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问题:孩子“不走寻常路”该不该管

“不走寻常路”常常用来称赞那些富有创造力和改革精神的成功人士,以赞美他们的思想总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希望我们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但是,当我们在具体的生活和教育工作中,面对孩子“不走寻常路”的行为时,却总是纠结、憋闷,不知所措。比如,走路的时候,如果有两条路,孩子一定走坑坑包包的那一条;比如,喝水,他不用杯子喝,偏偏选择瓶盖。甚至在做题的时候,他也总是倔强地选择“他喜欢但并不是规范”的做法。有时把你气的七窍生烟,人家还是一幅“不是也对吗”的无辜表情。

这种情况,其实我也很纠结矛盾,有时不知该管还是不该管。这就好像孩子刚开始学习写字时,如果孩子用左手,“是管?还是不管?”的苦恼。每一种选择其实都有利有弊。处理“孩子不走寻常路”的问题亦是如此:管得太多,怕限制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自信心;放的太宽,又恐孩子存在太过自我,将来不适应社会的风险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细思之,其实这是创造性培养中的一个难题,即在教育中体现出的自由与规范的张力的问题。

自由及其不能没有的规范

何为自由呢?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或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自由是人类的终极追求,正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中所说的那样“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然而,裴多菲所说的自由,并不是毫无限制和规范的自由,而应该是《中庸》中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那种自由。那是因为,人类的强大有很多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是群居,而且互相合作的。正因为群居、合作,人类的力量才变得无比强大。群居就免不了人与人频繁地互动,互动就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人类整体就必须遵守一些大家共同认可的规范。如果没有规范,人类可能早就在争斗中灭绝了。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规范又是什么呢?规范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中,大家共同协商或统治阶级制定的行为准则。规范依据其强制性程度和惩罚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伦理道德。法律法规是国家明文规定,且利用国家机器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如,杀人偿命,抢劫坐牢。规章制度是行政机关制定并负责监督和执行,违者大多会受到罚款或拘留的惩罚,如酒驾。伦理道德则是大家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违反伦理道德,可能会受到舆论的谴责,而不会受到身体或钱财上的惩罚,如不孝顺老人,公共汽车不给老人让座等。规范是人类社会运行的秩序、规矩。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范约束人类的行为,可能助长强权、霸道,以强凌弱,仗势欺人等种种不利于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甚至有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的后果。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自由有助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创造力的滋生。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多维发散状。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自由是创造力的肥沃土壤,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去思考,甚至把很难联想到一起的两种事物联系在一起,是灵感的火花最容易产生的地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信手拈来。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比如,日本有一家夫妻老店,专卖手帕。有一天,丈夫在店门口苦思冥想,如何才能在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中,挣得先机,脱颖而出,突然想到“手帕上可以印花、印水,为什么不能印上导游图呢?”于是,这对老夫妻立即向厂家定制了一批印有东京交通图及有关风景区导游图的手帕,并且广为宣传,结果销路大开。手帕和导游图,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但由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使二者建立了联系,形成了一个颇具有创意的好点子。

但只要我们进一步辩证地看待发散性思维就会发现,发散性思维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发散性思维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好处就是,有利于创造性的滋生;坏处就是,也有很多时候会导致增加试误(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的风险和成本。举个例子,就好比你要去某个地方,有的路已经是前人走过的,没有危险,或者即使有危险,也是能够预料到的,你可以提前做好准备;有的路是从没人走过的,你只知道这条路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更短些,有可能使你更快到达目的地,当然,也有可能更远,更危险,甚至根本到不了目的地,可能会让你丢掉性命,谁知道呢?你会怎么选呢?再比如,如果你在面临一个菜单时,上面如果只有一道菜,你就不用选了,当然这样也就谈不上自由;如果上面有很多个菜,可能就会导致选择困难症。细想想,这和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如果思维很发散,就可能会产生N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何去何从,会不会让你更纠结呢?总之,发散性思维可不是无往不利,完美无缺的;发散性思维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整个社会对失败的宽容上,并且有足够的资本为失败买单的基础上。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隐约感觉到了,自由虽是创造性的肥沃土壤,但也有可能让创造的种子周围长满毒草,不光创造力会茁壮成长,毒草也长势迅猛。要让创造性压倒毒草,要么是种子本身无比坚韧,潜力巨大,后劲十足;要么就要有外力的呵护和帮助了。如非如此,毒草也可能长满整个庄稼。社会将滋生各种自私自利,无法无天。规范正是防止与创造力相伴而生的自由主义的力量。它使得人们在满足自身自由的欲望的同时,尊重别人的自由,让社会上的人们都能在一定范围内是自由的,整个人类社会处于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运行状态。

