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資中縣隸屬四川省內江市,早在周秦時期即是有名的經濟文化交流、物資集散中心之一。建縣於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歷為州、郡及縣治地達兩千多年。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資中縣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沱江中游,成渝線中段,東鄰資陽市安嶽縣周禮鎮、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南接內江市市中區全安、史家鎮,威遠縣高石鎮;西毗眉山市仁壽縣雙寶、北斗鎮,威遠縣觀音灘鎮;北連資陽市雁江區碑記、小院、豐裕、堪嘉鎮。東西長64.49公里,南北寬52.13公里,幅員面積1733.96平方公里。資中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春早、夏長、秋冬季短,夏無酷熱,冬無嚴寒,無霜期長。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資中地處成渝城鎮發展南軸線中部,受成都、重慶、內江大中城市輻射強烈,區位優良。資中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省級重龍山、白雲峽風景區,是川中歷史文化名城和自然生態旅遊區。資中是省內重要的化工、建材基地之一。資中是省內特色農業和特種水產養殖加工基地。

歷史沿革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春秋時代,資州為巴國屬地,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置資中縣(治所在今資陽縣),屬益州犍為郡;北周保定中(公元561-565年)析置磐石縣,縣址在今資中縣北門外兩路口一帶;西魏廢帝二年(533)設資州,州所在資陽;隋文帝開皇七年(587)年,資州州治由資陽縣遷到盤石縣,從此結束了資陽為資州治所的地位。

從西魏廢帝二年到隋文帝開皇七年,資陽作為州府所在地只有34年的時間;而資中卻從隋文帝開皇七年至1912年,長達1425年的漫長歲月,都是資州的州治所在地。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州治遷到資中之後,管轄八縣:磐石(即資中)、資陽、清溪、內江、月山、龍水、銀山、丹山。明代廢路改府,省州改縣,成都路改為成都府,資州改為資縣,屬中書省成都府。清代雍正五年(1727)年升資縣為資州直隸州,轄資陽、內江、井研、仁壽。1914年,改資州為資中專署,轄資中、資陽、內江、榮縣、仁壽、井研、威遠、簡陽。專員公署設資中。1950年,資中專區改名為內江專區遷內江。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資中建縣之初,“官舍簡陋,無有城垣”。直到西魏恭帝二年(555)才修了一個方圓三里的土城。此城東南臨江,西北依山,基本上是現今重龍鎮的位置。唐代貞元年間,西川節度使韋臬在資州設立“安夷軍”,將資中城池予以增修;宋代淳祐年間,資州太守餘玠對舊城加以維修。明代宏治年間,知縣鄧概將縣城拓寬至東北隅,將重龍山環入城內。城牆全部用石頭,高一丈六尺,週四裡九分,八百八十二丈,城門九道。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清朝康熙初年,資縣劉振基對城池予以補修,還在城外環以護城牆。嘉慶二年資州知州趙立信和嘉慶四年的知州吳士淳相繼督修,內外城牆全部用石頭壘砌,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一尺,長一千三百六十三丈二尺,垛牆高二尺五寸,馬牆高三尺,城門仍為九道,東門叫建春門、南門叫迎燻門、西門叫咸豐門、北門叫拱寰門;另外五個叫平波門、安瀾門、達江門、紫氣門、通津門。道光二十七年,重龍山後增修內城一段,同治元年,達江門修砌水城一道,俗名“甕城子”。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資中縣歷史悠久,西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建縣至今,已有2,000餘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全國分置為36郡,今資中縣地屬蜀郡。漢武帝時,國家十分富庶,國勢強大。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便大力開發邊疆地區。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同時為促進與國外的經濟、文化交流,除開闢了一條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外,還想在西南地區另闢一條到伊朗、印度、巴基期坦等國的捷徑。他派出唐蒙等10餘批人到這裡經營。資中縣就是在這個時期,這種需要下建置的。此後,歷[東漢]、[三國]、[西晉]、[東晉]等朝,仍名資中縣。

走過兩千多年的資中縣

北周時,周武帝於保定年間(公元561~565年),從原資中縣地中分出部分土地設置盤石縣,屬資中縣郡。這是資中縣單獨建縣的開始。以後,歷隋代、唐代、五代、北宋、南宋各朝,縣名未變,均名盤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