獲得什麼好待遇,因此她得勢之後,立即就把這些孃家人給流放了,但要做皇帝,她還是需要這些孃家人的,她就提拔了不少武家人,其中武三思作為她的侄子,更是受到了她的信任,她還差點就把武三思作為儲君。
可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讓武三思當皇帝的夢想落空了,他之前當權的時候,可是迫害了不少李唐宗室,還與李顯對立,可沒想到,李顯繼位之後,不僅沒有殺掉武三思,他的皇后韋氏還與武三思有私情,李顯是清楚這些事情,只是他也當作沒有發生,李顯這是綠帽子戴到底了,任何一個正常的男人,都不見得會像他這樣做,為何李顯不僅原諒了之前的政敵武三思,對皇后與武三思通姦還視而不見呢?
他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首先,李顯與武三思是親家,他最喜歡的女兒安樂公主,就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為了這個女兒,李顯是什麼都願意做,甚至差點都讓女兒繼位了,因此他不忍心讓女兒成為寡婦,也就原諒了武三思。
武三思也覺得自己繼位是沒希望了,他就全力討好李顯和韋后,李顯這個人其實沒什麼主意,真正做主的就是他的老婆韋氏,韋后雖然有野心,但她在朝中的權力沒有那麼大,她需要慢慢培植權力,一開始張柬之等人成為她當政的阻礙,韋后就需要武三思的幫助,才能應對張柬之這些人。
韋后對於權勢非常迷戀,她的丈夫又過於懦弱,什麼事情都聽她的,她就產生了要學習武則天的念頭,自然在男女關係上也不是那麼檢點,她與武三思發生關係,也是為了能進一步拉攏武三思。
唐朝這些貴族女性,在這方面都不怎麼注意,李顯或許清楚老婆給自己戴了綠帽子,可他實在不忍心責怪老婆,而且自己要想穩住皇位,也需要老婆與武三思的幫助,他做出這樣荒唐的舉動,也就很正常了。
武三思這些大膽的舉動,都是由於韋后給他撐腰,一開始韋后要面對張柬之這些敵人,後面她又想廢掉不是自己親生的李重俊,這些事情都必須要在外廷中有人協助,武三思在朝中的權勢很大,得到他的幫助,自己在朝中當權就更方便了,為了權力,各類荒唐事都有可能發生。
唐朝當時處在政變頻繁發生的階段,韋后她們的權力也不是非常穩固,因此對她們來說,只要能幫助自己的人,都可以好好利用,她與武三思其實是政治合作,他們的合作對於李顯的皇位也有好處。
因此李顯也默許了這種行為,其實韋后自己玩得開,李顯玩得一樣很開,他就納了上官婉兒這些人,甚至還公然與武三思一起分享韋后,或許長期的囚禁生活,已經讓李顯的心裡有些不太正常了。
不過李唐皇族在這方面一直不注意,之前唐太宗,高宗各類荒唐事情都發生過,這些也讓他們受到了後人的批評。
李唐皇族有著胡人的血統,古代的胡人對於這方面確實看得沒有漢人那麼重,出現這些事情也正常,而且皇族是特殊的階層,由於權力的影響,是不能以正常思維來推測他們的行為,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在皇族裡面比這更沒下限的事情還有更多。
司馬長史
唐中宗復位後,為何不殺武則天幫兇武三思,反鼓勵皇后與他私通?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來說說中宗這個人。
中宗是武則天和李治的第三子,在強勢能幹的母親武則天照護下,完全是溫室中的花朵,性格懦弱,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媽寶型孩子,立不起來。
本來作為武則天第三子,李治的第七子,在皇子中又不出色,太子之位怎麼也輪不到他。
但是奈何人家有個能耐的媽,為了當皇帝,廢了能幹的哥哥,改立了好控制,沒政治頭腦的他。
李顯當了皇帝,還真沒讓他媽失望,一個月不到就讓武則天抓著了小辮子。竟然要把皇位讓給你岳父,那你還是下臺吧。
李顯就是這樣一個人沒有政治經驗,糊塗,懦弱的人。
李顯:
“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
其次,韋皇后和武三思私通還得提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人上官婉兒。
