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朔迷離的古代兵器,有人說它是木棒,有人說它是精緻的車戰利器

“殳”是古代一種兵器,從甲骨文字形看,形似一個長柄的大錘,被一隻手握著。古代士兵把“殳”作為手持的兵器,在戰場上與敵人搏鬥死戰。《說文解字》寫成“杸”,表示是木製的武器。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在這個木製的長柄頭部上加了金屬配件,也還叫作“殳”。古代作戰的時候不只有步兵,還有車兵,不管是步兵還是車兵,都會用“殳”作為武器。

究竟什麼是殳?感覺沒有一件武器有“殳”這麼撲朔迷離的。殳,指的是長一丈二尺,無刃的古兵器。其實大致可以知道:“殳”屬於杖類兵器,用竹或木製作。長一丈二尺沒錯,但重點是在這根杖的杖頭部分被削成八稜有尖頭的樣子,所以最早的殳不用在頂端安裝金屬的刃器。這麼看下來“殳”大致就可以理解為竹棍或是木棒一類了。


撲朔迷離的古代兵器,有人說它是木棒,有人說它是精緻的車戰利器


“殳”或許是來源於原始社會時期早就有的狩獵或勞動工具,後來又發生了演變出現不同的形態,所以會讓人覺得撲朔迷離。竹或木是很容易取材的,被用來製作成工具是很自然的選擇。杖類這種棍或棒等形態的工具會因為形制簡單及製作方便,又有一定的應用效果,也很容易就被發現它的特點和優勢,因此被廣泛使用。

在新石器時代工具多由木、石、骨類製成。在應用過程中發現把木或竹棒削成多稜形會在手裡握得更結實。而木杖或是竹棒一頭削尖,使用效果更佳。進入青銅時代,軍隊中最低等的士兵仍然在使用木棒作為武器。隨著時代的進步,“殳”就演變成為在長長的木柄上加上了三稜形的金屬錐狀物,這是青銅時代的特徵體現,也讓“殳”威力大增。殳不僅用於步戰,在車戰中也成為很有殺傷力的長兵器。


撲朔迷離的古代兵器,有人說它是木棒,有人說它是精緻的車戰利器


《詩經》的“國風”中有“衛風”,裡有一首詩的名字叫《伯兮》。“伯”,是當時女子對自己丈夫的一種稱呼。這是一首思婦詩,就是一個留守女士思念自己的丈夫所表達的心聲。

這首詩裡用女子的口吻描述自己的丈夫時說“伯兮朅[qiè]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意思是說,我的丈夫是個很威武的人,是諸侯國的傑出人才。既然是“衛風”,應該就是指衛國的傑出人才。那麼他為什麼不在家呢?他手拿著武器,作為先鋒部隊的一員為周王出征去了。

詩中的“伯”拿的武器就是“殳”。詩中思婦把自己的丈夫想象成諸侯國的傑出人才,承擔著為周王征伐的重要使命,其實應該只是她一廂情願的想象。如果真是有級別的軍官或是重要的人物會有很精美的青銅兵器,不會只拿個木頭棒子。《詩經》裡的詩所寫的年代是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這一時期不但有青銅兵器,而且種類不少,製作精良,比如青銅戈、青銅短劍、青銅鉞等。


撲朔迷離的古代兵器,有人說它是木棒,有人說它是精緻的車戰利器


在周代的禮儀中王朝如果有徵戰,作為諸侯國有義務派出軍隊支持周王。詩裡的“伯”就是作為諸侯國軍隊的士兵被派去支持王的征戰。

春秋時期有個小諸侯國叫“莒國”,它的地理位置在現在山東莒縣一帶。這個小小的莒國的國君叫庚輿,這個庚輿是個很暴虐的人。庚輿非常喜歡鑄劍,每次鑄好一柄劍,他一定要用活人來試一試這把劍是否鋒利,因此國人都非常怨恨他。

不僅如此庚輿做了國君之後不肯和相鄰的國家搞好關係,想和勢力強大的齊國斷交。國君這種行為讓莒國的大夫一個叫“烏存”的人非常不滿意。庚輿原本暴虐,和齊國斷交背盟又可能會觸怒齊國,這樣對於莒國非常不利,於是烏存決定除掉這個給莒國惹禍的國君。


撲朔迷離的古代兵器,有人說它是木棒,有人說它是精緻的車戰利器


庚輿知道烏存要殺他,非常害怕,就想逃出莒國。在出逃時聽說烏存拿著“殳”站在路邊,庚輿就覺得烏存是在等著要伏擊他,等他路過的時候就會殺了他,於是心裡很害怕。另一個莒國大夫對庚輿說:你儘管過去,烏存不會把你怎麼樣。烏存本來就是以力氣大聞名的,何必還要靠殺你來證明自己的聲名呢?於是庚輿逃到了魯國去了。

想像一下烏存手裡拿著又粗又長的木頭棒子站在路邊殺氣騰騰的情景。


撲朔迷離的古代兵器,有人說它是木棒,有人說它是精緻的車戰利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