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環顧了下四周——這個15平米左右的區域將是我接下來13天全部的生存空間。

——2020年4月21日 的鹽大蝦記

01 封門隔離,貼封條的那種

收拾完行李不久,兩位女性社區工作者上門,登記了個人信息和家庭信息。工作人員說要全家封門隔離,貼封條的那種。想象了下那個畫面,不由得笑出了聲,莫名覺得有點搞笑:這樣會不會太嚴肅了些?家人有事出去了,沒有都在家,所以工作人員決定封條明天再貼。

為什麼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常的我會被如此區別且特殊地對待甚至還得拖累家人?

我在X市的居住地屬於中風險地區,因此跨省流動時受到較為嚴格的管控。

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圖源:社區工作人員截圖

封門隔離,雖說有社區工作者幫忙買菜啥的,但終究會給家人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於是反映了情況,希望能夠找到其他更可行的解決辦法。

02 回去隔離!立刻!馬上!

傍晚,想到明天開始就要與世隔絕了,趁著能自由活動的最後時刻見個人。出門不多久,幾個連環call打來,回去隔離!立刻!馬上!瞬間蔫了。立刻,馬上,半路折回,直奔隔離賓館。行李由我媽收拾好送過來,不然來不及。

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酒店有些偏僻,下了地鐵後還得步行十幾分鍾。7點半左右的街道,車輛、行人異常稀少,紅綠燈幾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還是老老實實等綠燈亮了再繼續前進。穿過路口再走200米,終於到達目的地。

僻靜,遠離市區,果真是個隔離的好地方。

酒店兩側的大門上都貼有一張A4紙打印的指示牌,分別寫著「隔離人員通道」「工作人員通道」。看到我在門口東張西望,一位工作人員走出來,確認過眼神,我就是他們在等的人之後,他讓我先在外邊兒公園裡轉轉,等行李到了再安排入住。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走過去,一個小小的,黑夜中非常不起眼的,亮著鬼火般燈光的小公園漸漸進入我的視線。沿著小道往裡走兩步,看到一座最多可以容納5人站在上面的「玩具小橋」,小橋底下是蜿蜒曲折,反射著幽暗光澤的「小溪」。身邊灌木叢裡藏著幾盞彩色燈光,從下至上投射光芒,把這小塊兒地方照得青一塊兒紫一塊兒,像被人打了一樣。

這氛圍,有點詭異。算了,還是出來等吧。

03 管飯!免費!

8點半時已在酒店門口的寒風中瑟縮了近1個小時,社區的一位工作者也跟我一起等——他需要在我入住之後與賓館工作人員做個交接。發消息問老媽是不是迷路了,老媽情緒特激動地給我發了段語音:

迷什麼路啊?!我還要借車呢!我哪就那麼方便呢?!這裡門又不好走,門都封了,不要轉圈啊?!不要借車啊?!你煩死了你!

為了把這段非常情緒化的方言聽寫完,重播了語音好幾遍,還是能夠非常清晰地感知到老媽說話時的急躁。

8點40,老媽騎著借來的小電驢到了。一個行李箱,一個揹包,還有一箱酸奶。

“奶一天喝一瓶……”見面時,老媽早已恢復平靜,簡單交代幾句,娘倆道了別。酒店門閉上的那一刻,聽到一聲呼喚從門外模糊地傳來。推開門,探出個腦袋。

“明天早上我來給你送飯啊!”

“媽你等一下,我先問問。”

“您好,請問這邊管飯?”

“管。”

“吃飯免費嗎?”

得到工作人員的回答後,瞬間心情舒暢,神清氣爽,推開酒店門:

“媽!管飯!免費!你回去吧!”

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04 這流程也太簡單了吧?

走隔離人員通道進去,在拐角處的桌臺上領了一袋東西,尾隨一名被防護服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醫生上了二樓,左轉,右手邊第三間房門前停下腳步,到了。

入住過程超乎意料的簡潔、高效。

進門後,醫生用額溫槍測體溫——36.1度。

「你是從中危地區過來的,每天要測兩次體溫,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明天會有人來核酸檢查。」

「醫生,那什麼時候放飯呢?」

「早飯是7點到7點半左右,午飯11點半到12點,晚飯下午5點到5點半。」

簡單交代幾句後,醫生離開。

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額溫槍 圖源:網絡

05 15平米生存空間

關上門,環顧四周——這個15平米左右的區域將是我接下來14天全部的生存空間。

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圖源:網絡 蝦某住的地方與這個照片格局類似

打開剛進來時領的那個黑色塑料袋:兩雙一次性拖鞋,4塊酒店專用小香皂,4盒牙具,2小包抽紙。

清點老媽倉促整理的行李,必需品都帶了,還有一些我沒有交代的東西也都貼心地塞進行李箱,另加一大袋沙琪瑪、麵包之類的乾糧。民以食為天,

老媽比蝦某自己還擔心蝦肚子受委屈。

收拾洗漱完畢後爬上床。賓館的床很軟,書上說軟床適合我這種臀部較為突出的人,但當晚翻來覆去,直到凌晨才進入夢鄉。一夜無夢。

隔離日記1 | 隔離!立刻!馬上!

圖源:網絡

本文首發於個人原創公眾號「歷史心跳」 忠實記錄歷史長河中值得的人和事。

作者「鹽大蝦」 爭做一枚有才華有溫度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