武三思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上官婉兒也是一個禍亂宮闈之人,倆人早在武則天當皇帝時就有私情。
武則天退位後,中宗李顯繼位,韋氏韋皇后,上官婉兒為了巴結韋皇后,把武三思介紹給了她,倆個人就這麼開始了。
而要說清楚這個問題,得從李顯對武則天以及武三思和韋皇后三個方面說。
李顯——武則天
敬——懼——愧,這大概是李顯對武則天的態度轉變。 小時候在母親的強勢保護下,對母親可謂是敬。
害怕大概要從皇位被廢后,就開始了。被幽禁在均州之時,武則天為了登基稱帝,對李姓皇族大肆屠殺,再加上之前哥哥和他接連被廢,李顯每天都恍恍惚惚,擔心不已,嚇得不敢睡覺,生怕武則天連他也殺了。
後來回宮重新被立為太子,每天還是小心謹慎,生怕再惹武則天不開心。
神龍政變之時,擔心事情失敗被武則天降罪,眾人迎他出門,他要打退堂鼓。好不容易出了門,連馬都不敢上,愣是被人抱上了馬。李顯對武則天的害怕,已經到了懼的地步,提到她就渾身哆嗦。
神龍政變時李顯和眾人對話
摘自司馬光《資治通鑑》
癸卯,柬之、玄暐、彥範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帥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至玄武門,遣多祚、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王同皎詣東宮迎太子。太子疑,不出,同皎曰:"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誘其衷,北門、南牙,同心協力,以今日誅凶豎,復李氏社稷,願殿下暫至玄武門,以副眾望。"太子曰:"凶豎誠當夷滅,然上體不安,得無驚怛!諸公更為後圖。"李湛曰:"諸將相不顧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欲納之鼎鑊乎!請殿下自出止之。"太子乃出。同皎扶抱太子上馬,從至玄武門,斬關而入。
神龍政變的最後,武則天看到大勢已去,轉身而去,李顯看著母親孤單寂寥,步履緩慢的背影,竟覺得不該這麼對她,從此以後時常過來給武則天請安,陪著她。
用政變的形式讓武則天交出權力,在李顯看來是他傷害了母親,所以他對武則天有了份愧疚之情。
摘自《資治通鑑》
二月,辛亥,帝帥百官詣上陽宮問太后起居;自是每十日一往。
李顯——武三思
武三思雖然是武則天的侄子,但是因為武則天起初跟孃家同父異母的哥哥關係並不好,甚至還很討厭他們,因為他們,武則天和她的母親在武家受了不少委屈,又怎麼會待見這個侄子。
而武則天登基稱帝,需要孃家人的助力,就提拔了武三思,武則天還差點把皇位傳給他。
而李顯就是把對母親的愧疚轉嫁到了武氏族人身上,他重用武三思,大封武家人,對武三思的行為也不做約束,隨便出入宮門,還把他最愛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了武三思的兒子武崇訓,以至於武家人的榮寵比武則天在世時更甚。
摘自《資治通鑑》
為五王所逐者復之,大權盡歸三思矣。
李顯——韋皇后
李顯應該是很慶幸自己娶了個賢內助,被貶幽禁時,他每天擔心害怕殺身之禍,是這個溫柔賢惠的妻子每天安慰他,陪著他度過了那段灰暗的日子,所以他跟韋氏承諾,以後若是富貴了,誰也不管誰。
這段同甘共苦的日子讓李顯對韋氏十分感激。李顯也兌現了對韋氏的承諾,確實沒有管她。另一方面,性格懦弱的李顯,對韋氏的強勢,跋扈有點害怕,畢竟這又是個跟母親性格相似的女人。
所以,對於韋氏的所作所為,他是不會管,也不敢管。
小結:
李顯對武則天,武三思,韋氏錯綜複雜的態度,讓他對韋氏和武三思的私通視而不見。
酒釀歷史
一瞬間,沉緬於男色的“風華絕代”的武周大帝;在小兒科式的“神龍政變”面前,竟然無還手之力,究其原因,實在是她的年齡大了,沒有實力和精力再與政變集團周旋;真的是:“ 強弩之末,矢不能入穿魯縞;衝風之衰,不能起毛羽。”一如大唐王朝的輝煌歷史,大唐王室的男女關係也十分混亂不堪,直令後人對此詬病不止!就表現在“神龍政變”後的皇后韋氏和武三思毫無節制的姦情上!