如果说,自由的思维方式是发散,那么,规范的思维方式则是明确。发散滋生创新,规范有助于减少风险、降低内耗,避免资源浪费,防止过于自由导致的社会危害。二者相互制约,彼此制衡,在此消彼长中探寻最佳的平衡点,实现二者的最优状态,才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个人的发展。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自由视角:创造力培养的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创造力培养所需要的自由是有条件的。

  • 资源充足。

因为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为了规避发散性思维的弊端和风险,充足的资源是必备的条件和保障。只有资源充足,才能给发散性思维的试误,提供可能。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 宽容失败。

试误的本意就是尝试错误,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尝试有可能是错误的选择。为什么这种尝试不一定是错误,却称其为试误呢,原因我想,就是因为,发散性的选择,即使在理性分析的指导下,也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是有着极大的失败风险的。因此,爱迪生试误了几百次,才发现了钨丝是制作灯丝的最佳材料。如果在第100次试误时,爱迪生就顶不住外界的嘲讽和生存的压力,而放弃了,可能电灯的发明,就真的会成为一次微不足道的试误了。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 适度规范。

软件工程师和黑客的区别,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价值上的。也许二者都具有非凡的智商和精专的知识,但二者的区别在于,一方的创造是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类的;而另一方则是带来破坏和危害的。对于创造行为的规范,无论在何时何地都是必须的和必要的。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自由视角:创造力培养的困境

对照以上从自由视角对创造力培养条件的分析,我们来看看,目前在现实中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 资源匮乏,竞争激烈。

我国当前虽然发展态势迅猛,但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且人均资源量相对仍旧非常匮乏,致使资源争夺的竞争依旧激烈。各种各样的考试,中考,高考,几乎是决定命运的考试。我想,初中和高中学生的家长一定深有体会,一分之差,几乎能甩掉一操场的人,可想而知,竞争是多么激烈。哪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影响孩子的命运。这就是现实!你敢让孩子冒险吗?“不走寻常路”的代价,有几个家长和学生承担得起呢?

  • 一旦失败,无法重来。

每个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虽然励志的话说得是,“大不了重头再来”,但重头再来的痛苦和艰难,有几人能承受得起呢。比尔盖茨退学创业,即使失败,仍有雄厚的家庭后盾,给他提供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们普通老百姓人家的孩子,退学创业,倘若失败,结局会怎样呢?

  • 宽严失度,主观随意。

在观之当下的教育,学校教育倾向于规范大于自由。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目前我们国家大多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个班级数十个孩子,如果老师不规范地严格一些,管理和教育的风险该有多大,连孩子的安全恐怕都无法保障。再说家庭教育,家长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观念差别迥异,哪怕是有一定学历,有一定教育专业知识的父母,在平衡理想与现实的时候,也往往经常在矛盾中纠结,很难一以贯之,导致对孩子的管束时严时松,随意性很大。

权宜之计:平衡、稳定、灵活

面对现实,我们作为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创造性是时代精神,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的今天和不远的未来,没有创造性,就会变成“无用阶层”,是十分危险的。孩子的创造性是孩子未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一定要培养的;但面对当下的现实,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平衡自由和规范,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 平衡

我们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创造力培养过程中,既要目标明确,又要适应现实;既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又要注重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总之,要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平衡好理想与现实,自由和规范的关系。感觉管得太严了,孩子都没有自主的空间了,就要放一放;感觉放的太厉害了,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孩子能少走弯路,就得收一收。说到这一点,也只能尽力而为,随机应变。但原则上,就是在调试中,找到最适合的点,坚决不要走极端!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 稳定
  • 稳定是说,规范的要求一定不能变来变去,规矩尽量不要随意破坏,有些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频繁发挥作用,又比较重要的规则,可以尝试用明文规定的方式加以施行,以保证规则的稳定性。一般文本化的规则,也就是说,记录在纸上的规则相对比较正规,与孩子一同制定的时候,也应采用协商的方式确定,这样规则制定的过程是与孩子协商制定的,显示了对孩子的尊重;另一方面,一旦制定,就不能朝令夕改,一定要具有稳定性。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 灵活

    规则是为了保障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降低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风险;但,生活的现实往往是复杂的,规则并不能囊括所有可能规范的情况,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要尽量与孩子商量处理的办法;同时与孩子说清楚,这种情况与一般规则规定的情况的不同之处,并言明,这种灵活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要破坏规则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孩子“不走寻常路”怎么办?

    创造性是当今时代最最宝贵的品质,越是宝贵的东西,越难以得到。作为家长,要想培养自己孩子的创造性,真的是要竭尽所能,不遗余力,能文能武,斗智斗勇!着实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