(唐中宗李顯)
一,睹咒發誓的李顯
李顯的家族實在太顯赫:他的父親高宗李治、弟弟唐睿宗、兒子唐少帝、侄子唐玄宗、母親一一一代女皇武則天。
不過在武週一朝,李唐皇室的地位危如累卵,在武承嗣等人處心積慮的壓迫陷害下,大批的李唐皇室子孫被殺,甚至武則天的兩個親生兒子也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可嘆的是,李顯被自己的母親武則天從皇帝位子上吆下臺,趕到湖北的均、房二州生活,堂堂皇帝、太子,竟然趕出京城,上山下鄉!
在鄉下的日子,只有韋氏與他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於江湖),李顯本來就是一個平庸無能的男人,自己二哥李弘的死,對他刺激太大,一聽到京城來人了,立即驚慌失措,到處找繩子要吊頸。
關鍵時刻,韋氏對李顯百般呵護、疏導、勸慰,鼓勵他樹立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正是由於韋氏的陪伴和安慰,李顯化悲痛為力量,勇敢的渡過了十四年的流放生涯。
李顯於是對韋氏賭咒發誓:“假如來日可以重登皇位,一定要滿足韋氏的任何要求!
二,荒唐無能的李顯
全國各地的大唐子民對李顯重登皇位十分看好,盼望他能勵精圖治,重振朝綱,挽救大唐雄風再立新功!
令老百姓們失望了!看來十四年的山區經歷使他渴望回到“原生態”的生活中去一一他回到長安後,特別喜歡逛“農貿市場”,喜歡當吃瓜群眾,看小販和市民臉紅脖子粗的討價還價場景。
大臣們認為有失體統,力諫皇帝自尊自愛,李顯乾脆在大明宮中自己開辦了一個“農貿市場”,太監宮女充當群眾演員角色,他則津津有味的參與其中,不亦樂乎!
李顯喜歡體育運動,胡人傳過來的馬球運動使他十分著迷,他專門定製了套緊身窄䄂的運動服,在馬上與宮中太監、宮女過招,以致這項運動傳到雪域高原的吐番。
三,“心”“情”俱佳的韋氏
中宗皇后韋氏,京兆萬年(實際上就是現在的西安市中區)人,一般的基層小吏家庭出身,但是,在中宗落難時,韋氏鼓勵他:“
禍福伏,何常之有,豈失一死,何遽如是也!”解釋如下:禍與福相生相存,普遍得很,何必去死呢?李顯終於揚起了生活的風帆,他淚眼婆娑的說:“一朝見天日,誓不相禁忌!”韋氏有了“不相禁忌”的承諾後,重新複製自己婆媽武則天的故事。由於太子李重俊無法忍受骯髒卑鄙的皇家醜聞,發動政變失敗後,遭到清洗的朝庭官位空缺很多,韋氏趁機塞進韋氏家族的人佔據位置。自己的堂兄弟韋溫、韋安石、韋巨源都當了宰相。韋氏的“心”不可謂不大!
從韋氏的“情”來看,當時朝中的兩個女人“招搖過市”;韋氏和上宮婉兒。說實話,武三思本事沒有,但是生得“堂堂一貌”,雖然與韋氏是兒女親家,但是,關係密切曖昧,武三思越過男女紅線的第一人是上官婉兒,公開“三通”,通過上官婉兒,又把半推半就的韋氏拉下了水。
四,皇帝也有“𤆵耳朵”
唐中宗硬不起來,雖然目睹眼皮底下的穢亂和危機,他沒有能力撐控。因為他懼怕韋后。民間稱為“𤆵耳朵”,同時他對韋氏在湖北的承諾音猶在耳。
叧外就是忌憚武三思日益增長的勢力。史載:“三思令百官復修則天之政,不附武氏者斥之,為五王(神龍政變的五位領頭人)所逐者復之,大權盡歸三思。”
後記
李顯的兒子李重俊忍無可忍!雄起後殘忍!他發動政變殺死了武三思父子,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為乃父報了奪妻之恨,卻為乃母韋氏掃清了奪權的隱形障礙,原來的武氏勢力,紛紛掉頭投奔韋后,幾個女人加上小人,天下無敵,終於,李顯也在韋氏的淫威下去世,究竟是不是韋氏一黨下的毒?且聽下個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